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北方地区的活动完全处于秘密状态,开展革命工作的难度很大。但经过李大钊等共产党人的艰辛开拓,在巩固发展党的队伍,组织工农民众运动,扩大国民革命联合战线,以及争取改造冯玉祥国民军等方面,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从1924年初开始,北方工人运动逐渐打破二七惨案后的消沉状态,得到恢复和发展。1924年下半年和1925年2月,唐山华新纱厂工人两次举行罢工,迫使资本家答应了工人提出的增加工资等要求。1925年2月,青岛四方机厂工人在邓恩铭等发动下举行罢工,向胶济铁路局提出承认工会权利等五项条件,最后取得胜利。北京工人的罢工斗争此起彼伏,仅1925年3月就有六起之多。
1925年2月,京汉铁路总工会恢复办公。在总工会的领导下,郑州各业工会陆续恢复和建立。8月,在王若飞等人领导下,郑州最大的工厂豫丰纱厂5000余工人因抗议资本家开除工运骨干、肆意污辱女工举行罢工,得到全国铁路总工会、京汉铁路总工会、河南各级国民党党部,以及开封、焦作、安阳等地人民的声援和支持,并且引发焦作煤矿、安阳六河煤矿、卫辉华兴纱厂、陇海铁路等厂矿工人的罢工斗争,掀起了以郑州为中心的河南全省工人运动的新商潮。
1925年九十月间,中共中央执委会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北方地区工作的重要性,决定加强党对北方国民革命运动的领导。会后改组北京区委兼北京地委,成立中共北方区执行委员会(简称北方区委),直属中共中央领导,李大钊任书记,陈乔年任组织部部长,赵世炎任宣传部部长(兼任北京地委书记)。北方区委领导范围包括北京、天津、直隶、山西、察哈尔、热河、绥远以及东北、西北一些地区。到1926年初,北方区委在北京、天津、唐山、乐亭、张家口、正定、大连、太原、保定以及北满等地组建了10多个地委和几十个特别支部和独立支部,拥有党员2000多人。同时还建立了共青团北方区委,萧三(萧子暲)任书记。
1925年10月,在中共北方区委书记李大钊的指导下,以王若飞为书记的中共豫陕区委成立,负责领导河南、陕西两省党的工作。1926年4月,中共豫陕区委在开封召开河南省农民代表大会,正式成立河南省农民协会,下辖4个县农民协会,32个区农民协会,200余个村农民协会,会员人数约27万,仅次于广东省,占全国农协会员总数的27.5 04。全省农民自卫军约10万人。信阳、许昌、荥阳、杞县、睢县、密县等县农民斗争的成果尤其显著。如杞县农民于三四月间在豫陕区委农运负责人萧人鹄等指导下,反抗特别捐,改组公款局,集合万人向县署示威,斗争取得部分胜利。
在中共北方区委领导下,北方其他各省的农民运动也逐渐展开。在山东,成立了农民运动委员会,印刷《山东农民》等宣传品;利用假期分派学生下乡调查农民状况,发动农民运动。到1926年5月,禹城、济宁等13个县建立了农民协会。在山西,临汾、定襄等13个县建立了农民协会,会员约有3万人。在直隶,1926年秋,由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回省的学员深入农村,在顺义、乐亭等县建立起农会组织;在获鹿、玉田等县,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斗争日渐兴起。热河、察哈尔、绥远的农民运动始于1925年下半年,至次年6月,相继建立了农民协会。1925年冬,陕西省渭南的赤水、华县一带也有了农协组织。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引起共产国际和苏联领导人的关注。经过加拉罕、鲍罗廷与冯玉祥的多次接触,苏联决定对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采取团结、争取的政策,“力求利用国民军的革命力量,由国民军造就一支确实能成为真正革命军的军队”。
根据加拉罕的建议和中共中央的指示,李大钊等人决定把团结、争取冯玉祥和国民军作为党在北方地区军事工作的重点。李大钊亲赴张家口会见冯玉祥,帮助国民军开展政治工作,沟通国民军与苏联的关系。1925年初,苏联政府先后派出两个军事顾问组共100多人,分别到驻张家口和开封的国民军中工作,还向国民军提供大量的军需物资。苏联军事顾问团帮助国民军建立起炮兵、步兵、骑兵、机枪学校,在张家口、丰镇、平地泉三个训练基地帮助训练国民军部队,并协助制定《国民军政治工作计划》。中国共产党也派出得力干部到国民军中开展政治工作,建立秘密党组织。1925年6月,刚从苏联回国的王若飞奉派到国民军第二军,帮助创办了以培养基层军事骨干为目的的北方联合军校。共产党人对国民军的帮助和支持,使其进一步倾向革命,有利于北方革命运动的开展。
在中共北方地区党、团组织有力推动下,北方革命运动迅速发展。其中,争取关税自主运动是影响很大的一场爱国运动。
“关税自主”,意指夺回由帝国主义势力把持下的中国关税税率决定权和海关行政管理权。争取关税自主,是争取国家独立、维护国家主权的一个重要方面。1925年10月26日,中、英、美、日、法等13国代表参加的关税特别会议在北京开幕。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增加附加税、裁废厘金和修订中国关税税则等问题。中共北方区委决定利用这一时机,领导群众开展大规模的斗争,以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争取实现关税自主。在北方区委的领导下,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北京学生联合会、反宗教大同盟、反帝大同盟等团体,不顾军警阻挠和镇压,连续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反对关税会议,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关税自主运动显示了北方地区人民反帝的决心,并成为北京反奉驱段运动的先导。
在开展关税自主运动,将广大群众发动起来之后,李大钊和北方区委根据共产国际、联共(布)提出的推翻奉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的要求,决定趁势发动推翻反动政权、建立国民政府的革命运动。为加强对这次运动的领导,北方区委成立了首都革命行动委员会,由赵世炎、陈乔年等五人组成,赵世炎任临时党团书记,负责筹备与组织工作。11月28日,行动委员会组织北京各界举行大规模示威活动,数万群众高呼“打倒军阀政府”的口号,拥至执政府门前。第二天,5万多群众齐集天安门继续召开国民革命示威运动大会,通过解除段祺瑞一切权力,由国民裁判;解散关税会议,宣布关税自主;组织国民政府临时委员会;惩办卖国贼等项提案,并通电全国。行动委员会试图发动武装起义,推翻段祺瑞政府的统治。但由于承诺支持群众革命行动的国民军将领改变态度等原因,运动最终失败。这次运动史称“首都革命”。
“首都革命”是党力图依靠人民群众进行城市暴动,推翻封建军阀统治,夺取政权而进行的一次尝试。由于敌人的强大,加之国民党右派的破坏和国民军的动摇,未能达到目的。但它显示了北方民众革命意识的觉醒,打击了段祺瑞反动政府。在“首都革命”影响下,上海、长沙、开封、南京、汉口等大、中城市,先后举行了要求推翻段祺瑞政府、建立国民政府的群众示威活动。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