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國家高端智庫中亞出訪團出訪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作者:    發布時間:2025-07-09   
分享到 :

2025年6月20日至27日,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高端智庫中亞出訪團(團長李穎,團員李鐵軍、路軍、劉魯)先后出訪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兩國。本次出訪政治意義重大,是為配合習近平總書記赴阿斯塔納出席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相關活動被列入“峰會成果清單”。出訪行程順利,成效明顯。

6月22日,出訪團參加在阿斯塔納舉辦的中國—中亞合作發展論壇暨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傳播大會,與來自中國和中亞地區的約240位智庫和文化、企業界代表圍繞深化絲路合作等議題進行深入討論。出訪團團長、我院第二研究部主任李穎在論壇上作《中國式現代化:一個共同富裕、共享發展的生動實踐》交流發言。李穎指出: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上,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中國—中亞精神”,並將其內涵概括為“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質量發展推進共同現代化”,這是峰會最重要的成果。李穎以張桂梅投身山區女孩教育事業,致力於“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改變三代人的命運”,龐眾望從貧困家庭走進清華大學、獲得人生出彩的機會為例,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共享發展的現代化。現代化路徑多元共生,中國和中亞國家要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在探索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時互相借鑒。

6月24日,出訪團參加在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舉辦的“紅廳論壇·撒馬爾罕對話會:中國—中亞文明對話”,與來自中烏學界、智庫和媒體的20多位嘉賓圍繞文明交流互鑒進行探討。李穎和我院第六研究部副主任李鐵軍先后發言。李穎指出:當前,中國與中亞五國均處在發展振興的關鍵時期,都堅持自主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發展道路。我們要以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為契機,弘揚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國—中亞精神”,錨定命運共同體目標,在奔赴現代化、實現國家富強的道路上攜手堅毅前行。李鐵軍指出:“國之交在於民相親”,這是習近平主席喜歡引用的一句古語,來源於2500年前中國春秋時期的政治智慧。這句話蘊含了國際交往最朴素的真理,國與國之間的友好,植根於兩國人民之間心與心的親近。

其間,出訪團還先后拜訪了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撒馬爾罕國立大學、烏茲別克斯坦發展戰略中心等兩國知名高校和智庫機構,考察了當地孔子學院和文化傳媒機構。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高端智庫中亞出訪團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