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岗、饶漱石反党分裂活动
高岗、饶漱石事件是指1953年发生的高、饶反党分裂活动的重大事件。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发生的一场严重的斗争,也是当时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高岗原任中共东北局书记、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2年底调北京,担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饶漱石原任中共华东局第一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1953年调北京,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当时,正在筹备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酝酿党和国家领导机构的调整及人选问题。高岗、饶漱石乘机进行阴谋活动,把攻击矛头指向刘少奇和周恩来。
1953年三四月间,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央作出《关于加强中央人民政府系统各部门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及加强中央对于政府工作领导的决定(草案)》、《关于加强对中央人民政府财政经济部门工作领导的决定》。为减少工作层次,中央决定撤销中央人民政府党组干事会,政府各部门党组直接受中央领导,并重新明确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归口分工。作出这些决定,目的在于加强中央的集体领导,以适应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需要。这些决定是毛泽东同刘少奇、周恩来商量后作出的。但是,高岗、饶漱石认为,这是毛泽东对周恩来的不信任,是在削弱周恩来对政府工作的领导权力。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的权势在不断扩大,地位在不断提高,有可能担任更高的职务。于是,他们更加狂妄自大,目无一切,个人野心急剧膨胀起来。
1953年6月至8月,全国财政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对新税制提出批评,认为它违背了七届二中全会关于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则规定,背离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财经会议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薄一波就新税制问题作了检讨。高岗在会上进行串联和鼓动,首先把攻击矛头对着薄一波,并采用含沙射影的办法,“批薄射刘”。他借机把薄一波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上升为“两条路线的斗争”,将矛头指向刘少奇、周恩来,制造党内纠纷。高岗甚至无中生有地说某个领导同志说过,中国革命的大正统是井冈山,小正统是陕北,现在刘少奇有一个圈圈,周恩来有一个圈圈,咱们搞个井冈山的大圈圈。饶漱石配合高岗,在会上提出,某某是一个宗派,一个“圈圈”。
全国财经会议后,中央提出最高国家行政是否采取部长会议的形式、党中央是否增加副主席或总书记的问题。毛泽东还提出,将中央领导班子分一线、二线,他退居二线的设想。高岗以为谋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时机已经到来,积极活动,把打击的矛头对着刘少奇。1953年10月,高岗以休假为名到华东、中南地区,在高级干部中游说,散布分裂党、攻击刘少奇的言论,说“枪杆子上出党”、“党是军队创造出来的”,制造“军党论”,煽动和影响一部分军队高级干部,企图夺取党的领导地位。他还把党分为“根据地和军队的党”与“白区的党”,把自己说成是“根据地和军队的党”的代表人物。认为中央和国家领导机关现在掌握在“白区的党”的人手里,需要彻底改组,由“根据地和军队的党”,实际上也就是由他来掌握。他先后找陈云、邓小平游说,鼓动“拱倒”刘少奇。邓小平明确表示,刘少奇在党内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改变这样一种历史形成的地位不适当。
与此同时,饶漱石在1953年九十月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开始直接反对刘少奇。他以批评安子文为名,将矛头指向刘少奇,导演了一幕“讨安倒刘”的闹剧。他后来承认,在中央组织部斗争安子文,目的也是反对刘少奇,以取得高岗的信任,进行政治投机。
12月中旬,陈云、邓小平向毛泽东反映了高岗的阴谋活动,引起毛泽东的警觉。毛泽东派陈云代表中央到上海、杭州、广州、武汉等高岗游说过的地方,同有关负责人打招呼,通报高岗反对刘少奇、分裂党的阴谋活动。为了解决高、饶问题,从1953年12月中旬到下旬,毛泽东同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陈毅、贺龙、叶剑英等人谈高、饶的问题。12月23日,毛泽东亲自与高岗谈话,对他进行批评。12月24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包括高岗、饶漱石在内,共29人参加了会议,对高岗的问题进行揭露。
鉴于发生高、饶反党分裂和破坏党的团结的事实,以及党内部分干部对加强党的团结和集体领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中央政治局同意毛泽东的建议,决定起草《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1954年2月6日至10日,中共七届四中全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并对高、饶采取了“治病救人、等待觉悟”的方针。会议结束之后,中央书记处委托周恩来主持召开关于高岗问题座谈会,邓小平、陈毅、谭震林主持召开关于饶漱石问题座谈会,继续揭发高、饶的阴谋活动。2月25日,在高岗问题的座谈会上,周恩来作了发言,归纳了高岗阴谋活动的主要事实。邓小平、陈毅、谭震林根据饶漱石问题座谈会揭发的材料,向中央政治局作了报告。在无可抵赖的事实面前,高岗拒不认罪,反而以自杀(第一次自杀未遂,第二次于8月17日自杀身亡)来抗拒党对他的教育和挽救。饶漱石虽然做了初步检讨,但没有彻底承认自己所从事的阴谋活动,而是避重就轻,掩饰抵赖。
1955年3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邓小平在会上作了《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报告》。会议通过决议,决定开除高、饶的党籍,撤销他们在党内外的一切职务。鉴于高、饶事件的教训,这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加强对党员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的监督。
反对高岗、饶漱石的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后第一次严重的党内斗争。在这次斗争中,党按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着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吸取教训,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受到深刻教育。这场斗争的胜利,对增强党的团结,提高党的战斗力起了重大作用。
稿件来源: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编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注释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