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懈努力 接續奮斗

作者: 付高生 邱輝    發布時間:2025-11-06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一個靜態、一成不變、停滯不前的階段,也不是一個自發、被動、不用費多大氣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過的階段,而是一個動態、積極有為、始終洋溢著蓬勃生機活力的過程,是一個階梯式遞進、不斷發展進步、日益接近質的飛躍的量的積累和發展變化的過程。”

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理論是貫穿社會主義思想史的重要課題。馬克思恩格斯立足“現實的人”,科學論証人類社會從低級形態發展到高級形態的歷史必然性,揭示出人類社會發展的階梯式遞進過程。

一方面,馬克思恩格斯論証了人類社會的階段性發展過程,及其向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性。

馬克思恩格斯強調,生產力的發展促進社會的分工。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他們指出“分工的各個不同發展階段,同時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種不同形式”,並強調“每一代都立足於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前一代的工業和交往,並隨著需要的改變而改變他們的社會制度”。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寫道,“大體說來,亞細亞的、古希臘羅馬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做是經濟的社會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推動社會形態的歷史更替。他們在《共產黨宣言》中大膽預言,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資產階級的關系已經太狹窄了,再容納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財富了”,其結果就是“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另一方面,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社會主義社會的階段性發展過程。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指出,實現共產主義“將經歷一個極其艱難而漫長的過程”。《共產黨宣言》勾勒出這個過程的演進圖景,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然后利用這種政治統治“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進一步概括出共產主義發展的兩個階段,即“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和“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強調隻有到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列寧在領導俄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進一步豐富了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理論。他描繪了社會主義發展的三個階段:其一,“在歷史上必然會有一個從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特殊時期或特殊階段”,這是“政治上的過渡時期”﹔其二,通常稱為社會主義的“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這是“在經濟上還不可能完全成熟”的階段﹔其三,“共產主義社會的高級階段”,這是“所有的人都學會了管理,都來實際地獨立地管理社會生產”的階段。在《關於星期六義務勞動》一文中,列寧指出,“社會主義隻有完全取得勝利以后,才會生長出共產主義”。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於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相關論述表明,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國家是一項需要分階段推進的偉大事業,必須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毛澤東認為,將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強國需要上百年的發展過程,將經歷“不發達的社會主義階段”和“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階段”。鄧小平提出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重大戰略判斷,並提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中國共產黨人在堅持、捍衛、發展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把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提高到新的水平。

黨的十八大以來,基於社會主要矛盾歷史性轉化,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我國進入了一個新發展階段”等重大論斷,科學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新的時代坐標,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理論。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作出重要論斷:“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個階梯式遞進、不斷發展進步的歷史過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續奮斗。”階梯式遞進具有豐富多維的意蘊:從時間維度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的戰略安排是分兩步走﹔從實踐維度看,從“一五”到“十五五”,一個又一個五年,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向勢不可擋的復興進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引領航向,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偉大實踐既是對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理論的繼承和發展,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歷程的深刻經驗總結和戰略前景規劃,充分彰顯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與實踐偉力。

(作者單位:江西省委黨校 景德鎮市委黨校)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025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