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大漠的“敦煌女兒”

作者:韓笑    發布時間:2025-11-14   
分享到 :

“只要一息尚存,就要為敦煌努力。”這是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樊錦詩的錚錚誓言。這句誓言並非簡單的豪言壯語,更不是空口的夸夸其談,在這句誓言的背后,是“敦煌女兒”樊錦詩對敦煌這一國寶60余年的深情守候!

1938年7月,樊錦詩出生於北平(今北京)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讀小學和中學期間,由於學習成績不錯,父母允許她進行一些自由安排,這使得她有機會博覽群書。有一次,樊錦詩從一本課本上讀到了一篇關於敦煌莫高窟的課文,於是就開始了對敦煌的向往,這成為樊錦詩同敦煌最早的交集。

1962年,還是北大歷史系考古專業學生的樊錦詩來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的前身)參加實習,第一次來到祖國西北大漠的敦煌莫高窟,這是樊錦詩同敦煌的正式結緣。盡管當時敦煌莫高窟的環境惡劣、條件艱苦,但是洞窟之中豐富的藝術寶藏深深地吸引了樊錦詩,正如她后面回憶的:“在莫高窟,一個洞窟一個洞窟看過去,我完全沉浸在衣袂飄舉、光影交錯的壁畫和彩塑藝術中。”1963年畢業時,樊錦詩被正式分配到了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由此開啟了人生中60余年的“敦煌生涯”。

其間,樊錦詩先后擔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長、敦煌研究院副院長、敦煌研究院院長等職。作為敦煌莫高窟的研究者兼管理者,樊錦詩始終堅持研究、保護和宣介相結合。1998年,面臨旅游業發展對文物保護帶來的新挑戰,時任敦煌研究院院長的樊錦詩力排眾議,首創“旅游預約制”,於2003年在全國知名旅游景點中率先實行限流,確保每日游客不超過3000人,這些做法盡管在當時引發了一些爭議,但樊錦詩堅定地堅持“保護第一”,事實也証明她的這一堅持是富有遠見的。作為研究者,樊錦詩自1963年工作起步之時就參加了莫高窟的挖掘工作,在數十年中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其中26卷大型叢書——《敦煌石窟全集》集中展示了敦煌莫高窟百年研究的成果。作為管理者,樊錦詩在敦煌莫高窟的文化遺產管理方面走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道路,她牽頭起草的《甘肅敦煌莫高窟保護條例》成為甘肅省第一部為保護一處文化遺址作出的專項立法﹔她獨創的新型砂礫岩石窟崖體裂縫灌漿、風化崖面防風化加固的材料、工藝和技術使莫高窟文物保護環境得到改善,也使敦煌石窟保護從搶救性階段邁向了科學保護新階段。作為宣介者,樊錦詩首次提出了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敦煌壁畫、彩塑藝術永久保護和展陳利用的構想並付諸實施,建造了“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2016年5月“數字敦煌”資源庫正式上線,經典洞窟和壁畫的高清數字化內容向全球發布,全球觀眾可在線免費實現對敦煌的全景漫游,隻需輕點鼠標即可一覽無余。2023年,已卸任敦煌研究院院長職務8年的樊錦詩又拿出自己的積蓄,向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捐資,用於敦煌文物事業發展和急需人才培養。

當初在選擇考古專業時以為日后能整天“挖寶貝”的樊錦詩最終成為敦煌莫高窟的忠誠守護人。回憶選擇留在敦煌莫高窟的情景,樊錦詩說道:“作出堅守敦煌這個選擇其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敦煌越久,越深入地接觸她之后,就越發地感嘆敦煌藝術真的博大無邊、深不及底,仿佛有一種很強的磁力,牢牢地把人吸引住。”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敦煌莫高窟,不僅自然環境惡劣,而且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都十分艱苦,住土屋、睡土炕、用土桌、坐土凳、喝咸水、吃粗面,灰土掃不完,老鼠到處竄,此外還要忍受夫妻長期兩地分居以及孩子不在身邊成長的痛苦……在這裡堅持工作下去必須克服現實中的重重困難,這對於幼時體弱的樊錦詩來說更是艱辛不易。但樊錦詩出於對敦煌莫高窟發自內心的熱愛之情和沉甸甸的責任感,她克服工作和生活的重重困難、放棄了離開的機會而堅持了下來,這一堅持就是半個多世紀。2009年,樊錦詩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和“時代領跑者——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具影響的勞動模范”﹔2018年,樊錦詩獲得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的“改革先鋒”稱號﹔2019年,樊錦詩獲得“文物保護杰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她頒獎﹔2020年,樊錦詩被評為“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2021年7月1日,樊錦詩又獲得“文物保護杰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2023年,編號381323小行星被命名為“樊錦詩星”。這是對樊錦詩在敦煌60余年執著堅守、久久為功的充分肯定。

樊錦詩在研究敦煌、保護敦煌、宣傳敦煌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可謂“一輩子就干了這一件事情”,用一生詮釋了“擇一事、終一生”。在60余年的“敦煌生涯”中,樊錦詩和敦煌莫高窟實現了“雙向奔赴”和“互相成就”,正如樊錦詩自己所言,“我是敦煌這棵大樹上的枝條,我離不開敦煌,敦煌也需要我”,“是敦煌塑造了我、成就了我,沒有敦煌也沒有我的今天”。她使敦煌莫高窟成為自己人生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在艱辛的人生實踐中使自己成為“敦煌女兒”。

“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經過在敦煌莫高窟數十年的堅守,樊錦詩總結出了這16字的“莫高精神”。這是樊錦詩在“擇一事、終一生”的人生實踐中的深情總結,也是對無數“敦煌人”為敦煌莫高窟所作出的巨大貢獻的回響。

來源:《 學習時報 》( 2025年11月14日 第 05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