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干部不能停止思考

作者:    發布時間:2025-08-25   
分享到 :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和思考是我們一生的課題。對於本身就是做思想工作的宣傳干部而言,思考的意義更為重要。

近年來,隨著時代的迅猛發展,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展現出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在“思考”上逐漸顯現出了某些似乎超越於人的優勢。於是,遇到問題時,有些人習慣於求助“萬能的網絡”和“無所不知的人工智能”,也有一些人認為思考和學習在這個時代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那麼,今天,從事宣傳工作的我們還需要思考嗎?答案是肯定的。宣傳工作面對千家萬戶,而思考是抵達人心的必經之路﹔宣傳工作也是創造性很強的工作,創新和創造都離不開思考。宣傳干部尤其不能停止思考。

思考才能破解“時代命題”。當前國際國內形勢不斷發展變化,宣傳工作有不少的新問題需要破解、新矛盾需要解決,不管是意識形態、理論研究、新聞輿論或精神文明建設等領域,抄昨天的答案已無法解答今天的題目。唯有通過深入思考,從快速變化的形勢中把握規律,從紛繁復雜的現實中洞察實質,才能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就拿新聞媒體來說,如何奪取輿論場的話語權,成為今天的必答題。而要解答這道題目,就需要有對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變化的深刻洞察。

思考才能練就“火眼金睛”。這是一個不缺少信息的時代,卻是一個亟需辨析能力的時代。各類信息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真假難辨,需要我們練就一雙慧眼,才不會被“帶偏節奏”。尤其是宣傳干部,面對一些社會現象和突發事件,不能僅僅滿足於當一個“吃瓜群眾”,更不能“人雲亦雲”,而是要明辨是非、引導輿論。這些能力都不是“臨時抱佛腳”就能達到的,而是平時深入的觀察和思考所積累的。

思考才能融入年輕群體。所謂“長江后浪推前浪”,當人們說一個人是否老去時,並不僅僅指的年齡、輩分,更多的是指內在的思想、精神能不能跟上時代。宣傳干部當然不能永遠年輕,但不停止思考,可以讓思想保持年輕態。網上有一個話題“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愛搭理人”,道出的不僅是當前人際關系的現狀,也折射了宣傳工作在吸引年輕人方面遭遇的一些困境。互聯網上,網民都在用指尖進行“投票”,作品好不好,說的話在不在理,閱讀量和網友評論就是答案。宣傳工作如果沒有思想、沒有深度、無法讓人共情,網民都不愛搭理,那麼又談何影響人、鼓舞人?

思考這件事情,說難也不難,說不難也難。“不難”在於思考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不用專門的場所,甚至不需要大塊的時間,只要你願意就可以進行思考﹔“難”在於思考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必須建立在長期學習、積累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思考是一種習慣,而培養這種習慣的“攔路虎”有不少。

有的人覺得繁雜的事務讓人無暇思考。宣傳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必須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去完成。“忙了一天隻想讓腦子放空”“好不容易下班了,再也不想思考工作的問題”是不少人的常態,也是人之常情。在經年累月的日常工作中,許多人兢兢業業成為了一名“熟練工”,但由於缺乏思考和提煉,遇到具體問題多半只能生搬硬套,而缺乏具體分析的能力。

有的人覺得干具體執行不用思考。不少人認為,宣傳工作重要且敏感,做決策和判斷是上級部門和領導的事情,自己只要執行好指令就好,“想得越多煩惱越多”。於是“一知半解”的有之,“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有之,“機械執行”的有之。事實上,基層也有獨特的優勢,比如掌握一手的材料,了解一線的情況等等,這些都是思考的基礎。如果對一些重要情況、問題視而不見,不研究、不思索、不總結,那麼長此以往,思考的能力也會不斷退化、弱化。

有的人覺得與我無關不必思考。宣傳工作有不同崗位,每個崗位有不同的職責,有不少人信奉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田”,絕不越雷池半步。比如,認為熱點問題是新聞輿論工作應該關注的,理論問題是理論條線的事情,若要問到對最近上映的大片怎麼看,那當然是電影條線的事情……人一旦給自己劃定了一個框,思想自然也就受到了禁錮。

當然,還有不少人認為,具體的任務都有各自的KPI,還有一層層的檢查督促,但思考這件事情,看不見、摸不著,也不會對工作和生活造成直接的影響,不思考又何妨呢?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宣傳思想干部要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增強本領能力,加強調查研究,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筆者認為,如果說腳力、眼力是前提基礎,筆力是結果呈現,那麼腦力就是其中的關鍵。

然而,宣傳干部要保持思考的習慣,需要走出認知的誤區。

“任務有大小,思考無高低”。宣傳工作既涉及國家大事,也關系民生小事,既有宏大的戰略部署,亦有操作層面的具體事務。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說,剛走上工作崗位,也許沒有那麼多機會參與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在經手的小事裡作一些思考,沉澱下來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正如一些經典的新聞作品、文藝精品,起點就是作者對尋常生活的細致觀察和用心思考,從而成就了傳世的精品。

“工作有界線,思考無邊界”。宣傳工作事關全局,既有自身存在不同的分工,有不一樣的崗位職責,有的對思考的要求高一些,有的低一些﹔更有全局工作賦予的任務要求,不僅要知一域,也需要懂全局。對個人來說,思考的范圍可以不受分工的限制,既能思考如何干好本職工作,也能關注國家大事、社會熱點。思考讓我們不再被束縛在辦公室小小的工位上,可以跨越時空國界,在思想的世界盡情遨游。

“常常思考,但不馳於空想”。思考不是搭建空中樓閣,而是要錘煉“翻山越嶺”的腳力,培養“霧裡看花”的眼力,在此基礎上發揮腦力的作用。要避免思考變成空想,關鍵在於及時採擷思考的果實,寫到文章作品裡,落實到現實工作上,應用到具體實踐中,這樣的思考更有價值。

思考能力,同許多能力一樣“用進廢退”,越不思考就越不善於思考。作為宣傳干部,培養不斷思考的習慣,從一般的事件中總結出規律,從小事裡看到大趨勢,相信一定能夠收獲風光旖旎。

(來源:“浙江宣傳”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