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咏梧烈士陵园(重庆篇)
彭咏梧烈士陵园位于重庆市奉节县永安镇鱼腹社区。
彭咏梧烈士陵园铜塑像
彭咏梧(1915—1948),原名彭庆邦,小说《红岩》中彭松涛的原型。1915年2月出生于重庆市云阳县红狮镇彭家湾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7年考入四川省万县师范学校,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该校分支书记和总支书记。1940年任云阳县委书记,次年调重庆市委任市委委员,负责组织宣传工作,领导重庆学运和《挺进报》。1945年,在地下斗争中与江竹筠结为伴侣。1947年10月,党决定他担任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下川东地工委副书记,并到下川东组织领导武装斗争任游击队政委。1948年1月率领游击队在奉节、巫山交界地突围时,为掩护同志壮烈牺牲。
奉节县人民为褒扬革命烈士彭咏梧为党和人民立下的不朽功勋,于1962年在老县城县政府东侧修建了彭咏梧烈士陵园。十年动乱中,彭咏梧烈士陵墓遭到破坏。粉碎“四人帮”后,中共奉节县委、县政府于1980年冬对烈士墓进行了修复,1989年又再次对陵园进行了维修。后因三峡水库蓄水,于2002年动工搬迁于现位置,2004年12月底竣工。陵园距奉节新县城10公里,紧邻白帝城、长江畔,渝巴路旁。新建的彭咏梧烈士陵园占地1万余平方米,绿化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78平方米。有陈列室5间,纪念亭1个,烈士半身塑像1尊,烈士墓、碑各1座,纪念广场1500平方米,办公室等配套功能用房1500平方米。
彭咏梧烈士陵园内景
彭咏梧烈士陵园于1987年11月被万县地区行政公署公布为万县地区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7年11月被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11月被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重庆市青少年教育基地,1999年3月被重庆市委国防教育领导小组、重庆市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