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为什么一再推迟?
全国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旧址
根据共产国际的意见,1930年9月9日,中央总行动委员会主席团开会,会议正式决定召开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930年9月12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中央准备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上海英租界爱文义路和卡德路的交叉口俄式小洋楼召开,“中准会”正式成立,为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召开做最后的准备。这次会议讨论了“中准会临时常委会”工作报告、政治宣言、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条例;讨论通过了准备提交“一苏大”的宪法大纲草案、劳动法草案、土地法草案、经济法草案、关于红军问题决议案草案等。会上还专门讨论通过了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各级准备委员会组织大纲,要求中央及各地区与各团体均需成立“准备委员会”,分别处理代表选举等事宜。鉴于“一苏大”的准备工作尚未就绪,会上决定:原定于1930年11月7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推迟至1930年12月11日广州暴动三周年纪念日召开,开会地点移至朱毛红军活动的江西苏区。会上还决定“中准会”也移到赤色区域去继续工作,在白色区域设立中央办事处,负责中央指定区域的准备工作。
“中准会”成立后第13天,即193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在《红旗日报》发布《加紧准备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积极做好召开“一苏大”的准备工作。“中准会”上通过的宪法草案等文件,也陆续在《红旗日报》公布。
这时,国内的军事形势已发生变化。蒋介石已结束中原大战,开始从中原抽调兵力南下湘、鄂、赣三省,准备对这三省苏区进行大规模“围剿”。鉴于形势变化,1930年10月18日,“中准会”召集上海12个革命团体代表开会,决定将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推迟到1931年2月7日(二七惨案纪念日)举行。1930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又开会讨论全国苏维埃区域目前工作计划,并向全国各苏区发出相应的指示。中共中央决定,将全国现有苏区统一划分为湘鄂赣、赣西南、赣东北、湘鄂边、鄂豫皖边以及闽粤赣边和广西左右江等七大特区,其中以湘鄂赣和赣西南两个特区连接起来,“要巩固和发展它成为苏区的中央根据地”,规定苏区中央局、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就建立在这里。中共中央要求各苏维埃特区必须在1930年11月前将各县苏维埃政府完全建立起来,各特区也必须在同年12月11日之前召开苏维埃代表大会,推选出席第一次全国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共中央要求:“各特区的代表选出后,须立即送达中央区,交通的路线另附图表说明,各地亦得依照实际情形自行变更,惟目的必须使各地代表能够全数到达中央区。中央区亦必须在各要隘多设大会代表招待处,以便引导代表到会。”
可是在江西中央苏区的毛泽东、朱德等红一方面军领导人,自1930年10月初起就与中共中央中断了联络,对中共中央的上述决定、决议和指示一无所知,根本没有做在中央苏区召开“一苏大”的任何准备工作,而集中精力忙于应付国民党10万大军对苏区的大规模“围剿”。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毛泽东、朱德率红军总部回到宁都县小布赤坎村。这时,由中共中央派到江西中央苏区来组建中共苏区中央局的项英也从上海来到小布,与毛泽东、朱德等会合。此时,毛泽东、朱德等才从项英处得知1931年2月7日要在中央苏区召开第一次全国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他们希望“中准会”秘书长林育南早日赶到苏区,可直到1931年2月7日,仍无林育南的音讯。原来,林育南因前来苏区途中受阻被迫返回上海不久,就被国民党当局和公共租界巡捕逮捕,在1931年2月7日被国民党杀害。“一苏大”的筹备工作被迫停顿,只好再次延期。
选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1000个为什么》
韩广富 曹希岭 主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