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国际十月来信后党内矛盾的激化
共产国际办公大楼旧址
1930年10月《共产国际执委给中共中央关于立三路线问题的信》是11月中旬传到中国的。中央政治局接到信后,立即进行了传达讨论。随即又召开了政治局会议。12月9日和12月下旬连续发了《中央政治局关于召集中央紧急会议的决议》中央第96号通告,并发表了为反对和肃清立三路线告同志书。在上述决议中指出:自1930年6月至8月期间,由李立三主持的政治局的工作是犯了路线错误,这一错误主要由立三负责。同时又指出:六届三中全会对立三路线的斗争犯了调和主义的错误。中央政治局在中央第96号通告中,号召全党坚决执行国际路线,反对立三路线和调和主义,主张采取紧急办法产生新的政治决议,来代替三中全会的一切决议。
在共产国际十月来信的内容逐步传达后,党内许多同志知道了共产国际对立三路线和六届三中全会的看法有重大变化。因此,围绕着采取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些问后,党内意见产生严重分歧。
11月中旬,共产国际十月来信传到中国时,王明等人的态度就起了重大变化。王明一方面立即根据国际十月来信的精神,赶写和修改《两条路线》的小册子,同时以拥护国际路线,反对立三路线和六届三中全会的调和主义为名,进行了反对党中央的宗派活动。他们号召成立临时中央领导机关,并要求以所谓积极拥护和执行共产国际路线的干部,来改造和充实中央及各级领导机构。
另一方面,以何孟雄、林育南、李求实等为代表的苏准会 办事处、互济会总党团以及江苏省委的一部分干部也反对立三路线和三中全会。他们大都是较早起来反对立三路线,并受到错误打击的。代表他们观点的是何孟雄的11、12月给中央的意见书,林育南12月给中央政治局的信和次年1月上旬通过的苏准会办事处工作人员决议案。何孟雄的意见书,提出了召开紧急会议,改选中央领导机构等主张;苏准会的决议案提出:由国际代表直接召集类似“八七会议”性质的紧急会议或召开第七次党的代表大会,彻底改选中央机构。林育南的信建议:中央应有一个更郑重的决议,要明确指出中央6月11日关于《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案以后的路线是立三路线,要指出六届三中全会的错误,并修正三中全会的调和主义。信中还指出:立三路线不只是立三同志个人的错误,各省党部的错误程度较中央还厉害,必须彻底纠正这些锗误。信中建议召开党的七次代表大会。林育南等同志对于党内斗争的态度还是比较正确的,观点也是有见地的。
还有一部分人,是以罗章龙、徐锡根、王克全为首的全总党团、上海工联党团系统和江苏省委部分省、区委委员。他们于1931年1月初发表了《全总党团决议案》的行动纲领,提出“三中全会及其后的补充决议是立三主义的变本加厉”,“现在中央的领导完全破产,威信完全扫地,根本缺乏领导革命的能力与对于阶级的忠诚”,要求“立即停止中央政治局的职权,由国际代表领导组织临时中央机关,速即召集紧急会议”,肃清自中央到各级党部的小资产阶级领导。他们主张打倒一切,取而代之。他们利用各自的工作关系,以全总党团为阵地,自成系统,进行了频繁的宗派活动.
这样,在共产国际十月来信后,在米夫插手的情况下,党内矛盾进一步激化了。12月16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何孟雄同志问题的决议》,肯定了何孟雄的意见一般是正确的,取消了对他的错误的组织处分,并公布了他的意见书。12月中旬,中央政治局又作出了关于取消王明、博古、王稼样、何子述四人的处分决议,认为王明等人的观点是合乎共产国际路线的。这一处理提高了王明等人的政治身价。12月下旬,王明并担任江苏省委(1930年9月三中全会后,江苏省委改为江南省委,管辖江苏、上海、安微、浙江等地,但在习惯上大家仍称江苏省委——编者)书记,秦邦宪任团中央宣传部长,这样便为王明等人后来夺取党的领导权提供了条件。
(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资料》,中共党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