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成就

作者:陈述    发布时间:2013-03-19   
分享到 :

中共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这次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总结党的十五大以来五年的工作,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取得的基本经验,对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团结奋斗。概括起来,中共十六大有如下重要贡献:

(一)把“三个代表”确立为中国共产党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新党章有如下新修改的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我们要牢牢把握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奋勇前进。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策,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全面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

中共十六大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全面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报告说:“十三年来的实践,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主要是: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三、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五、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六、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七、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八、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九、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十、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报告指出:“以上十条,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三)明确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二0一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国防、祖国统一、外交和我们党的自身建设等各方面的方针政策。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力争比二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2、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3、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4、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党的意志,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愿望,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对于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会认为,一定要紧紧抓住新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我们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建设和体制改革。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四)决定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大会强调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会议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充分反映了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集中体现了这些年来我们党自身建设积累的新经验,在充满风险和挑战的21世纪,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就必须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要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要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十六大对党的建设作了部署,必将掀开党的建设的新篇章。

(五)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实现了中央领导层整体性的新老交替

这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进入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标志着中央领导层顺利地实现了新老交替,也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发生了重要改变,即建国前参加革命的共产党员,职业革命家已经基本上退出了领导岗位。新老交替的完成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代表们一致认为,在我们国家各项事业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为党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许多同志,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以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高度负责的精神,为了推进党的领导层的新老交替,为了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永葆生机,从中央委员会退下来,表现了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高风亮节和远见卓识。在党的十六大顺利实现中央领导机构的新老交替,充分说明我们党更加成熟,这一重要成果必将载入党的光辉史册。它向世人昭告: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一定能够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在新世纪的征途上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陈述:《世纪盛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全国代表大会》,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