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求說得盡量簡單和通俗”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切不良文風都是不符合黨的性質、宗旨的,都是同黨肩負的歷史使命相背離的”,“文風改不改,領導是關鍵”。
馬克思恩格斯強調好的文風,他們不僅深刻闡釋了優良文風的重要性,更以自己的寫作實踐塑造了優良文風的典范。
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場合批評了當時的各種不良文風。曾經是馬克思恩格斯朋友的鮑威爾兄弟創辦了《文學報》,但普通人看不懂報紙上那些晦澀的文字。馬克思恩格斯批評了這種故弄玄虛的文風,認為其不僅掩蓋了思想的貧乏,更無法反映人民群眾的真實需要。恩格斯在《法德農民問題》中也指出,法國工人黨的某些文件“超不出含糊其詞和漂亮諾言的圈子”,缺乏真正的理論內容和現實指向。
在批判不良文風的同時,馬克思恩格斯正面回答了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文風。馬克思在寫作過程中,反復推敲、不斷修改,他把《資本論》看成是“藝術的整體”,體現出對文字創作的嚴謹態度。在語言表述方面,馬克思恩格斯要求簡潔有力、通俗易懂。馬克思在《雇佣勞動與資本》一文中明確表示:“我們力求說得盡量簡單和通俗,就當讀者連起碼的政治經濟學概念也沒有。我們希望工人能明白我們的解說。”恩格斯也強調“用明朗、優美的形式來表達我的主要思想”,並認為“言簡意賅的句子,一經了解,就能牢牢記住,變成口號,這是冗長的論述絕對做不到的”。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優良文風必須始終立足現實、回應現實。馬克思明確指出,“少發些不著邊際的空論,少唱些高調,少來些自我欣賞,多說些明確的意見,多注意一些具體的事實,多提供一些實際的知識”。他在《資本論》中闡述的商品、資本、剩余價值、資本積累等,無一不是與資本主義社會現實密切關聯。恩格斯同樣反對任何脫離實際的政治空談,認為沉溺於空洞的革命辭藻隻會削弱政黨的理論水平和行動能力。在撰寫《英國工人階級狀況》時,恩格斯不僅深入工人中親身體驗、直接交流,還廣泛援引各類官方與非官方文獻,以扎實的實証精神確保論述的真實性與說服力。
馬克思主義自誕生起就立場鮮明地站在無產階級和勞苦大眾一邊,其理論天然帶有深厚的人民情感。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文中,以真摯筆調寫道:“我很想在你們家中看到你們,觀察你們的日常生活,同你們談談你們的狀況和你們的疾苦……”這樣的語言極大增強了理論的親和力與感召力。在《資本論》中,馬克思以“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這樣極具張力的表述,深刻揭露了原始積累的本質。正是這種情理交融的文字,使科學理論更容易打動人心、凝聚共識。
馬克思恩格斯特別注重文學手法與理論表達的融合,經常援引經典文學作品、神話典故和詩句,以增強理論觀點的感染力。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引用莎士比亞的詩文“這東西,隻這一點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丑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變成尊貴,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深刻揭示貨幣的異化本質。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中,馬克思引用“斯芬克斯之謎”“米達斯的驢耳朵”“達摩克利斯之劍”“特洛伊木馬”等古希臘、古羅馬文學典故。這些文學的表達方式使著作的語言更加意味雋永。
文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作風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人歷來強調文風必須扎根實踐、貼近群眾,為人民所喜聞樂見。毛澤東強調:“學風和文風也都是黨的作風,都是黨風。”鄧小平指出,端正黨風要從端正學風做起﹔端正學風要從文風做起。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以實事求是、清新質朴、鮮活生動的文風,有力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的廣泛傳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改進文風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倡導優良文風、堅決糾正不良文風。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短、實、新”文風,強調黨風決定著文風,文風體現出黨風,要“把改進文風同改進黨風統一起來”。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推動改進文風,相關重要講話中更是引經據典、旁征博引,通過“一張藍圖繪到底”“擼起袖子加油干”“打鐵必須自身硬”等鮮活生動、群眾耳熟能詳的表達,深入淺出地闡釋重大理念,深受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歡迎。黨的各級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勉力而為,克服“長、空、假”的不良文風,弘揚“短、實、新”的優良文風。新征程上,必須持續用好馬克思主義文風這一“利器”,將其貫穿於黨性鍛煉、為民服務、調查研究和宣傳工作的全過程。同時要清醒認識到,改進文風絕非一時之舉,也非易事,形成優良文風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必須抓常、抓細、抓長。隻有實現長效與實效的有機統一,清新質朴、富有活力的優良文風才能真正在全黨蔚然成風。
(作者單位:中共江西省委黨校)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025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