理響中國﹒黨校微講堂(第二季)

作者 :   發布時間: 2025-06-26   
分享到 :

你關心的中國式現代化

到底是什麼模樣

它聽起來宏大

卻早已融入我們的日常

從指尖劃過的便捷支付

到遠方傳來的發展脈動

處處有它的身影

它不遙遠 也不高深

2025年

“十四五”規劃收官在即

“十五五”規劃即將啟航

距離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恰好10年

在歷史交匯點上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報刊社重磅推出

理響中國﹒黨校微講堂(第二季)

《中國式現代化,這些問題你要懂》

邀請中央黨校12位權威專家學者

用接地氣的方式讀懂中國式現代化

把“高大上”的理論

變成15分鐘的“知識快餐”

沒有晦澀難懂

沒有空洞刻板

你將收獲什麼?

理解我們身處的時代

看清未來的方向

第一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什麼要聚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主講人 董振華,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主任、教授

核心觀點

·黨和人民事業能不能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取決於我們能否准確認識和把握社會主要矛盾、確定中心任務

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根據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調整中心任務,是取得偉大成就的重要經驗。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通過中國式現代化破解這一矛盾。

·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是符合中國國情、走得通、行得穩的道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我們的改革開放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能走封閉僵化的老路或改旗易幟的邪路。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

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必須堅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胸懷“國之大者”,持續推動體制機制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凝聚億萬人民的力量,共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第二講:中國式現代化經歷了怎樣的探索歷程

主講人 王毅,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核心觀點

“蔣廷黻之問”是指中國近代史學家、外交家蔣廷黻在其代表作《中國近代史大綱》(1938年)中提出的歷史反思:“中國人能否近代化將決定國家的興亡,而近代化的關鍵,在於中國人能否以科學代替想象,以制度代替人情,以公益代替私利。”

·近代化探索的必然性與失敗教訓

近代中國的現代化嘗試(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均未成功,根本原因在於缺乏強有力的國家政權和全局戰略。現代化需要強有力的國家政權、科學的戰略規劃以及社會制度的根本性變革。

· 中國共產黨是現代化的歷史選擇

國民黨政權因脫離民眾、腐敗無能而失敗,中國共產黨憑借強大的組織力和人民支持,成為推動現代化的核心力量。現代化需要強有力的領導核心,能夠整合國家資源、凝聚社會共識,並制定長遠發展戰略。

·獨立自主的工業化道路

新中國堅持獨立自主,建立完整工業體系,體現大國擔當。現代化不能依賴外部模式,必須立足本國國情,建立自主可控的經濟體系。

· 現代化沒有固定模式

鄧小平提出“中國式的現代化”,強調立足國情,走漸進式發展道路,發揮人口紅利和市場優勢。現代化沒有固定模式,必須結合本國實際,靈活調整發展策略。

·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

高素質勞動力和科技創新能力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支撐。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教育、科技和創新是長期競爭力的關鍵。

· 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為全球提供新型發展模式,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現代化不僅是國家富強之路,也應貢獻於全球發展,中國模式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新的選擇。


第三講 如何應對現代化進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和挑戰

主講人 趙 磊,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室副主任、教授

核心觀點

● 國際形勢變亂交織

今天的國際形勢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的話,就是變亂交織,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烏克蘭危機、巴以沖突等地緣政治風險呈現長期化和外溢化趨勢。此外,泛安全化、泛意識形態化傾向導致國際社會出現了嚴重的分裂。

● 國內面對的是風險綜合體

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也面臨很多嚴峻挑戰。經濟上面臨需求不足、企業經營困難、就業增收壓力﹔社會層面少子化、老齡化趨勢加深,人口負增長﹔政治上反腐敗斗爭形勢嚴峻復雜。

● 中國專注解決自身問題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趨勢未變。這是中國的成績,也是未來現代化的基礎。在和平與安全問題上,中國作為大國,沒有輸出戰爭和問題,而是專注解決自身問題,並探索中國特色的全球熱點問題解決之道。

● 解決這些問題應該怎麼辦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核心就是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具體來說,就是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維護各領域國家安全,構建國家安全體系,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 在風險與機遇中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一個國家崛起的張力越大,面對的壓力和阻力就越大,任何風險挑戰都蘊藏突破和成就,越到關鍵時期,越需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不斷增強塑造安全態勢和戰略機遇的能力,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