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的脊梁》北平抗日斗爭歷史故事短視頻開播

作者:    發布時間:2025-07-23   
分享到 :

日前,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地方志辦聯合北京廣播電視台,推出《不屈的脊梁——北平抗日斗爭歷史故事》系列短視頻,聚焦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到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北平抗戰歷史上發生的重要事件,講述背后的歷史故事。短視頻在《北京新聞》《北京您早》《特別關注》等多檔新聞節目、《這裡是北京》專題節目以及各大新媒體平台推出。

系列短視頻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論述精神,堅持歷史唯物主義,以權威黨史、軍史、抗戰史等文獻著作為依據,同時充分挖掘檔案、回憶錄、照片、實物等佐証資料,並採訪軍史專家、黨史專家等,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確保導向正確,史實准確。

系列短視頻緊扣偉大抗戰精神,依托北平作為一二九運動策源地、全民族抗戰爆發地、華北抗戰前沿陣地等關鍵點位,深挖背后歷史故事,採訪親歷者后人,如一二九運動后在櫻桃溝鑿刻“保衛華北”石刻的陸平后人、北平地下隱蔽戰線情報人員王文和王鳳岐后人等,生動講述父輩的抗戰歷史故事。同時,尋找當地百姓等親歷者后人,講述“小白龍”白乙化的犧牲細節、魚子山軍民白手起家辦兵工廠、沙峪伏擊戰百姓搶救傷員的感人故事等。

系列短視頻深度探訪北平抗戰歷史遺址遺跡,既有密雲古北口長城抗戰遺址,又有全民族抗戰爆發地盧溝橋﹔既有京西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又有延慶紅色“后七村”﹔既有順義焦庄戶地道戰遺址,又有新發現的大興龐各庄王場村地道﹔既有胡同深處的隱蔽戰線黃浩情報組聯絡點,又有國際友人開辟的自行車“駝峰航線”。通過實地探訪勾勒出北京抗戰地圖,詮釋北平軍民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筑長城,以前仆后繼赴國難,彰顯中華民族威武不屈的脊梁和精神。

系列短視頻通過回顧北平軍民為國家生存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為人類正義而戰的英雄壯舉,頌揚北平兒女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歷史貢獻,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銘記那段血與火的歲月,紀念為之奮斗和犧牲的無數仁人志士,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北京篇章凝聚力量。

(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 市地方志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