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人民的勤務員”

作者:程濤    發布時間:2025-07-08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我們黨的各級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務員,同歷史上的官吏有本質的區別。”

150多年前,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提出“公仆”和“勤務員”等政治概念,深刻闡述了無產階級革命勝利后建立什麼樣的政權、怎樣建設無產階級政權等重要問題。

1871年,巴黎公社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無產階級專政的偉大嘗試。巴黎公社失敗后不久,馬克思向第一國際宣讀了自己起草的“致協會歐洲和美國全體會員”的《國際工人協會總委員會宣言》,也就是《法蘭西內戰》,系統總結了巴黎公社的實踐經驗。馬克思指出:“舊政權的純屬壓迫性質的機關予以鏟除,而舊政權的合理職能則從僭越和凌駕於社會之上的當局那裡奪取過來,歸還給社會的負責任的勤務員。”馬克思將無產階級革命勝利后所建立的政權看作真正意義上的人民政權,並認為政權的管理者既是群眾一分子,又是“社會公仆”,是“負責任的勤務員”。因此,統治階級不再是“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老爺”,而是“為了服務於組織在公社裡的人民”,政府職能將由“嚴格承擔責任的勤務員來行使”。

1891年,在紀念巴黎公社20周年時,恩格斯對《法蘭西內戰》中有關論述作了補充和深化,尤其強調要防止出現官僚主義和個人升官發財的思想。他在為《法蘭西內戰》所作導言中指出,舊的國家機器是“一直被利用來反對工人階級的壓迫機器”,取得政權的無產階級政黨要建立一個避免“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的國家。他以當時的美國為例,認為美國的國家政權已經“脫離社會而獨立化”,這種表面上為國民服務的政權,實際上“卻是對國民進行統治和掠奪”。

同時,恩格斯在總結巴黎公社的經驗基礎上,主張對新政權主要部門領導者的選舉、任命、撤換、工資待遇等作出明確規定,以“防止國家和國家機關由社會公仆變為社會主人”。

歷史和實踐証明,《法蘭西內戰》中的“公仆”和“勤務員”思想是極其深刻的。列寧高度評價《法蘭西內戰》,稱其為“馬克思主義在國家問題上的最高成就”,並對新型政權的組織規定與公職人員的“勤務員”原則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十月革命勝利后,布爾什維克黨在俄國取得了執政地位,但在黨內也出現了一些作風問題。對此,列寧指出:“讓黨員享有優先權是一種弊端”,要“反對形形色色的官僚主義和營私舞弊行為”。

1922年,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俄國人民平定了國內叛亂。雖然已經度過了最危險的階段,但列寧依舊對黨內可能出現的脫離群眾、官僚主義、貪污腐化等現象保持高度警惕。他告誡全黨“在人民群眾中,我們畢竟是滄海一粟,隻有我們正確地表達人民的想法,我們才能進行管理”,並強調“加強對黨員和干部的監督”。

中國共產黨人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繼承和發展了“勤務員”思想。毛澤東指出:“我們一切工作干部,不論職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有西方記者問他:“你們辦事,是誰給的權力?”他回答說:“人民給的。如果不是人民給的,還有誰給呢?”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人牢牢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以牢固的公仆意識踐行初心,始終保持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重溫《法蘭西內戰》中關於“社會的負責任的勤務員”的內容,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我是人民的勤務員”的深刻內涵。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從制定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重點聚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堅決破除特權思想、特權行為,堅決整治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讓人民群眾不斷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變化。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員,我們要時刻牢記自己人民勤務員的身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以“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為人民的幸福和國家的繁榮默默奉獻。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與人民群眾攜手共進,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讓人民的笑臉成為新時代最美的風景,讓人民的幸福成為共產黨執政的最高榮耀。

(作者單位:中共江西省委黨校)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025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