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談如何增強黨性

作者:李海健    發布時間:2025-07-02    來源:機關黨建研究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也是共產黨人的‘心學’。”延安時期,黨員隊伍迅速發展壯大,同時黨員的成分和思想狀況也變得更為復雜。時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陳雲清醒地認識到這一問題,對如何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純潔性進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許多黨性修養方面的具體要求,積極探索加強黨員黨性修養的有效途徑,為黨員隊伍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終身為共產主義奮斗

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陳雲突出強調黨員要堅定信仰,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身。1938年4月14日,陳雲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作《怎樣做一個革命者》的報告,指出:做一個革命者,就要准備為革命奮斗到底。什麼叫到底?就是到人死的時候,上海話叫“翹辮子”的時候。1939 年 5 月30日,陳雲撰寫了《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一文,比較完整地提出了衡量共產黨員的“六條標准”,並將“終身為共產主義奮斗”放在了首要位置,鮮明指出“一個願意獻身共產主義事業的共產黨員,不僅應該為黨在各個時期的具體任務而奮斗,而且應該確定自己為共產主義的實現而奮斗到底的革命的人生觀”,要“終其一生,為他的信仰的實現而奮斗到底”。

《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最初刊登在中共中央機關刊物《解放》上,后來被印成單行本,1943年被中共中央列入22篇全黨必讀的整風文獻。當時,陳雲經常到中央黨校和馬列學院講黨課,多次講到這個問題,給在延安工作或學習過的許多人留下難忘的印象。宋平、鄧力群等多次說:“印象最深的是聽陳雲同志講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

1938年4月14日,陳雲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的講話提綱《怎樣做一個革命者》

1939年《解放》第72期發表的陳雲署名文章《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

黨的利益高於一切

陳雲將利益觀視為衡量黨性的一個重要標准,他明確要求,“每個共產黨員,都要把革命的和黨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革命的和黨的利益高於一切”。他尤其強調,在發生黨員個人利益與黨的利益不一致的時候,“每個黨員必須依靠他對革命對黨的無限忠誠,堅決犧牲個人利益,服從革命的和黨的整個利益”。

1942年,中央組織部在延安挑選干部到敵佔區開辟工作。然而在合適的人中,除少數人表示服從黨的分配外,其余大部分人或掩飾推諉,或當面拒絕。對此,陳雲深感,“竟有這樣多的新黨員新干部的黨性觀念如此薄弱,實在是相當嚴重的現象”。事后,他專門撰寫了《增強新黨員新干部的黨性》一文,深刻剖析了新黨員新干部黨性薄弱的原因,明確提出增強黨性觀念的方法途徑,首先就是要加強黨性教育,使其充分認識到“每個黨員必須具有隨時准備為黨犧牲的決心,這是黨員是否合格的標准”。

迅速確切地執行黨的決議

堅持黨性原則,關鍵是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紀律嚴明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延安時期,陳雲高度重視黨的紀律建設,“劉力功事件”是他親自處理的典型案例。劉力功是一名知識分子,1938年入黨,先后在抗日軍政大學和中央黨校訓練班學習。畢業時,黨組織安排他到基層鍛煉,他卻堅持要進馬列學院或回原籍工作。黨組織先后七次找他談話,耐心說服教育,他仍然拒絕執行黨的決定。在說服教育無效的情況下,中央黨務委員會經慎重考慮,決定開除劉力功的黨籍,並向全黨公布。圍繞這一問題,陳雲組織延安各機關、學校開展了一場討論,並於1939年5月23日撰寫《為什麼要開除劉力功的黨籍》一文,論述了共產黨員加強黨性修養,特別是遵守黨的紀律的極端重要性。陳雲指出,“遵守紀律不是在口頭上,而是在實際行動上”,黨員真正遵守黨的紀律就是要“迅速確切地執行黨的決議”,“黨不容許任何黨員在黨的決議面前有‘陽奉陰違’的兩面派態度”。

1940年3月19日,陳雲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第五期學生畢業大會上作了講話,進一步系統闡釋了黨的紀律的重要性,深刻指出“全黨嚴守黨紀是革命勝利的一個重要條件”,“維護黨的統一,不靠刀槍,要靠紀律”。同時強調必須無條件地遵守黨的紀律,“嚴格地遵守黨的紀律為所有黨員及各級黨部之最高責任。無特殊人物,無特殊組織”。劉力功問題的大討論和陳雲的系列講話文章,在延安各機關和學校引起很大震動,遵紀守法的氛圍更加濃厚。

時刻注意為群眾謀福利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是陳雲始終高度重視的問題。1939年11月3日,陳雲撰寫《開展群眾工作是目前地方工作的中心》一文,強調“充分發動群眾是開展一切工作的關鍵”。同年12月10日,陳雲在《陝甘寧邊區的群眾工作》中詳細總結並闡明了群眾工作的重要性,他鄭重地告誡全黨:“黨脫離了群眾,就成了光杆子的黨,這樣的黨也是不能存在的。”

1940年3月19日,陳雲為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第五期畢業生講話

堅持把發動群眾與改善群眾生活統一起來,是陳雲反復強調的一個觀點。他深刻認識到,“注意群眾的切身問題,幫助他們解決困難,這是發動群眾的關鍵”。同時,陳雲還進一步提出要時刻注意為群眾謀福利,“我們不應該隻知道向群眾要東西,更應該時刻注意為群眾謀福利”。始終維護群眾利益,是陳雲在延安時期實際工作中堅持的重要原則。在陝甘寧邊區的生產運動中,陳雲重視發展生產,支持自然科學研究事業,在中央組織部率先實行大精簡,減輕了群眾經濟負擔,維護了群眾切身利益。

當前,全黨正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根深不怕風搖動”,解決作風問題關鍵在於錘煉黨性。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20周年之際,我們重溫他關於增強黨性的重要論述,就是要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的崇高風范,把錘煉黨性作為終身課題,堅定理想信念,忠誠履職盡責,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不懈奮斗。

(作者單位:中央檔案館國家檔案局)

來源:《機關黨建研究》202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