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

作者:張曉慶    發布時間:2025-09-18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是我們黨在新時代的徙木立信之舉,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一百多年來,我們黨始終把作風建設放在重要位置,當成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的重大問題來抓。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制定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作為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抓手,以上率下、動真碰硬,產生了強大示范效應,促進了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風民風持續向好。要大力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運用好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成果和經驗,健全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機制,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強有力保障。

重視作風建設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

黨的作風關系人心向背,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黨的作風是黨的性質、宗旨、綱領和路線的重要體現。我們黨自成立以來,始終高度重視黨的作風建設,在長期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面對不同的形勢和任務,形成並堅持發揚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等優良作風,這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實現偉大目標任務,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重要保証。

中國共產黨始終高度重視作風建設。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黨的建設理論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探索推進了黨的作風建設,提出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開展了延安整風運動,形成了黨的三大優良作風,提出了“兩個務必”要求,為黨在全國執政后的作風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內開展了整風運動,純潔了干部隊伍,鞏固了執政基礎,並將黨風建設制度化,通過一系列規章制度規范黨員干部的行為﹔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在復雜的內外部環境中,黨始終把作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開展了“三講”教育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明確提出“八個堅持、八個反對”,進一步豐富了黨的建設內容。可見,加強作風建設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政治自覺,也是我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保障。

中央八項規定是對黨的優良傳統的傳承和弘揚。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作風建設為突破口,從制定和實施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以身作則、以上率下,踏石留印、抓鐵有痕,鍥而不舍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2012年12月審議通過的《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以黨內法規形式促進作風建設,之后在全國范圍整治“四風”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並先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通過在全黨開展黨內集中性學習教育的方式不斷改進黨的作風,以制度法規的形式為黨的作風建設提供堅實保障,使黨風社風民風明顯好轉,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確保黨永葆生機活力,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

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深刻改變了中國、影響了世界

中央八項規定一子落地,作風建設滿盤皆活。中央八項規定是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杠杠,十多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鍥而不舍、持續發力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解決了新形勢下作風建設抓什麼、怎麼抓的根本問題,剎住了不少過去認為不可能剎住的歪風,祛除了一些多年難以祛除的頑瘴痼疾,解決了很多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黨風政風社風煥然一新,推動管黨治黨水平整體提升,深刻改變了中國、影響了世界。

淨化黨內政治生態。政治生態是檢驗我們管黨治黨是否有力的重要標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直面黨內存在的問題和弊端,從制定和實施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馳而不息正風肅紀反腐,著力打造風清氣正、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態。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筑牢思想根基,提升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政治覺悟和思想境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思想上進行剖析反思,在政治上進行檢視對照,在行為上進行查擺整治,解決好思想“總開關”問題,為改作風轉作風注入強大精神動力,為守紀律講規矩筑牢思想防線,涵養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持續淨化黨內政治生態。

整治“四風”問題。“四風”違背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要以釘釘子精神糾治“四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始終堅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項規定作為鐵規矩、硬杠杠,嚴肅查處頂風違紀、隱形變異的‘四風’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風”問題,堅持問題導向、靶向施治,堅持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突出就重點整治什麼問題,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准糾治“四風”﹔堅持破立並舉、糾樹並舉,既以鐵腕魄力糾治“四風”、鎮壓邪氣,又循循善誘弘揚正氣、樹立新風,大力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推進新時代黨的作風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是我們黨立於不敗之地的根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強調“改進調查研究”,要求“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弘揚“四下基層”優良作風,解民憂、暖民心,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實踐証明,只要讓人民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就能贏得人民群眾真真切切的信任和擁護,就能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

引領社風民風向好。黨風問題關系執政黨的生死存亡,也影響著社風民風導向。優良的黨風是帶動社風民風向上向善的動力和前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十年磨一劍”的韌勁,發揚釘釘子精神鍥而不舍糾治“四風”問題,形成了新時代的新風正氣。領導干部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充分發揮“關鍵少數”的關鍵作用,帶動全黨成風化人、化風成俗,有力有效引導社風民風向上向善,凝心聚力形成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勠力同心共同譜寫新時代的嶄新篇章。

黨的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要抓常抓細抓長

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永恆課題。黨的作風建設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必須抓常、抓細、抓長。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體現了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在新時代黨的作風建設實踐中的應用,是對黨的作風建設規律的整體認識和系統把握,彰顯了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堅持不懈加強作風建設的政治自覺與傳承發展。新時代,中央八項規定以徙木立信之舉實現時代風氣之變,通過刀刃向內勇於自我革命、敢於直面問題,開啟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嶄新篇章,有力加強了黨的作風建設,使黨永葆生機活力,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作風建設要抓常,就是要經常抓、形成常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作風建設,重在經常,必須常常抓”“直至真正化風成俗”。各級黨組織要把作風建設作為一項長期任務常抓不懈、化風為俗。要始終納入日常工作范疇、做到常研究常部署常考核,融入“三會一課”形成常態化制度機制,建立完善監督檢查機制、形成強大威懾,做到常學常新筑牢思想防線,自覺抵制各種不正之風和腐敗行為。

作風建設要抓細,就是要細致抓、確保落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作風建設,重在抓細節,必須環環抓。”各級黨組織要高度重視細節,從細節抓起、從小處著手,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嚴從細要求自己,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形成良好作風﹔要結合實際情況採取具體措施,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對作風建設進行量化考核、細化措施落到實處,增強作風建設的針對性實效性﹔黨員干部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樹立良好形象,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作風建設要抓長,就是要長久抓、實現長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作風建設,重在持久,必須反復抓。”作風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保持戰略定力。要充分認識作風建設的長期性艱巨性,保持清醒的頭腦,以釘釘子精神持之以恆抓作風建設,守正創新、標本兼治,以改革的辦法固化作風建設成果,形成有力有效的制度體系。既注重傳承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又與時俱進探索創新作風建設的方法路徑,以適應新形勢、滿足新要求,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善始善終、善作善成,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強的作風保障。

(作者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025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