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黨誓詞的百年變遷和啟示 

作者:王繼凱    發布時間:2025-10-21   
分享到 :

入黨誓詞是黨員入黨時對黨和人民作出的庄嚴承諾,是黨員獻身黨的事業的錚錚誓言。入黨誓詞的發展變遷,見証了我們黨篳路藍縷、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也蘊含了百年大黨風華正茂的精神密碼。

入黨誓詞的變遷是我們黨探索自身建設的重要成果

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我們黨歷來重視提高黨員的政治覺悟。入黨誓詞的變遷記錄著黨的奮斗歷程,既是不同時期對黨員要求的反映,也體現了一代代共產黨人忠誠於黨、獻身使命的光輝精神。

入黨誓詞並不是從建黨之日起就有的,而是在殘酷的革命斗爭環境中應運而生的,突出強調階級斗爭和對黨忠誠。1925年1月,黨的四大強調大力加強黨內政治教育,加強組織建設,推動黨由宣傳小團體的工作進到鼓動廣大的工農階級和一般的革命群眾的工作。1925年8月29日,為了加強對黨員的教育訓練,《上海區委通告樞字第二號——介紹同志入黨及入黨儀式問題》對入黨流程作了詳細規定,並要求宣誓“嚴守秘密,犧牲個人,階級斗爭,實行革命,服從紀律,誓不背黨”。1927年10月,毛澤東同志親自撰寫的“犧牲個人,努力革命,階級斗爭,服從組織,嚴守秘密,永不叛黨”入黨誓詞,句句都是共產黨人政治覺悟的生動寫照。1931年1月25日,江西省永新縣農民賀頁朵秘密入黨時,在一塊紅布上寫下了入黨誓詞:“犧牲個人,嚴守秘密,階級斗爭,努力革命,服從黨紀,永不叛黨。”這一版本入黨誓詞與毛澤東同志領誓的入黨誓詞相比,內容大致相同,只是順序略異。“犧牲個人”“永不叛黨”等詞句是這一時期入黨誓詞的核心內容,對教育動員黨員群眾不斷推動革命前進發揮了重要作用。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我們黨更加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強調黨員干部要作群眾的模范,堅決執行黨的決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新的革命任務需要大量發展新黨員。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隊伍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成為全黨面臨的重要歷史任務。1939年初,時任中央組織部部長陳雲在《發展黨員問題》的講話提綱中,強調新黨員入黨時必須舉行入黨儀式並進行宣誓,提出了八條誓詞。隨后,中央組織部以此為基礎頒布了新的入黨誓詞,“我宣誓:一、終身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二、黨的利益高於一切﹔三、遵守黨的紀律﹔四、不怕困難,永遠為黨工作﹔五、要作群眾的模范﹔六、保守黨的秘密﹔七、對黨有信心﹔八、百折不撓,永不叛黨。謹誓。”由中央組織部直接規定的入黨誓詞,內容豐富完整,對當時的歷史任務更有針對性,提高了誓詞的權威性和號召力。入黨誓詞被各地黨組織翻印,流傳比較廣泛。解放戰爭時期,多數地方沿用抗日戰爭時期的入黨誓詞或略有變化,但隨著革命形勢的迅速發展,也有地方結合自己的情況制定了不同誓詞。這些版本的入黨誓詞體現了革命斗爭的新要求和新成果,如中共中央東北局、西北局的入黨誓詞,增加了“如有違背,願受黨紀嚴厲制裁”“服從黨的決議”,中共冀南區委增加了“不怕困難與犧牲”“為新民主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實現而奮斗到底”等內容,有助於推進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和為建設新中國做好准備。

新中國成立后至改革開放前,入黨誓詞可自擬。1949年,中央組織部曾提出,入黨儀式及入黨誓詞在黨章中沒有明文規定,亦不適宜再作明文規定。按照這個意見,新中國成立后的入黨誓詞曾一度移用了黨章的主要內容。1950年,中共中央中南局宣傳部編印的《共產黨員課本》提出,誓詞內容應該是作為一個黨員所應履行的義務與努力的方向,即黨章第一、第二條的基本內容,附錄了一份入黨誓詞作為參考:“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承認黨綱、黨章,遵守黨的紀律,服從黨的決議,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覺悟,積極工作,精通業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屈不撓,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到底。”該書同時說明,“願宣誓者,由其自擬誓詞亦可”。其中,“積極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等內容,反映了黨的工作重心由革命轉為建設,“精通業務”等要求成為合格黨員的條件。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為規范和完善發展黨員程序,加強對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出台一份規范、統一的誓詞對廣大黨員進行黨性教育,尤為迫切。1982年,黨的十二大將入黨誓詞精煉概括,首度寫入黨章並明確規定,“預備黨員必須面向黨旗進行入黨宣誓。誓詞如下: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准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將入黨誓詞明確寫入黨章,體現了黨對入黨誓詞的重視。該版入黨誓詞更加全面系統地概括了對黨員的基本要求,強調了黨員的政治責任。黨的十三大至黨的二十大通過的黨章,都沿用和重申了這一內容,體現了對黨的十二大黨章入黨誓詞的重視和充分肯定。

誓言如山、信念如磐。重溫入黨誓詞,是對初心使命的回望,也是對接續奮斗的宣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入黨誓詞字數不多,記住並不難,難的是終身堅守。新時代以來,各地在革命舊址、烈士陵園、廣場車間等地方廣泛開展新黨員入黨宣誓、老黨員重溫入黨誓詞活動。黨旗下的錚錚誓言,回蕩在華夏大地的各個角落。通過經常對照、始終踐行,廣大黨員干部在一次次叩問初心中,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砥礪對黨的赤誠忠心。

入黨誓詞的變遷形成了特有的演進規律

從詞句的變化可以看出,入黨誓詞體現了黨所處的歷史時期和承擔的歷史任務。在我們黨百余年奮斗歷程中,入黨誓詞雖然幾經變遷,但其中也潛藏著特有的演進規律。

變與不變的辯証統一。除了那些代表性的版本外,已經很難確切統計入黨誓詞究竟存在過多少種版本。但不論怎麼變,各個歷史時期入黨誓詞的核心要義是不變的,涵蓋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黨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價值追求,以及嚴守紀律、保守秘密、永不叛黨等具體要求。入黨誓詞的變化,主要體現在針對各個時期不同的歷史任務,為號召和凝聚黨員群眾力量為之奮斗,而提出有針對性和感召力的內容。如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突出強調階級斗爭、努力革命等內容,抗日戰爭時期提出對黨有信心、堅決抗戰到底等內容,新中國成立后,突出了積極工作、精通業務等內容。入黨誓詞的內容必須隨實際情況而調整,才能保証黨的生命力﹔入黨誓詞的核心要義必須不變,才能使共產黨人始終踐行黨的性質和宗旨。兩者正是在辯証統一中向前發展,也推動著黨的事業向前發展。

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相互聯結。入黨誓詞呈現統一標准和分散發展相互促進的過程。建黨初期和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黨提出較為普遍統一的入黨誓詞。統一的標准是在總結提升斗爭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進而為各地提供了正確導向和基本參照。但在長期的根據地革命斗爭中,各地實際同時存在各具特色、有所微調的入黨誓詞。這些內容不僅適應了各根據地斗爭的實際情況,而且為入黨誓詞的發展完善提供了養分。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對入黨誓詞的統一規范有了全新的更高水平的認識,凝結為黨的十二大制定的入黨誓詞。綜觀這個過程,在不同歷史時期,入黨誓詞的統一與分散發展各有側重。我們黨在這個歷史進程中最大程度地發揮了政治智慧,也激勵了每個共產黨員初心不改,一往無前。

大道至簡的中國氣派。總體來看,不論哪個時期哪種版本的入黨誓詞,都是主題鮮明,重點突出,朗朗上口的。如早期的6句24字誓詞,簡潔精要,讓人一看就明白能記住。很多革命先輩回憶起自己的入黨情景和誓言,都十分激動,永遠不會忘。1931年,賀頁朵作為一個普通農民,也能把入黨誓詞偷偷寫下來珍藏一輩子。抗日戰爭時期,陳雲同志草擬的入黨誓詞既全面又清晰,盡量口語化,為以后入黨誓詞的發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黨的十二大制定的入黨誓詞層次分明,長短交錯,言簡意賅。這些現象,就是毛澤東同志所說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馬克思主義是十分龐大的開放發展的理論體系,尤其在黨員主要來源於普通工農群眾的情況下,“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入黨誓詞就是汲取了馬克思主義的精髓,用最簡練的語言濃縮了最偉大的真理,進而深入人心,凝聚起推動事業發展的磅礡力量。

入黨誓詞的變遷蘊含著我們黨走向成功的強大精神力量

百年篳路藍縷,百年風雨兼程。入黨誓詞的變遷呈現了中國共產黨的艱辛探索和非凡奮斗歷程,蘊含著我們黨走向成功的強大精神力量。

堅定信仰。堅定理想信念在入黨誓詞中是始終不變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有力保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百余年來,我們黨忠實踐行初心使命,將星火燎原化作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廣大黨員、干部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終身課題,常修常煉、常悟常進,把人生理想融入黨和人民事業之中。

忠誠於黨。對黨忠誠、永不叛黨是寫在入黨誓詞裡的,是對黨員最根本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艱險和磨難,但任何困難都沒有壓垮我們,任何敵人都沒能打倒我們,靠的就是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在革命戰爭年代,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詮釋了對黨的忠誠和擔當。新時代以來,廣大黨員牢記入黨誓詞,堅持和維護黨的領導、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在各項工作中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都是對黨忠誠的重要表現。廣大黨員、干部永遠不能忘記入黨時所作的對黨忠誠、永不叛黨的誓言,做到始終忠於黨、忠於黨的事業,做到鐵心跟黨走、九死而不悔。

嚴守紀律。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紀律嚴明是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毛澤東同志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指出,我們黨有三件戰勝敵人的主要武器,第一件就是“一個有紀律的,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武裝的,採取自我批評方法的,聯系人民群眾的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靠什麼管,憑什麼治?就要靠嚴明紀律。”當前,我們黨擁有超過1億名黨員和50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嚴明黨的紀律是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重要保障。要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推動黨員、干部經常對照黨章黨規黨紀,檢視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在遵規守紀中改革創新、干事創業。

不懈奮斗。入黨誓詞不僅強調要為當前革命任務和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也強調要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積極工作。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共產主義對我們來說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不是現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我們所稱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這個運動的條件是由現有的前提產生的。”中國共產黨人一直堅持把最高理想和當前任務結合起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接續奮斗,實際上每一步都在朝著最高理想邁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實現共產主義這個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奮斗的。如果大家都覺得這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沒有必要為之奮斗和犧牲,那共產主義就真的永遠實現不了了。我們現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向著最高理想所進行的實實在在努力”。

不怕犧牲。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具備了甘於奉獻、不怕犧牲的鮮明品格。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世界上沒有哪個黨像我們這樣,遭遇過如此多的艱難險阻,經歷過如此多的生死考驗,付出過如此多的慘烈犧牲。”為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渝、前仆后繼,書寫了感天動地的偉大史詩,譜寫了氣吞山河的英雄壯歌。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成為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內涵。我們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那麼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

守正創新。誓詞內容的發展變遷和以更加完備的形式寫進黨章,都是黨堅持守正創新的結果。在其中,黨守的是黨的性質宗旨、初心使命之正,創的是時代內涵、呈現形式之新。入黨誓詞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日臻完善。推而廣之,我們從事的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新征程上,既要有道不變、志不改的強大定力,又要有敢創新、勇攻堅的銳氣膽魄,堅守根本不動搖,不斷認識和把握規律,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202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