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要求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的出版發行,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這部重要著作生動記錄了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科學謀劃和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攻堅克難、砥礪奮進,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的生動實踐,集中展現了堅持“兩個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了我們黨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統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新成果的權威著作。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的出版發行,對於推動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萬眾一心為實現黨的二十大描繪的宏偉藍圖而團結奮斗﹔對於幫助國際社會及時了解黨的創新理論的最新發展,加深對中國理念、中國方案、中國智慧的理解,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深刻把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的豐富內容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收入了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5月27日至2024年12月20日期間的重要著作,共包含開篇和18個專題91篇文章,內容極其豐富、思想極其深刻、意義極其重大。
從整體框架看,第五卷的開篇和18個專題可分為3個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是第一部分,為總論﹔第1個到第17個專題是第二部分,主要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外交等方面闡釋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指導思想和實踐路徑﹔第18個專題是第三部分,主要講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自我革命進行到底。
從具體內容看,第一部分即黨的二十大報告從總體上規劃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擘畫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這個部分指出從黨的二十大開始,“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時,深刻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特征和本質要求,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開辟為世界渴望實現現代化的國家提供了不同於西方現代化道路的一個新途徑、新選擇。第二部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開,在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戰略、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例如,提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要求,強調從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迫切需要出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從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出發,通過發展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即新質生產力來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出加快建設文化強國的目標要求,站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中華民族復興大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高度,錨定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等。第三部分圍繞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闡釋了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重大意義。提出全黨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並用“六個如何始終”概括了治黨治國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的幾大難題,將不斷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作為成功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百年大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憂患意識和政治清醒。
深刻把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與第一卷至第四卷的內在聯系
實踐每向前推進一步,理論支撐就要跟進一步。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實踐和理論上不斷取得的重大進展,深刻體現了理論和實踐內在統一的辯証法。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至第五卷作為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構成了一個博大的科學思想體系,其中蘊含著內在的、本質的聯系。隻有深刻認識和把握這一科學體系的有機聯系和邏輯演進,才能更好學習和領會第五卷的核心要義和豐富內涵。
第一卷至第五卷時間跨度從2012年11月15日到2024年12月20日,從第一卷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到第五卷提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生動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圍繞治國理政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生動展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的不斷豐富和發展過程,體現了黨的創新理論的開放性、整體性、系統性。
從歷史邏輯看,第一卷至第五卷作為在歷史演進過程中孕育出來的理論結晶,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麼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時代課題作出的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理論的發展清晰反映了從黨的十八大以來到2024年年底這段時間世情國情的深刻變化和歷史脈絡。
從理論邏輯看,第一卷至第五卷體現了黨的創新理論的一脈相承和與時俱進。第五卷在繼承前四卷的基礎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進行了新的探索與總結,如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舉措,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更加完善、更加成熟。在外交方面,從2013年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到后來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再到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合作組織+”會議上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議,體現了對於全球治理問題認識的不斷深入。根據時代發展新情況,作出“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是世界大變局的鮮明標志的重要判斷,為我們認識和把握當今國際局勢和力量對比提供了科學參考。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是全面系統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新成果的權威著作。圖為上海書城上新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中英文版書籍。
深刻把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創新發展的最新成果,是我們黨和國家最新的重要文獻,具有十分深遠重大的世界歷史意義。
(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新發展及其在黨的創新理論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理論的生命力在於創新。第五卷全面展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理論觀點、思想方法、戰略布局等方面的最新原創性成果,充分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時代課題的深刻思考和科學判斷,體現了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進一步豐富和發展。
第五卷系統闡述了“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兩個結合”“六個必須堅持”等重要思想和科學方法,充分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這些成就在我們黨的創新理論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論述,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和本質,擘畫了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偉藍圖﹔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闡述了如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大力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國、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等重大問題,展現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規劃與具體要求等,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理論遵循。
(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新發展及其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黨的二十大提出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務,強調這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庄嚴歷史責任。第五卷收入的重要著作,是我們黨在堅持馬克思主義這個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的基礎上,以全新視野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作出的新的深刻揭示,充分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真理性,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實踐性,反映了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時代性。
第五卷對眾多標識性概念、原理性成果的系統闡釋,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各個領域都作出重大原創性貢獻。該卷深刻闡述“兩個結合”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全面呈現我們黨對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發展運用,體現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基本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系統論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同時貫通第一卷至第四卷,全面展示黨的二十大以來我們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突破、實踐成就和世界意義,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詳細闡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若干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發展動力理論,體現了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實踐應用﹔強調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豐富、發展、深化了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提出要緊緊抓住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闡釋新質生產力的科學內涵、重大意義和發展方向,形成了新的生產力理論,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作出重大創新,展現我們黨對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動力的深刻洞察與科學把握﹔專題論述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自我革命進行到底相關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第五卷標注了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高度,為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當今世界煥發出強大生命力提供了新的重要理論成果。
(三)《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轉化及其對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新發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脈。第五卷全方位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這一歷史性結論,強調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既深入論述將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和豐富智慧更深層次地注入馬克思主義,有效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聚變為新的理論的思想邏輯,又深刻闡發如何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挖掘中華5000多年文明寶庫、如何用馬克思主義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優秀因子並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的實踐方略。
第五卷不僅強調堅持植根本國、本民族歷史文化沃土發展馬克思主義,還立足兼容並蓄、博採眾長的理論創新大格局大氣象,提出拓寬理論視野,以海納百川的開放胸襟學習和借鑒人類社會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在“人類知識的總和”中汲取優秀思想文化資源來創新和發展黨的理論。該卷收入的多篇重要文獻深刻揭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新發展是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人類歷史上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基礎上實現的,既回應了我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領域面臨的一系列重大課題,又直面人類社會面臨的許多亟待解決的共同問題,以寬廣的視野、長遠的眼光和宏大歷史觀,在把握世界歷史的發展脈絡和正確走向,以及人類社會發展的大邏輯大趨勢基礎上,為人類文明新形態提供了新的豐富內容。
深刻把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的實踐要求
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實踐上才能自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是一個不斷與時俱進、擁有開放本質的有機整體,深入學習、深刻把握其最新成果,必須堅持有機統一的系統觀念。
(一)在系統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至第四卷中深入學習第五卷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至第五卷,一脈相承、有機統一,深刻把握第五卷,必須堅持以系統學習第一卷至第四卷為基礎。
一方面,要在“一以貫之”中把握其理論連續性與整體性。第一至五卷中,不同核心概念在不同卷次中反復出現並相互印証,形成了強大的理論解釋力與說服力。例如,第一至五卷分別設立“全面深化改革”“將改革進行到底”“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實現新突破”“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專題,鮮明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改革的高度自覺和堅定決心,同時專題標題的演進體現了改革的深化和拓展。深刻把握第五卷,要深入結合前四卷的相關論述,厘清其理論發展的源流關系,理解其核心要義的連貫性,避免陷入碎片化與斷章取義的認知陷阱,真正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科學理論體系的整體性魅力,理解其如何在對時代問題的總體性把握中,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飛躍。
另一方面,要在“與時俱進”中把握其理論創新性與時代性。第五卷集中展現了黨的二十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提出的一系列原創性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把握第五卷,要與前四卷對照研讀,認識和把握這一思想隨著實踐深化而不斷豐富發展的演進過程。例如,在第一卷至第四卷中已有關於“中國式現代化”概念的基礎性闡釋,在第五卷中則得到了系統性、理論性的全面提升,成為統領全局的核心概念之一。這種對照研讀,使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國家治理思路的延續、政策部署的深化,在歷史視野中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開放性。
(二)在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發展中深入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
要真正學深悟透第五卷,必須將其置於整個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歷史長河和宏大理論譜系之中,溯其本源、明其方法、識其創新,真正弄清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馬克思主義基礎是什麼,對馬克思主義的原創性貢獻、原理性發展是什麼等。
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其堅守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理論本色。第五卷通篇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包括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價值立場,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思想路線,以及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等。深刻把握第五卷,隻有將其置於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才能深刻領悟這些思想方法對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嫻熟運用與豐富拓展,從而不僅學習“是什麼”,更掌握“為什麼”和“怎麼用”,提升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深刻認識其對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重大貢獻。第五卷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篇章,將其與經典著作和其他發展階段的理論成果進行對照、比較和銜接,才能清晰地辨識其何以實現了對馬克思主義的守正創新,何以在回應時代發展提出的新課題中實現了理論的新飛躍,從而深刻領悟其重大的理論價值和普遍的世界意義。
(三)堅持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作為指導實踐推進工作的新遵循
理論從實踐中來,最終還要回到實踐中去。深刻把握第五卷,必須大力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真正作為推進各項工作的新遵循。
一要將其作為政治引領的“方向標”,確立胸懷“國之大者”的政治站位。學好用好第五卷,要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將自身工作置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去考量、去謀劃,真正把“國之大者”放在心上、落在行動上。在制定政策、推進工作時,從大局出發,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確保工作的正確方向。
二要將其作為破解難題的“金鑰匙”,不斷提高攻堅克難的斗爭本領。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都前所未有。我們要善於從第五卷中汲取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的策略方法,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通過頑強拼搏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三要將其作為推動發展的“指南針”,引領事業前行的奮進方向。第五卷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明確要求。我們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要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謀劃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發展路徑。
四要將其作為自我革命的“正衣鏡”,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第五卷對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要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牢記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改造主觀世界,錘煉黨性心性,進而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歷史偉業中踔厲奮發,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建功立業。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202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