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國際友人——京津冀反法西斯走廊論壇舉辦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8月29日,北京市海澱區在陽台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舉辦致敬國際友人——京津冀反法西斯走廊論壇。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沈昕、北京市海澱區委書記張革出席論壇並致辭,北京市海澱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岳立出席會議,中國工合國際委員會主席柯馬凱、海澱區新時代社會服務發展促進會會長殷強共同主持論壇。
張革表示,一直以來,海澱區積極挖掘、保護和利用紅色資源,與京津冀兄弟地區緊密協作,攜手打造“兩道一線”文化地標,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際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海澱作為首都“四個中心”功能集中承載區,教育科技人才資源富集,生態體系完整,是對外交往的重要窗口,正大力推進文化強區建設。海澱將持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打造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紅色文化新地標,講好抗戰故事,賡續紅色血脈。將深入推進科技賦能文化傳承,以貝家花園、平西地下交通線等重要點位為核心,創新文化資源數字化應用,推進歷史研究和舊址保護。將進一步加強文化的對外交往,積極打造高水平國際交流基地,持續深化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在深化交流互鑒中增進了解、加深友誼。
沈昕表示,國際友人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風雨同舟、同甘共苦、並肩戰斗,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作出了貢獻。希望國際友人后代成為歷史故事的講述者、和平的倡導者、合作橋梁的搭建者,共同做人民友好事業的傳承者。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將持續深化與工合國際組織合作,延續與國際友人后代友好交流,傳承弘揚工合精神,增進人民友誼,捍衛和平正義,與各國友人一道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北京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焦彧童,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地方志辦二級巡視員姜海軍,新西蘭中國友好協會主席丁大雄先后致辭,表示將銘記共同的歷史記憶,持續挖掘和利用紅色資源,推動民間友好合作與交流。
本次論壇還通過設置主旨發言、發布環節、揭牌儀式、參觀交流等,銘記歷史,共同珍愛和平、維護和平。國際友人后代代表、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專家學者及社會各界人士參加。
(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 市地方志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