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必勝 和平必勝 人民必勝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啟示的偉大真理
8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的浴血奮戰,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今天,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十字路口,我們共同回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歷程,探究反對強權獨霸、共護和平安寧的經驗智慧,共擔大義、篤行大道,對捍衛二戰勝利成果、共創更加美好未來,具有重大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習近平主席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深刻啟示,高度概括為“三個必勝”: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9月3日,在出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招待會時,習近平主席又強調指出:“歷史告誡我們,正義的信念不可動搖,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戰勝!”這“三個必勝”,深刻把握戰爭與和平這一人類永恆主題,生動闡釋了“正義的事業任何敵人也攻不破”的歷史必然,充分彰顯了“以斗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的歷史主動,科學揭示了“決定戰爭勝敗的是人民,而不是一兩件新式武器”的制勝邏輯,為世界各國應對變局與亂局、化解危機與挑舋、平息動蕩與沖突注入了強大信心動力,給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提供了中國答案,昭示了光明未來。
一
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正義和邪惡、光明和黑暗、進步和反動的大決戰。”紀念這場戰爭的偉大勝利,首先必須弘揚正確二戰史觀,旗幟鮮明反對冷戰思維、陣營對抗和霸凌行徑。堅持正確二戰史觀,不僅事關歷史記憶、歷史認知、歷史敘事,而且關乎公平正義,關乎人類良知,關乎文明進步。
隻有堅持正確二戰史觀,才能捍衛歷史正義。戰爭是政治另一種形式的繼續。判定戰爭正義與否,關鍵看戰爭的政治目的。總結戰爭教訓,絕不能脫離政治、無視正義。當前,在認識二戰根源、性質等問題上,存在著一種“去政治化”的錯誤傾向:隻總結戰場作戰的成敗,而不總結爆發戰爭的教訓﹔隻分析戰敗的軍事原因,而不深究發動戰爭的政治責任﹔個別國家隻承認“終戰”、不承認“戰敗”,突出核爆“受害者”角色,淡化戰爭“加害者”罪行。這些實質上是在刻意回避戰爭性質、侵略罪責、歷史教訓等大是大非問題,妄圖模糊侵略與反侵略的界限。對這些歷史虛無主義、歷史修正主義的表現,必須高度警惕、堅決駁斥。脫離戰爭的政治目的,歪曲歷史的真實面目,就軍事談軍事,就歷史談歷史,必然會銷蝕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認知。站不到正確的政治高度,就打不破歷史惡性循環的“怪圈”。
隻有堅持正確二戰史觀,才能信守和平承諾。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德意日法西斯踐踏人權、發動戰爭、破壞文明秩序,罪行罄竹難書。日軍殺人屠城,滅絕人性﹔德國納粹推行種族滅絕,工業化“殺人流水線”,駭人聽聞﹔細菌戰、毒氣戰荼毒生靈,令人發指﹔731部隊的人體活體試驗,慘無人道。對於侵略者的罪行,歷史早已作出定論。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早已把戰犯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這兩場大審判的正義性質、歷史價值、時代意義,不可撼動!戰后,有的國家雖制定了“和平憲法”,對世界人民作出了和平承諾,卻違背諾言,屢屢粉飾美化侵略戰爭,有意淡化其犯下的滔天罪行,甚至還有勢力圖謀推動“修憲正名”。這種選擇性操弄記憶的行徑、視法律為兒戲的做法,與正確二戰史觀背道而馳。唯有正確對待而不是蓄意歪曲歷史,才能真正早日卸下歷史包袱。事實就是事實,公理就是公理。9月1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發表了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和聯合國成立80周年的聲明,強調反人類罪行將永遠不會被忘記!無視歷史教訓,必將導致嚴重后果!一切顛倒黑白的做法,最后都是自欺欺人!
隻有堅持正確二戰史觀,才能通過人民鑒定。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切歷史皆由人民書寫,人民是歷史最好的鑒定人。個別國家拋出“美國和日本結束了太平洋地區一場毀滅性戰爭”的逆天言論,甚至提出雙方士兵在硫磺島戰役中的“勇敢精神”和“英勇事跡”“永垂不朽”。這簡直是把正義與邪惡混為一談,暴露出一些政客妄圖重構二戰歷史敘事的極端危險傾向。這種混淆是非的行徑,是對歷史的嘲弄,自然隻會遭到廣大民眾的一片反對,被譴責為“是在羞辱自己犧牲在太平洋戰場的父輩”。史觀不正,必受禍殃。習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一切罔顧侵略戰爭歷史的態度,一切美化侵略戰爭性質的言論,不論說了多少遍,不論說得多麼冠冕堂皇,都是對人類和平和正義的危害。”對於任何企圖開歷史倒車的行徑,中國人民不會答應,世界各國人民也絕對不會答應!
二
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艱苦卓絕的偉大戰爭。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中國人民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筑長城,取得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過程最為曲折、勝利最為艱難,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這一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從近代以來陷入深重危機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轉折點,也是世界發展的一個重大轉折點。中國人民以傷亡超過3500萬人的巨大犧牲取得的偉大勝利,孕育形成的偉大抗戰精神,為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歷史經驗和精神財富。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是抗戰勝利的決定因素。戰爭是力量的競賽。抗日戰爭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落后的農業國家與高度工業化對手之間的戰爭。當時,雙方國力軍力差距極為懸殊,日本全面發動對華侵略時,鋼鐵產量為580萬噸,而中國僅4萬噸。但力量對比不僅僅是軍力和經濟力的對比,更是人力和人心的對比。抗日戰爭極大促進了中華民族意識的覺醒、民族團結的鞏固、民族精神的升華。面對民族生死存亡,全體同胞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抱定必死之心,為民族而戰、為祖國而戰、為尊嚴而戰,譜寫下驚天地、泣鬼神的愛國主義篇章。歷史証明,團結起來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戰勝利的關鍵。面對國民黨單純依靠軍隊抗戰的片面抗戰路線,中國共產黨始終站在斗爭的最前線,擔當起“抗日救國的總參謀部”的政治領導作用。在民族危難之際,中國共產黨肩負起民族救亡的歷史重任,最早發出抗日救亡的號召,最快作出全國危急的判斷,最先舉起全民族抗戰的旗幟,最為清晰地作出了持久戰的戰略設計,始終有力引領抗日戰爭前進的方向,始終牢牢掌握戰爭主動權,為堅持抗戰到底、奪取抗戰勝利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可以說,是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思想,引領了抗戰的偉大勝利﹔是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成就了抗戰的偉大勝利。
全民族抗戰是抗戰勝利的重要法寶。“兵民是勝利之本。”抗日戰爭中,面對侵略者的野蠻侵略,全國各民族、各階級、各黨派、各社會團體、各界愛國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團結一心、共赴國難。中國共產黨開辟的敵后戰場和國民黨指揮的正面戰場協力合作,形成共同抗日的戰略局面。敵后抗日軍民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創造出一整套人民戰爭戰略戰術。抗戰期間,人民抗日武裝對敵作戰12.5萬次,消滅日、偽軍171.4萬人﹔抗日民主根據地面積達到近100萬平方公裡,人口近1億。全體中華兒女同仇敵愾、浴血抗戰,涌現出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佟麟閣、趙登禹、張自忠、戴安瀾等一批抗日英烈和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庄連”、東北抗聯八位女戰士、國民黨軍“八百壯士”等眾多英雄群體,譜寫了以弱勝強的雄偉史詩,彰顯了堅不可摧的磅礡力量。
中國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國以及各國人民並肩戰斗是抗戰勝利的重要因素。毛澤東同志指出:“偉大的中國抗戰,不但是中國的事,東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中國共產黨最早發出構建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號召,把從事戰爭的信念,建立在“爭取永久和平和永久光明的新中國和新世界的上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支持,蘇聯、美國、英國、朝鮮、加拿大、印度等國的反法西斯戰士和國際友人,同中國人民並肩作戰,在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中結下了深厚友誼。中國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長期牽制抗擊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主要兵力,有力遏止了日軍北攻蘇聯,遲滯了日軍南下作戰,發揮了阻斷德日會師中東、支撐同盟國“先歐后亞”戰略的全局樞紐作用,對奪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留下的上述寶貴經驗,其精髓就是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三個必勝”的偉大真理,必將有力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對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也必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三
習近平主席指出:“譴責侵略者的殘暴,強調牢記歷史經驗和教訓,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喚起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共同珍愛和平、維護和平”。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無減,不確定、不穩定、難預料因素明顯增多,“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成為一個重大課題。和平還是戰爭?團結還是分裂?對話還是對抗?共贏還是零和?面對何去何從的戰略抉擇,習近平主席給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答案,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全球治理倡議。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要積極從二戰深刻教訓和反法西斯戰爭偉大勝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堅持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
始終堅定“正義必勝”的信念。中國古人講:“夫以義誅不義,若決江河而溉爝火,臨不測而擠欲墮,其克必矣。”意思是說,用正義討伐不義,就像決開江河之水去澆滅小小的火把,就像在深淵的旁邊,擠推一個搖搖欲墜的人,其成功是必然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充分証明,正義戰勝邪惡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逆歷史潮流而動者必然失敗。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最大成果,就是建立了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確保了戰后總體和平的基本格局,支撐了世界的長期穩定與繁榮。確保國際公平正義,必須有一個公正合理、平等有序的國際秩序。當前,個別大國熱衷於霸權主義、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對國際規則和國際秩序造成嚴重沖擊。維護戰后國際秩序,一要鞏固,二要發展,關鍵看構建一個“為誰服務”的秩序:是服務於“本國優先”,搞“合則用,不合則棄”,為霸權霸凌背書﹔還是服務於全人類共同利益,順應世界多極化潮流,回應全球南方正義呼聲?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必須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定捍衛國際公平正義,共同破解國際安全難題,確保國家無論大小、強弱、貧富,都能在全球治理中平等參與、平等決策、平等受益。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我們堅信,各國人民都會選擇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公平正義一邊。
今年也是台灣光復80周年。台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后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對台灣的主權,歷史和法理事實不容置疑。無論台灣島內形勢如何變化,無論外部勢力如何搗亂,中國終將統一,中國也必將統一。這是正義的必然,也是歷史的必然!
始終堅定“和平必勝”的信念。和平是需要爭取的,也是需要捍衛的。堅持和平必勝,就必須堅持以斗爭求和平,必須與一切縱容戰爭、挑唆矛盾、制造對立、挑起沖突的行為,作堅決的斗爭。
當今世界,霸權主義是破壞世界和平的最大亂源。個別國家重拾冷戰思維,挑起惡意競爭,大搞零和博弈。世界本無“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國之間一旦發生戰略誤判,就可能自己跳進自己挖下的“陷阱”。競爭本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但為了爭奪權力惡性競爭甚至兵戎相見,就會帶來災難性危機。我們不要忘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樓前的那段銘言:“戰爭起源於人之思想,故務需於人之思想中筑起保衛和平之屏障。”我們應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引領,深入思考大國正確相處之道,是堅持平等相待、實現和平共處,還是脅迫別國選邊站隊、制造陣營對抗?是搞你追我趕、共同提高的“田徑賽”,還是搞相互攻擊、你死我活的“角斗賽”?選擇在我們手中,責任在我們肩上。《孫子》講:“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當今世界各國都乘坐在一條命運與共的大船上,隻有同舟共濟,共同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和平的陽光才會普照人類生活的星球。中國人民解放軍正闊步強軍新征程,有決心、有能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始終堅定“人民必勝”的信念。習近平主席在出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招待會時強調指出:“任何時候,我們都要以人民之心為心,以天下之利為利,為增進人民福祉而不懈努力。”得人心者得天下。只要世界人民在心靈中堅定了和平理念、揚起了和平風帆,就能形成防止和反對戰爭的強大力量。堅持人民必勝,就是要尊重各國人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喚起人們共建人類美好家園的強大力量。
中國古人講:“為治之本,務在於安民。安民之本,在於足用。”隻有讓各國人民都過上好日子,繁榮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現在,中國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正滿懷信心豪情,奮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是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中國絕不走殖民掠奪的老路,也不走國強必霸的歪路。有的國家為服務利益集團,把自己的“家規”強加於人,以關稅為武器,肆意挑起貿易戰、科技戰,人為“筑牆設壘”,強推“脫鉤斷鏈”,大搞經濟脅迫、科技霸凌,挑起民意對立、破壞民生福祉,最終隻會損害包括本國人民利益在內的各國人民共同利益。毫無疑問,如果人民不贊成、不滿意、不答應,任何人都終將被時代所拋棄。
科技是發展的利器,也可能成為風險的源頭。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化學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細菌戰,已經敲響了科技濫用的警鐘。當前,人類正迎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智能科技、生物科技等加速創新,也帶來一些有違人類道義、戰爭倫理的問題。無人自主武器大量應用,潛藏著脫離人的控制、機器屠殺生命的風險﹔生物科技濫用,就會顛覆人類倫理道德。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科技向善,負責任地加強科技協同共治,完善全球科技治理體系,讓創新成果更好造福人類。
歷史承載過去,也啟迪未來。我們要始終銘記正義的信念不可動搖、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戰勝的歷史信念,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光輝旗幟,堅定做歷史記憶的守護者、發展振興的同行者、國際公平正義的捍衛者,攜手為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的美好世界,貢獻更多才智和力量。
作者:凌煥新(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上將政治委員)
(本文即將發表於《中共黨史研究》2025年第5期,注釋從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