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认定有五名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了遵义会议?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3-26   
分享到 :

论及出席遵义会议的中央政治局常委,首先要弄清遵义会议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组成人员,特别是遵义会议前最后一次中央全会——六届五中全会后的常委组成。中共六届一中全会即选出政治局委员和常委,但其后组成人员变动较大。至1931年1月10日,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的一次政治局会议决定:向忠发、周恩来、张国焘为常委,陈郁、卢福坦、徐锡根为候补常委。会后张国焘到鄂豫皖根据地,因向忠发叛变,周恩来要到中央苏区。该年9月,在陈绍禹赴苏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前,组成了由秦邦宪负总责,张闻天、康生、陈云、卢福坦、李竹声等六人组成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它因未经正常手续由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故称“临时中央”。据《张闻天传》所载,1931年9月,临时中央政治局先由秦邦宪、张闻天、康生、卢福坦、刘少奇、黄平、王云程等共九人组成,秦、张、康、卢任常委,至1932年3月,卢福坦出,陈云才进常委。

1933年初,以秦邦宪为首的临时中央局迁入中央苏区后,直接领导中央苏区的工作,并与中央苏区原来以周恩来(任书记)、项英、毛泽东、任弼时等人组成的苏区中央局合并,约在是年6月成立中共中央局,至中共六届五中全会成立书记处。现在一般学者无法看到六届五中全会记录或组织决议材料,而据透露的档案材料载,张闻天说过:六届五中全会前,博古曾将书记处名单电告共产国际,请示意见。共产国际将名单中的洛甫去掉,增加王明、张国焘。但后来因工作需要,博古还是让原先未列入名单的洛甫和陈云进入了书记处。中共七大《预选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候选名单简历表》中,周恩来、张闻天、博古均填写1934年五中全会任书记。这样,据考析,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后中央书记处书记(即常委),成员大致为:博古、周恩来、张闻天、陈云、王明、张国焘、项英。

出席遵义会议的书记处书记(又称作常委),有博古、周恩来、张闻天、陈云四人。其中前三人作为书记处书记(常委),分别担任党、政、军主要职务,在遵义会议上,又分别作主报告、副报告和“反报告”。他们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身份出席遵义会议,是很清楚的,也没有争议。有关陈云出席遵义会议时的身份是政治局常委(即书记),论者一般不大注意。《陈云同志伟大光辉一生》一文中说:陈云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补选为中央委员,9月被指定为临时中央成员;1932年3月任中共临时中央常委、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红军长征中,他先担任后卫军团五军团的中央代表,后改任中央纵队政委。进入遵义后,他任遵义警备司令部政委。这从《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中亦可得到印证。陈云出席遵义会议时的身份确实是政治局常委。

出席遵义会议的政治局常委,除博古、张闻天、周恩来、陈云四人外,会议结束后又增加了毛泽东。毛泽东出席会议时是政治局委员,会上他被补选为常委。这是遵义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

选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1000个为什么》

韩广富 曹希岭 主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