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英雄精神薪火相傳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要廣泛開展先進模范學習宣傳活動,營造崇尚英雄、學習英雄、捍衛英雄、關愛英雄的濃厚氛圍”。作為鮮活有形的精神元素,英雄承載著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凝鑄著高尚道德和崇高價值,傳遞著信仰之光和奮進力量。闊步新征程,我們必須銘記一切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英雄們,崇尚英雄、學習英雄、捍衛英雄、關愛英雄,讓英雄精神薪火相傳,勠力同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崇尚英雄,筑牢民族精神之基。英雄是國家的豐碑、民族的脊梁、社會的榮耀,理應得到人們的尊崇。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自古以來,華夏大地上就誕生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他們之所以在歷史長河中不斷綻放出耀眼的光芒,就在於其身上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其品格承載著中華文明的基因密碼。從“精忠報國”的岳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令倭寇膽寒的戚繼光,到堅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舍生取義的“狼牙山五壯士”、用胸膛堵槍眼的黃繼光……他們以熱血生命高擎精神火炬,以犧牲奉獻校准價值坐標,以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讓偉大民族精神得以延續升華。崇尚英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和一支軍隊對英雄人物共同的認同、褒揚和崇敬,是激發英雄主義與愛國主義精神、凝聚民族感情與國家意志的動力源泉。我們必須銘記歷史、緬懷英烈,充分發揮英雄的引領示范作用,激發每一個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榮譽感,矢志為國家各項事業的發展進步不懈奮斗。
學習英雄,立起見賢思齊之標。英雄是仰望的星辰,更是學習的標杆。開國少將張力雄曾說:“心裡要裝幾個英雄,跟著他們學習,爭著當英雄。”雷鋒也在日記中寫道:“我要以黃繼光、董存瑞、方志敏等同志為榜樣,做一個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永遠忠於黨、忠於人民革命事業的人。”隻有仰慕英雄才能學習英雄,隻有學習英雄才能成為英雄。不論在哪個崗位、從事什麼工作,我們心裡都要裝幾個英雄、樹幾個標杆。讓英雄精神薪火相傳,就要在全社會大力營造學習英雄的濃厚氛圍,讓人們學有目標、行有遵循。一方面,學校是開展英雄精神教育的主陣地,要從青少年學生抓起,把英雄故事和英雄精神融入課堂教學、課外實踐之中,通過持久、深入、生動的灌輸,讓英雄形象深深烙印在廣大學子腦海,讓英雄精神在心靈深處扎根生發。另一方面,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英雄文化建設,積極打造以英雄精神為主題的公園、街區等,組織開展英模人物宣講、黨史學習教育、紅色故事會等活動,讓英雄故事進入街頭巷尾、融入日常生活,激勵人們從英雄身上汲取力量,將敬仰之情轉化為腳踏實地的奮斗、攻堅克難的勇氣和為民服務的擔當。
捍衛英雄,滌蕩歪曲抹黑之霾。英雄是美好形象、崇高精神、民族記憶的象征。然而,一些歷史虛無主義者和文化虛無主義者假借“還原真相”“探究細節”等名目制造陰霾,惡意編排英雄故事,戲謔調侃英雄形象,解構民族集體記憶,侵蝕著社會主流價值,造成了人們的思想混亂,必須引起高度警覺。捍衛英雄,是扶正祛邪、激濁揚清的需要,是塑造中國心、民族魂的需要,是夯實民族復興精神根基的需要。捍衛英雄,實質是捍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捍衛國家的意識形態安全,捍衛民族的血脈基因。要以史實廓清認知迷霧,加強史料研究、檔案整理和口述史搶救,用扎實權威的史料和嚴謹細致的考証擊穿偽史謊言,有力回擊各種質疑和污蔑。要以正確輿論弘揚浩然正氣,主流媒體應主動發聲、靠前發力,旗幟鮮明批駁褻瀆英雄的各種錯誤言行,引領全社會樹牢捍衛英雄的價值導向。要以法律維護英烈榮光,嚴格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依法堅決打擊歪曲、丑化、褻瀆、否定英烈事跡和精神的行為,讓污蔑英烈者無處遁形,以法治之力捍衛英烈榮光。
關愛英雄,傳遞尊崇褒揚之情。關愛英雄要求對英烈人物及其遺屬給予涵蓋物質保障、精神尊崇等的關懷,以維護其尊嚴、告慰其犧牲、延續其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關心、關懷、關愛英雄模范,推動全社會敬仰英雄、學習英雄”。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應當對我們的英雄心存一份敬重、獻上一份關愛,這彰顯的是一個民族對自身歷史的尊重,對先賢先輩無私奉獻的敬仰。關愛英雄,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高度重視撫恤優待工作,貫徹待遇與貢獻匹配、精神與物質並重、關愛與服務結合的原則,落實好英雄烈士撫恤優待制度,健全撫恤優待標准動態調整機制,讓優撫對象充分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生活得更加體面、更有尊嚴。要進一步健全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精心組織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圍繞清明節、烈士紀念日、國家公祭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廣泛開展各種紀念活動,讓關愛英雄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作者單位:浙江大學)
(來源:《解放軍報》2025年10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