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统治全党四年之久?
第一,王明离开中国前,根据共产国际一系列决议和指示的精神,为中国共产党规定了纲领、政策和战略方针,并在组织上调整了中共中央和各地党的领导。1931年2月10日,王明的《两条路线》正式出版,这本小册子实际上是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总政治纲领。同年2月,王明控制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远东局一起,为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起草了苏维埃组织法、土地法、劳动法、经济政策、红军决议案五个文件,规定了许多“左”的政策。同年9月20日,王明控制的中共中央发出了《由于工农红军冲破第三次“围剿”及革命危机逐渐成熟而产生的党的紧急任务》的指示,这个文件夸大了革命力量,夸大了敌人的危机,否认敌强我弱的形势,规定了冒险主义的战略方针。为了保证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纲领、政策和战略方针的贯彻执行,“自四中全会纠正了中央路线改造了中央领导以后,立即开始巩固和改造各级党的领导”,“在苏区和白区内恢复和改造了党的集体领导,洗刷了许多异己或不坚定的分子,引进了许多新的积极干部”。特别需要指出,由于1931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捕,不久叛变,在中共中央机关屡遭破坏的情况下,经共产国际批准,于9月成立了以秦邦宪、张闻天、卢福坦(后被捕叛变)为主要成员的临时中央,由秦邦宪负总的责任,这就为在全党范围内继续推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铺平了道路。
第二,王明离开中国后,以秦邦宪为首的中共临时中央,坚持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排斥打击中间势力;实行“左”的土地政策;进一步推行冒险主义的战略方针;在组织上采取宗派主义的政策,排斥打击执行正确路线和抵制“左”倾错误的干部,全面贯彻、执行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路线。
第三,王明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时,担负着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之间联系的任务。一方面,他要向共产国际提供中国革命的情况,作为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产党工作的依据;另一方面,他又要向中国共产党转达共产国际的决议和指示。1932年3月,王明写的《两条路线——拥护国际路线,反对立三路线》小册子,在莫斯科再版,改名为《为中共更加布尔塞维克化而斗争》。这本小册子被共产国际规定为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共党史的主要教材。这既说明了王明的小册子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认可和支持,又说明了王明的小册子已成为培养训练干部的教材,它仍然起着决定中国共产党政策的作用。
选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1000个为什么》
韩广富 曹希岭 主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