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許昌市委黨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積極推動黨史“七進”活動

作者:    發布時間:2025-09-25   
分享到 :

2025年以來,河南省許昌市委黨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深入貫徹落實《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要求,堅持靶向施策破難題、精准服務提質效,圍繞黨史“七進”(進機關、進企事業單位、進城鄉社區、進校園、進軍營、進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進網站)活動,創新形式載體,優化資源配置,致力“廣覆蓋”“深扎根”,持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一是“靶向式”推進,破解“進校園”形式單一難題。改變傳統宣講模式,針對青少年群體特點,用活宣教手段。一是研發“漫畫+故事”教育載體,贈送自己創作、通俗易懂的《紅路漫漫》長征主題漫畫書籍,和孩子們進行互動交流,開展紅色故事宣講,在許昌市第三高級中學、市健康路小學等學校實現“學習+體驗”雙提升,有效解決“學生興趣不高、教育效果有限”問題﹔二是聯合市企業家協會,到派駐村禹州市郭連鎮郭西村小學開展“薪火相傳潤童心 紅色賦能助成長”慰問活動,介紹中國共產黨在許昌建立發展、不斷壯大的歷史,發放相關圖書和《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宣傳頁,引導青少年學習了解黨的歷史,助力紅色基因傳承。

二是“定制式”服務,解決“進軍營”覆蓋不足問題。定制“本地服務 + 遠程延伸”雙軌服務模式,滿足駐許部隊及與許昌城連共建的西藏某部不同需求。一方面,聯合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開展“送黨史方志文化服務進軍營”活動,現場贈送《中國共產黨許昌歷史》等書籍,分享革命故事﹔另一方面,針對偏遠軍營服務難觸及問題,通過郵寄《中國共產黨許昌歷史》及最新《許昌年鑒》等書籍,將服務延伸至西藏,進一步擴大黨史方志文化服務范圍。

三是“融入式”教育,攻克“進兩新組織”參與度低堵點。採取“融入式”教育策略,打通“兩新”組織人員分散、工學矛盾突出等問題造成的宣教堵點。一是突出新中國史和改革開放史教育,聯系許昌草之根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等“兩新”組織開展贈書上門服務,通過傳播自制短視頻,贈送黨史類圖書,宣講《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等內容,解決“人員難集中、學習難開展”問題﹔二是借助“兩新”組織志願服務活動,參加“童游三國”親子游學公益項目,聯合家長採取線上分享和線下實地游覽等形式,講解許昌歷史文化。全年“兩新”組織參與率較上年提升40%,有效激發了組織活力。

四是“全方位”擴容,做到“七進”全覆蓋。在攻克堵點難點問題的同時,同步強化整體保障,全方位擴容“七進”活動。一是擴大資源供給,累計開展黨史宣教1700 余場次(含縣市區),發放《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宣傳頁、相關資料等3000余份,向機關、社區、農村等其他領域贈送《許昌年鑒》等書籍近百冊,實現“重點突破+全面覆蓋”﹔二是建強服務隊伍,依托“黨史宣講團”“志願者服務隊”,在市區祥瑞小區設立“黨史方志書屋閱讀點”,在襄城縣湛北鄉山前楊庄村等農村開展專題宣講、互動座談,拉近黨史與社區群眾距離﹔三是加強網絡陣地建設,上傳最新研究成果、傳播革命故事,擴大線上覆蓋面,全年線上平台瀏覽量超 10 萬人次,為黨史“七進”活動提供多元支撐。

(河南省委黨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