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九大”预备会议
1966年8月,在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毛泽东说,关于第九次大会什么时候召集的问题,要准备一下。建议由中央政治局同它的常委会来筹备这些事。
由于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板,紧接着在全国开展了炮打“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所谓“革命运动”。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深入”,全国党的各级组织全部处于瘫痪状态,从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到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以至基层党组织,都不能正常工作,召开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实际上并没有进行。
1967年秋,毛泽东指示张春桥、姚文元就党的“九大”准备工作和什么时候召开等问题,在上海作些调查。姚文元很快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假借群众的名义,提出召开“九大”之前要先修改党史的要求。同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了《关于征询对九大问题意见的通知》,并附发了姚文元的报告。此后,中央文革小组实际上成了主持“九大”筹备工作的领导机构。
1968年10月召开的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为“九大”的召开作了直接准备。全会通过了新党章草案和“九大”代表产生办法。
1969年3月9日至27日,中央文革碰头会召集各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各大军区和中央各部门的负责人开会,对“九大”进行具体的筹备工作。这时,苏联边防军两次 (1969年3月2日和3月15日)侵人中国领土珍宝岛,发生了中苏边界的武装冲突——珍宝岛事件。这件事进一步助长了对国际形势,尤其是对“社会帝国主义”侵略的严重估计,给“九大”以重要的影响。
在“九大”的预备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九大”的任务是总结经验,落实政策,准备打仗。这三句话成为“九大”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共1512名,代表约2200万党员。在“九大”代表的产生工作中,由于党组织瘫痪,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选举,大都是由革命委员会同各造反派组织的头头协商决定或上级组织指定的。一批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被指责为“老右”,甚至被打成“叛徒”、“特务”、“走资派”而被排斥在“九大”之外;林彪、江青一伙及其爪牙,成了“九大”的代表;一些“革命造反派”的代表,有的是在确定为“九大”的代表以后,才赶办入党手续的。
“九大”有三项议程:林彪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作政治报告;修改中国共产党章程;选举党的中央委员会。
摘自姜华宜编著:《乱云飞渡: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