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塔事件”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2-21   
分享到 :

新疆“伊塔事件”,是指1962年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伊宁、霍城、塔城等地出现的边民外逃事件以及不法分子冲击政府机关、抢夺政府档案的事件。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当局开始明目张胆地煽动新疆居民外逃并制造事端,严重地扰乱了我国边境地区的安全。1962年上半年,伊犁就有少量居民越过边境到苏联。3月中旬至5月,逐渐发展为大量居民成群结队越境前往苏联。4月16日,塔城、裕民、霍城等边境县六万余中国居民,携带几十万头牲畜和大批财物,强行越界逃往苏联,造成边境地区严重混乱,使社会安定局面和生产建设遭到破坏。5月29日,在苏联驻伊宁领事馆策动下,数百人冲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政府,要求批准去苏联,一小撮暴徒在混乱中抢走机密文件和政府公章,殴打工作人员,劫走汽车和枪支,制造了恶性事件。有确凿证据表明,苏联驻乌鲁木齐总领事馆和驻伊宁领事馆等机构也深深卷入了这一事件,苏联边防部队还为中国居民越境提供了方便。

从1962年4月下旬起,中共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平息这一严重事件。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中央派赛福鼎?艾则孜紧急赶赴新疆,协助中央处理这一事件。中央在5月中旬发出了《关于处置新疆外逃和外逃回来人员问题的指示》、《关于封锁新疆地区中苏边境问题的规定》等文件。6月底,又发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命令》和关于向群众解释这个命令的宣传要点。

边民越境外流事件发生后,4月至8月,中国方面先后给苏联发出三份备忘录和一份照会,指出中国居民外逃是苏方煽动的,严正要求苏方恢复边境正常状态,交回中方外逃人员。中国方面查封了参与这一事件的伊犁、塔城地区的一些苏联“侨民协会”。苏联方面关闭了苏联驻乌鲁木齐总领事馆和驻伊宁领事馆。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央的指示精神下,迅速动员起来,积极维护民族团结,不少民族上层人士和宗教人士主动出面做群众工作,使事态很快得到平息。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编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注释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