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奋斗终生的老战士----董必武
1921年7月,董必武和陈潭秋一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年起,他任中共湖北武汉区执委会委员、中共湖北汉口地方执委会委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担任过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执行委员、国民党湖北省政府常委兼农工厅厅长。1926年参加了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1927年12月,李汉俊、詹大悲在武汉被枪杀后,董必武也成为国民党反动派追捕的目标。在危险之机,他化装成水手从武汉乘船到上海,并前往日本。半年后,由海参威来到莫斯科,与徐特立、吴玉章、林伯渠、何叔衡、叶剑英等一起成为中国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特别班的学生。
1932年3月,董必武秘密回国,到达中央苏区江西瑞金后,曾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共中央审查委员会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委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临时最高法庭主任。
从1934年10月开始,他也走在长征的行烈中,是党内著名的“五老”之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中共中央南方局常委,曾兼任南方局统战工作委员会书记、宣传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董必武历任政务院副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担任中共第六至第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1975年1月13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虽已近九十高龄又身患重病,董必武还是坚持出席了会议。他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重大的国事活动。
1975年4月2日,董必武在北京逝世。
早在1946年3月,董必武60寿辰的时候,党中央的贺电说:“你过去的革命奋斗,贯彻了辛亥、五四、北伐至内战,一直到抗战的各个阶段,为着中华民族的解放写下了光荣的史迹,你是中国共产党创始者之一。二十二年来你经历无数艰辛,始终不息地为党工作。现在你正代表着党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卫地位,高举着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不屈不挠地奋斗着,你是中国民族解放、社会解放的老战士,你是中国共产党的模范的领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为庆祝你的生日,将感到光荣。”
这是党和人民,也是历史对董必武革命生涯的高度评价。
选自《日出东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作者:梁淑样 刘道慧
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