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2-12   
分享到 :

《东方红》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在周恩来的倡议和主持下,集中全国音乐、舞蹈、诗歌、美术等各方面著名艺术家和演员,集体创作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1964年7月,周恩来倡议创作一台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大型歌舞作品在国庆15周年演出,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民主革命时期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后来,这部大型歌舞定名为《东方红》。在《东方红》的创作编排过程中,从总体构思到具体内容,从每一句歌词到每一段解说,都浸透着周恩来的心血。他多次审查并约有关人员谈话,亲自确定史诗的主题和重要情节,并审改朗诵词。他要求《东方红》要努力做到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把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结合起来,在创作上敢于打破框框、标新立异,注意艺术风格、艺术手法的多样化,要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排练,1964年10月2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演,来自全国各地和部队的专业、业余文艺团体三千多名演员参加演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等观看了首演。此后,连续上演14场,场场爆满,盛况空前。毛泽东也在10月6日观看了演出。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由序曲、东方的曙光、星火燎原、万水千山、抗日的烽火、埋葬蒋家王朝、中国人民站起来、尾声等章节场次组成,选取了中国革命历史各个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以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革命历史歌曲作为各场音乐的主题,以歌舞的形式概括地表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革命的伟大征程,重现了最具特征的历史场面,塑造了众多的英雄群像。1965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被拍摄成艺术影片,成功地搬上了银幕,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东方红》是新中国第一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在歌舞艺术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它以恢宏的气势、精湛的编排、优美的舞蹈、脍炙人口的歌曲,以及革命精神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完美结合,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艺术氛围,使观看者受到革命传统与时代精神的双重感染。其中一些著名的舞蹈和音乐流传至今,带给人们长久的美感和艺术享受。

稿件来源: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编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注释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