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創辦的《共產黨人》
1939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黨內刊物《共產黨人》正式出刊,毛澤東親自為刊物撰寫了發刊詞。毛澤東以黨的建設“偉大的工程”為總綱,將中國革命經驗凝練為“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三大法寶,系統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時代課題。《共產黨人》以其鮮明的名稱、獨特的定位、明確的主旨,從誕生前的歷史積澱,到精心籌備、成功出刊,再到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共產黨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歷史遺產。
創辦新黨刊迫在眉睫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各級黨組織相繼開辦了許多黨報黨刊,對宣傳黨的政策和主張、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推動黨的事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進入全民族抗戰時期,隨著國民黨“限共”政策加劇,原有黨內刊物難以適應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新需求。當時黨內存在兩種危險:一種是“一切經過統一戰線”的右傾投降主義,另一種是拒絕國共合作的“左”傾關門主義。《共產黨人》的誕生,就是對這兩種錯誤傾向的正面回應。
20世紀30年代末,國內外形勢更趨復雜。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另一方面,日本侵略者相繼攻佔廣州、武漢,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日軍加緊對根據地殘酷“掃蕩”,國民黨不斷制造摩擦,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內部矛盾重重。“一切經過統一戰線”“一切服從統一戰線”等右傾投降主義錯誤主張暗流涌動。同時,為了壯大抗日力量,中國共產黨迅速發展黨員,吸收了大量農民和小資產階級成員入黨,黨員數量從全民族抗戰初期的4萬多人發展到1938年底的50多萬人。黨員隊伍的壯大帶來了新鮮血液,但也引發了新問題,不少新黨員缺乏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嚴格的黨性鍛煉,許多新黨員在思想上並未完全入黨,黨組織面臨著戰斗力下降、倒退的潛在風險。
為了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的戰斗力,創辦一份專門的黨內刊物迫在眉睫。1939年8月25日,中央政治局通過的《關於鞏固黨的決定》指出,建設偉大的工程,“不是一般黨報所能勝任的,必須有專門的黨報”。《共產黨人》應運而生。
將黨的建設置於內容主旨的核心地位
《共產黨人》創刊號,32開本的封面僅印有刊名、期號和“秘密”字樣,內頁首篇即是毛澤東親筆撰寫的發刊詞。《〈共產黨人〉發刊詞》對過往革命經驗進行深刻總結、對未來革命方向作了精准研判。毛澤東明確指出,正是這18年的經驗,“已使我們懂得: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同時強調:“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理解,集中十八年的經驗和當前的新鮮經驗傳達到全黨,使黨鐵一樣地鞏固起來,而避免歷史上曾經犯過的錯誤——這就是我們的任務。”
《共產黨人》一經創刊,就有著鮮明的辦刊宗旨。以張聞天為主編,毛澤東、李維漢、陳雲、王稼祥、艾思奇等人為主要編委的編輯團隊,不僅有著豐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而且大多擔任著中國共產黨的重要領導職位,始終將黨的建設作為編輯工作的重心。在欄目設置方面,《共產黨人》包括通訊、專載、譯文等各個欄目。通訊欄目進一步分為干部教育、支部工作、學習通訊等子欄目,這些欄目以刊發與黨的建設相關的文章為重點。在《共產黨人》發行的一年多時間裡,關於黨的建設的文章就有60多篇,這充分體現了《共產黨人》將黨的建設置於內容主旨的核心地位。
歷久彌新的精神遺產
因為是黨內秘密刊物,《共產黨人》出版之后,開始秘密發往全國各大黨組織之中,發行范圍較小,僅在黨組織內部秘密傳閱,發行總量僅一千多份。因此,對於《共產黨人》雜志的保密工作,黨中央極為重視,強調:“不論在任何環境,就是在完全是黨員的環境裡,也不應該把《共產黨人》像黨的一般公開刊物同樣看待,應該注意它的安全。”但是在《共產黨人》的發行區域上,其所涉及的地區較廣,幾乎覆蓋了每一個有較大的黨組織的地方。
《共產黨人》起初被定位為月刊,計劃每月底出版1期。然而,從1939年12月開始,由於各種客觀條件的限制,出版日期開始變得不再固定,有時每月會出版2至3期,有時幾個月才會出版1期。1941年8月,出版至第19期后停刊,前后共刊發文章196篇。雖然辦刊隻持續了一年零十個月,但影響深遠。《共產黨人》刊發了《中央政治局關於鞏固黨的決定》《擴大的中共中央第六次全會關於各級黨委暫行組織機構的決定》等,還刊載了毛澤東的《大量吸收知識分子》《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以及張聞天、王稼祥、劉少奇、陳雲等撰寫的重要文稿,不僅對抗日戰爭的勝利有著重要歷史作用,而且對黨的建設的影響歷久彌新。
就《〈共產黨人〉發刊詞》而言,它系統總結了中國共產黨18年的基本經驗,明確了“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黨的建設目標,提出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部署了推進黨的建設“偉大的工程”一系列政策措施。從毛澤東強調黨的建設“偉大的工程”,到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提出新時期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及至如今“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從“黨的建設是同黨的政治路線密切聯系著的”,到“緊密圍繞黨的基本路線加強黨的建設”,再到“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從建設“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到“把黨建設成為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堅強核心”,再到“使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都與《〈共產黨人〉發刊詞》的精神一脈相承,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刊史上的一座豐碑。
來源:《 學習時報 》( 2025年10月10日 第 05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