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做歷史記憶的守護者
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犧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爭,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斗爭。這段用鮮血與生命鑄就的歷史,鐫刻著民族的苦難與輝煌,承載著國家的記憶與尊嚴。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時下,仍然有少數人無視鐵的歷史事實,逆歷史潮流而動,妨礙正確的歷史記憶傳遞,影響民眾的抗戰歷史認知,干擾偉大抗戰精神的傳承與弘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任何人都不可能改變歷史和事實。付出了巨大犧牲的中國人民,將堅定不移捍衛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歷史。任何人想要否認、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歷史,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絕不答應!”我們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必須堅持正確的二戰史觀,旗幟鮮明地反對和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激濁揚清、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堅定做歷史記憶的守護者,傳承與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正確認識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性質與反人類罪行。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華戰爭,是一場經過長期預謀、精心策劃的全面侵略戰爭,其野蠻性與殘酷性在人類歷史上罕有。這場戰爭絕非某些歷史虛無主義者所妄言的“偶然沖突”,而是日本對外擴張的“大陸政策”的必然結果,具有明確的侵略性質和反人類罪行。從歷史事實看,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野心由來已久。1927年7月,日本首相兼外相田中義一上奏給天皇的奏折,也就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為日本此后的對華侵略戰爭進行了周密規劃。1931年,日本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中國東北﹔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這些行動無不是日本軍國主義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其侵略擴張政策的具體表現。日本侵略者發動的侵華戰爭,對中國人民進行了殘酷的屠殺、掠奪和摧殘,犯下了大量駭人聽聞的反人類罪行,踐踏人類文明底線,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據不完全統計,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直接經濟損失1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多億美元……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的累累罪行鐵証如山,不容任何篡改和否認。然而,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一些歷史虛無主義者無視在戰爭中犧牲的數千萬的無辜生命,一再否認、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歷史。這種對歷史的背叛,不僅是對中國人民感情的嚴重傷害,也是對人類良知的公然挑戰。我們必須徹底揭露日本侵華戰爭的侵略性質和反人類罪行,這既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未來的警示。
正確認識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刻,中國共產黨秉持民族大義,毅然肩負起歷史重任,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這一歷史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通過其政治主張、戰略決策和實際貢獻自然形成的,是歷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選擇。中國共產黨最早組織開展抗日游擊戰爭。九一八事變爆發后,全國第一份抗日宣言——《中共滿洲省委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佔領滿洲宣言》,吹響了救亡圖存的第一聲號角,白山黑水間的奮起抵抗,標注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並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中國共產黨倡導並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面對民族危亡,中國共產黨以博大胸懷,推動實現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抗戰。發表“八一宣言”,鮮明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推動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促成國共聯合抗日新局面的到來﹔盧溝橋事變發生次日,向全國號召“筑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中國共產黨人支撐起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當“亡國論”和“速勝論”甚囂塵上,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定提出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強調戰略相持階段對於轉變戰爭全局的重要樞紐作用,科學預見了抗日戰爭的發展規律,指明了勝利的方向,極大地增強了全國人民的抗戰信心。中國共產黨人勇敢戰斗在抗日戰爭最前線。在近百萬平方公裡根據地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牽制和打擊了三分之二以上的侵華日軍和95%以上的偽軍,為抗戰勝利作出決定性貢獻。歷史雄辯地証明,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關鍵,這一歷史事實不容任何人歪曲與否定。
正確認識抗戰英雄的犧牲奉獻。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是無數中華兒女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在這場決定民族存亡的戰爭中,涌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集體,他們的犧牲奉獻構筑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豐碑,值得永遠銘記和傳承。抗戰英雄來自各行各業、各個階層,既有前線浴血奮戰的將士,也有后方默默支援的民眾﹔既有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武裝,也有國民黨軍隊中的愛國官兵﹔既有知識分子和文化名人,也有普通工人、農民和商人。這些英雄人物和事跡,是中華民族不畏強暴、英勇抗爭的集中體現。抗戰英雄的犧牲是巨大而無私的。據不完全統計,抗日戰爭期間,380萬將士喋血疆場,其中許多是優秀的指揮員和戰斗骨干,更有無數普通民眾獻出生命。這些犧牲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最可貴的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然而,一些歷史虛無主義者往往打著所謂“還原人性”的幌子,解構英雄形象,質疑英雄事跡,甚至為漢奸賣國行為尋找借口。種種對英雄的褻瀆言行,不僅是對歷史的踐踏,也是對民族精神的嚴重傷害。英雄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脊梁,否定英雄就是否定民族的歷史和價值。我們必須“學習英雄、銘記英雄,自覺反對那些數典忘祖、妄自菲薄的歷史虛無主義和文化虛無主義”,堅決維護英雄的榮譽和尊嚴,傳承和發揚英雄品格,將革命先輩為之犧牲、奮斗的民族復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
(作者單位:重慶大學)
來源:《解放軍報》2025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