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出席遵义会议的身份为什么说法不一?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3-26   
分享到 :

有学者论证朱德出席遵义会议时的身份是政治局委员,提出两条证据:一是“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记录,写明朱德是政治局正式委员”;一是“陈云一九四一年写的《六大以后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及各届政治局委员名单》,其中把朱德列为政治局正式委员”。应当说,这是有相当说服力的。但仔细推敲,也有可斟酌之处。

关于第一个理由,1937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朱德为政治局委员,这能否肯定三年前1935年1月朱德出席遵义会议时就已经是政治局委员,实际上也就是证明四年前六届五中全会时,他即已成为政治局委员?据记载:在六届五中全会与六中全会之间,发生过中央政治局增补成员的情况,如:1936年1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根据张闻天提议,决定彭德怀、林育英到政治局工作。可见,如果1937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朱德是政治局正式委员,也可能是六届五中全会后某个时候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递进为政治局正式委员的,而未必一定是六届五中全会时已经成为政治局正式委员。长征中红一、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后,朱德曾随四方面军北上,张国焘曾另立中央,也组织政治局。朱德到达陕北后,他本来就是政治局成员,1937年出席政治局会议时,其政治局委员的身份得到确认,亦不无可能。至于第二点,即陈云所写的“名单”,是一份综合材料。虽然可以相信它是相当可靠的,但其中毕竟包含了一些陈云个人的回忆。当然,1982年12月28日陈云对《关于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若干情况的调查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批复中,仍回忆说,朱德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已被选为政治局委员。不过,他同时也把王稼祥列为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增选的政治局委员。

可是,《遵义会议文献》在收录陈云的批复中,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增选的政治局委员名单仍有朱德的名字,却将陈云批复中所列王稼祥的名字从增选的政治局正式委员中去掉了。对同一份回忆资料,为什么相信其中一个说法,而不相信其中另一个说法呢?可见,毕竟没有中共六届五中全会记录或组织决议等第一手资料,回忆和综合资料未必没有不尽准确之处。

另外,在朱德追悼会上的悼词和《朱德年谱》都说,1930年中共六届三中全会,朱德被补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六届五中全会时才成为中央委员。如果联系对照一下,刘少奇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时已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至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以至遵义会议)时,仍旧是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时被增补为中央委员,也只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至参加遵义会议时仍是这一身份);那么,朱德会不会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在由候补中央委员补为中央委员的同时,径选为政治局委员,而不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这都是研究中可以思考之处。

总之,我们固然未尝不可相信朱德出席遵义会议的身份是政治局委员之可能,但在未见有确凿证据之前,似乎尚难有把握对此下最后的断语。

选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1000个为什么》

韩广富 曹希岭 主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