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廣元市委黨史研究室深耕黨史沃土 潤育時代新人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四川省廣元市委黨史研究室深耕黨史沃土,以課程建設為綱、陣地打造為基、師資培育為要、實踐融合為徑,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與培根鑄魂使命深度融合,讓紅色基因浸潤時代新人。
課程為綱,注入立德樹人“源頭活水”。聯合開發《血沃蒼山》《紅土地》等本土紅色教材40余種,整理紅色故事200余個,編印學習手冊3萬余冊。將紅軍長征、三線建設、抗震救災等本土紅色元素系統融入教學內容,通過主題黨課、思政課、主題班隊會等形式開展課堂教學。支持蒼溪縣連續5年編著紅色連環畫,指導昭化區編印《青少年黨史學習手冊》1.2萬冊,為學校提供“定制化”黨史教材。
陣地為基,建強薪火相傳“精神坐標”。建成校園史志閱覽室30余個、紅色圖書角102個、黨史文化長廊45個,各類紅色教育陣地總數達230余處。打造提升紅色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實踐點30余個,整合利用紅色遺址、紀念場館等社會資源60余處,構建起校內校外互補的紅色教育實體網絡。拓展線上宣教渠道,依托“史志廣元”“棧道先鋒”等平台,打造、展播《十三黨員十紅軍 滿門忠烈鑄英魂》黨史短視頻。
師資為要,鍛造啟智潤心“筑夢之師”。聯合多部門邀請“五老”人員、先進典型等組建宣講團隊,全市組建各級宣講團20余支,吸納專兼職教師300余名,開展專題宣講500余場。指導昭化區建立“紅色導師庫”,在青川縣培養小小解說員,讓學生自己講黨史、講紅色故事。
實踐為徑,暢通學思踐悟“浸潤通道”。設計“重走革命路”等紅色主題研學線路10余條,打造“紅色研學地圖”,推出“重走長征路”等研學品牌,組織紅色主題研學活動1300余場次,參與學生5萬余人次。利用重要節慶開展唱紅歌、看紅色電影等活動1500余場,覆蓋師生超10萬人次。指導利州區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育人模式,支持蒼溪縣喚馬小學開展“百幅剪紙述黨史”非遺傳習活動。
(四川省廣元市委黨史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