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察哈尔抗战失败
与共产国际、苏联的指示是有密切关系的?
察哈尔抗战失败与共产国际、苏联的指示是有密切关系。1930年,共产国际在“第三时期”理论指导下,就规定中国共产党的任务“特别是要反对右倾,因为右倾对于顺利执行党所面临的各项任务来说,是一个主要危险”。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共产国际又发出指示,要求中共“武装保卫苏联”,并“反对一切帝国主义者,推翻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国民党”。被共产国际一手扶上台的王明则按共产国际的指示,以更“左”的面目出现。由于共产国际以及中共党内王明“左”倾路线的全面影响,当时北方党组织、中央驻北方代表对于察哈尔抗战的形势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对于组建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爱国将领冯玉祥等更采取了极端错误的做法。1932年底,就在冯玉祥依靠中共华北政治保卫局,积极筹备组建抗日同盟军时,中共河北省委却坚持认为“目前河北党内最大的危险是对于这一形势估计不足的右倾”。当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刚刚成立不久,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在向中共中央的汇报中就认为,日本进攻察哈尔,一方面要挑起反苏大战,另一方面则要利用“冯玉祥在内蒙进行所谓独立运动”。报告指出:“群众的革命斗争与冯玉祥等军阀反革命活动,表现着同时并进的‘结合’,这是察省事变最初阶段的特点。因此,这个事变摆着两个发展的前途,或者由无产阶级争取到独立的领导权,领导广泛的士兵、义勇军与革命群众,脱离冯玉祥等的控制,把抗日同盟军转变为真正民族革命战争的力量,进行彻底反日反国民党的战争,把革命战争与土地革命联系起来,发展到创造北方苏维埃的道路。或者让冯玉祥等军阀控制这个运动与日本帝国主义联合战胜与消灭革命,走到殖民地式的满洲国的道路,建立内蒙大源国和华北国。”报告中认为冯玉祥为避免抗日同盟军遭到蒋介石的镇压而提出的“内红外不红”、“西瓜政策”是“完全抱着反革命的目的”。并明确强调“斗争的对象是老冯”。在上述一系列“左”的思想路线指导下,中共河北前委改变了最初对冯玉祥的支持,作出了在张家口“组织一个广大的群众运动,反对老冯”的错误决定,并开始在士兵和部分中层军官中做分化瓦解工作。中共河北前委的错误行动极大地削弱了抗日同盟军的力量。
而当抗日同盟军面临应向何处发展时,中共党内以“保卫苏联”为前提的错误指导思想路线又把抗日同盟军引向困难的境地。为要“保卫苏联”,避免日军向北进攻,威胁苏联,在张家口的中共河北前委通过讨论,决定要“积极为向南发展路线而斗争”。然而,正是这一“向南发展”方针,使抗日同盟军在东进南下途中陷入了蒋介石国民党军队重重包围及日军飞机狂轰滥炸的境地,最后遭到惨重的失败。
选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1000个为什么》
韩广富 曹希岭 主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