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歷史這面鏡子照亮人類和平發展道路

作者:張德明    發布時間:2025-09-19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一面鏡子。以史為鑒,才能避免重蹈覆轍。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回首往昔,那段慘痛的歷史時刻警示著我們,隻有正視歷史、銘記歷史、傳承歷史,以史為鑒、啟迪未來,才能守護來之不易的和平與繁榮,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歷史這面鏡子映照著過往的真相。事實不容抹殺,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對歷史,我們要心懷敬畏、心懷良知。二戰期間,德意日法西斯勢力對世界人民進行了殘酷的侵略,暴行累累、罄竹難書。他們妄圖稱霸全球,所到之處生靈涂炭。特別是從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開始,日本軍國主義先是侵佔中國東北,進而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日本法西斯慘無人道的侵略行徑、令人發指的屠殺罪行、野蠻瘋狂的掠奪破壞,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據統計,中國在這場戰爭中傷亡人數超過3500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達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達5000億美元。

這段歷史,是中華民族永遠的傷痛,也是世界歷史中黑暗的一頁。但日本右翼勢力至今仍在試圖淡化甚至否認侵略罪行,這種推卸責任、無視歷史的行為不僅傷害中國人民感情,更破壞了東亞互信的基礎。這些鐵一樣的事實不容抹殺,法西斯的侵略性質絕不能美化。任何企圖為侵略歷史翻案、美化戰爭罪行的言行,都是對人類良知與國際正義的公然挑戰。唯有深刻銘記歷史教訓,共同維護戰后國際秩序與和平正義,才能避免二戰的歷史悲劇再次發生。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要共同引以為戒。以最大的真誠面對歷史的黑暗篇章,是為了從中提煉出智慧的結晶,作為全人類共同的前車之鑒。法西斯侵略戰爭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傷害,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二戰期間,全球軍隊和民眾傷亡超過1億人,無數城市淪為廢墟,經濟遭受重創,文化遭到破壞。中國人民也為了抗日戰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最終同反法西斯國家人民一道經過浴血奮戰合力戰勝了法西斯勢力,實現了正義對邪惡、光明對黑暗、進步對反動的偉大勝利,並確立了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准則。

這些令人沉痛的史實說明,戰爭是殘酷無情的,帶來的隻有破壞和傷痛,同時也警示世人:任何試圖以武力征服他國、踐踏人類尊嚴的行徑,最終必將在文明的審判台上遭到唾棄。二戰歷史也昭示:任何形式的軍國主義、極端民族主義及種族優越論,都是催生戰爭爆發的土壤,是全人類共同的威脅,和平與發展才是人類永恆的追求。今天回顧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就是要警醒世界各國珍視來之不易的和平,維護公平正義的戰后國際秩序,尊重《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共同維護世界的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

歷史是一面鏡子,它不僅見証著過去的榮光與苦難,也映照著未來的方向與希望。傳承歷史,不是為了糾結過去,而是要開創未來,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痛教訓表明,任何國家的安全都不可能建立在威脅他國安全的基礎上,任何民族的發展都不可能以犧牲其他民族為代價。

當今世界,國際動蕩形勢依然存在,局部戰爭時有發生,聯合國的權威性及多邊主義遭受沖擊,冷戰思維、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是和平的最大威脅。盡管如此,和平與發展依舊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以史為鏡、走和平發展之路,才是人間正道。

一方面,加強對歷史的教育和傳承,堅決捍衛二戰歷史的事實真相,讓世人尤其是年輕一代銘記歷史的真相,樹立並弘揚正確二戰史觀。另一方面,吸取戰爭的慘痛教訓,積極推動和平發展理念成為全人類的共識,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原則,讓多邊主義取代單邊霸凌,讓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攜手書寫人類和平、文明永續發展的新篇章。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歷史警示我們,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隻有平等相待、和睦相處、守望相助,才能維護共同安全,消弭戰爭根源,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研究員)

(來源:《學習時報》2025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