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巨輪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1864年9月28日,來自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波蘭、愛爾蘭等國家的工人代表在倫敦舉行會議,聲援波蘭人民起義。會議決定,成立一個國際性組織——國際工人協會,其目的就是“要把歐美整個戰斗的工人階級聯合成一支大軍”。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無產階級團結起來的力量是巨大的,而這一團結不能僅靠自發的聯合,更需要政黨的組織引導和科學理論指導。馬克思在總結第一國際經驗時指出:“國際的一個基本原則——團結。如果我們能夠在一切國家的一切工人中間牢牢地鞏固這個富有生氣的原則,我們就一定會達到我們所向往的偉大目標。”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各民族工人階級的大聯合大團結是為了共同奮斗,消滅彼此分離的狀態。在《共產黨宣言》中,他們基於對資本主義內在矛盾和歷史趨勢的深刻揭示,論証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和共產主義的未來圖景,指出“共產黨人為工人階級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爭,但是他們在當前的運動中同時代表運動的未來”。在領導無產階級革命實踐中,馬克思恩格斯強調“共產黨人到處都努力爭取全世界民主政黨之間的團結和協調”,嘗試通過加強組織的凝聚力達到團結無產者的目標。
《共產黨宣言》為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制定了科學的策略,強調“無產者組織成為階級,從而組織成為政黨”“並且一次比一次更強大,更堅固,更有力”。19世紀70年代,德國社會民主黨成立,從而“把拉薩爾派和愛森納赫派徹底錘煉成了一個統一而一致的整體”。正如恩格斯指出:“一個緊密團結的工人政黨,在歷史上破天荒第一次作為一支真正的政治力量出現,它是在極其嚴酷的迫害下發展壯大起來的,勢不可擋地奪取一個又一個陣地。”
馬克思恩格斯強調,團結一致是無產階級實現目標的綱領、原則、條件和具體行動,共產黨人必須以思想上的統一,確保黨在政治上的統一、行動上的一致,緊密地形成一個堅不可摧的整體。在給羅馬尼亞社會黨人的信中,恩格斯指出:“貴國的社會黨人在自己的綱領中接受了我的已故的朋友卡爾·馬克思所創立的理論的基本原則,這個理論已經成功地把歐美絕大多數社會主義者團結在統一的戰士隊伍中。”在《美國工人運動》一文中,恩格斯指出,“目前歐洲所有的廣大社會主義者,就像一支在同一旗幟下的統一的軍隊一樣在戰斗著”。
為了保証政黨組織成員思想上的團結統一,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個新的綱領畢竟總是一面公開樹立起來的旗幟,而外界就根據它來判斷這個黨。”他們認為,黨綱與黨的行動是緊密聯系的,沒有正確的黨綱,就不可能有正確的行動。一個政黨如果沒有制定綱領,“它將是一個潛在的黨,而不是一個實在的黨”。同樣,一個政黨如果制定了綱領,但沒有被嚴格遵守,也將損害黨的威信,很難凝聚起統一的力量、採取統一的行動。
強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斷團結奮斗中逐漸成長起來的。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一個重要法寶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決維護黨的團結,始終保持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的高度一致。從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從與張國燾的分裂行為作堅決斗爭,到延安時期開展大規模的整風運動,使全黨達到了空前的團結和統一﹔從黨的六屆七中全會強調“團結全黨同志如同一個和睦的家庭一樣,如同一塊堅固的鋼鐵一樣”,到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指出“黨的團結,黨同人民的團結,是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奪取新的勝利的根本保証”……我們黨始終把保持黨的團結統一作為黨的政治建設重要內容持續推進,確保了黨的強大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
旗幟指引方向,團結凝聚力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的,“保証黨的團結統一是黨的生命”,這也是我們黨能成為百年大黨、創造世紀偉業的關鍵所在。實踐証明,只要全黨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就能夠把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礡力量,戰勝一切強大敵人、一切艱難險阻。新征程上,要深刻認識到堅強的領導核心、科學的理論指導始終是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黨和人民事業興衰成敗的根本性問題,不斷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思想武裝全黨、凝聚全黨,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全黨要堅定不移向黨中央看齊,在黨的旗幟下步調一致向前進。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025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