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勝利 川渝貢獻——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專題展》在四川博物院開幕
8月22日,《偉大勝利 川渝貢獻——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專題展》在四川博物院揭幕,展覽以“偉大勝利 川渝貢獻”為主題,依托文物、檔案史料、影像資料,融入最新研究成果,多維度展現了川渝人民為抗戰勝利作出的重要貢獻。
此次展覽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中共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四川省檔案館、重慶市檔案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重慶市文物局)、四川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四川省文物局主辦,四川博物院、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承辦,展覽匯集了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重慶紅岩革命紀念館以及建川博物館等省內共49家文博、檔案等相關機構收藏的珍貴藏品,勾勒出川渝作為全民族抗戰重要大后方,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傾盡人力、物力、財力支援抗戰的壯闊史實。
展覽共分為五大篇章。第一篇章《引領方向——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聚焦了民族危亡時國人的奮勇反抗,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組成立后的統一戰線工作,以及身先士卒、英勇抗敵的川籍革命志士。第二篇章《共赴國難——川渝人民傾力支援抗戰》主要展現抗戰爆發前后,川軍將士主動請纓、前仆后繼開赴前線,川籍知識青年積極從軍,遠征滇緬反法西斯戰場的歷史史實。據介紹,川渝地區是全民族抗戰時期最大的兵源地。巴蜀兒女以血肉之軀,匯成了抵御外侮、光復河山的鋼鐵洪流。第三篇章《穩固后方——保留國家民族根》,重點展現了全民族抗戰爆發后,隨著國民政府西遷和重慶戰時首都地位的確定,川渝地區如何成為戰時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第四篇章《挺起脊梁——巴蜀兒女頑強抗爭》,重點聚焦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侵華日軍在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期間對川渝地區進行無差別狂轟濫炸,川渝人民如何不畏強暴,針鋒相對開展反空襲斗爭和防空作戰,掀起規模浩大的獻機運動支援中國空軍建設。最后一個篇章《高奏凱歌——歡慶勝利的歷史回響》,則重現抗戰勝利后巴蜀大地的全民歡騰。
據介紹,該展已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國家文物局列入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陳列展覽推介名單。
(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宣教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