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故居和纪念馆(湖南篇)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8-12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分享到 :
杨开慧故居正门
杨开慧故居正门

杨开慧故居和纪念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开慧乡开慧村。

杨开慧(1901—1930),女,汉族,名霞,字云锦,著名学者杨昌济之女。1901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板仓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家庭。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年冬与毛泽东结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一直跟随毛泽东从事革命活动,主要负责党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开展农民运动、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学生运动。大革命失败后,杨开慧按照党的安排,带着孩子回到板仓开展地下斗争。在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边界的地下武装斗争,努力发展党的组织,坚持斗争整整3年。1930年10月24日,杨开慧被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部逮捕。同年11月14日,英勇就义于长沙市浏阳门外识字岭,年仅29岁。

故居是一座土砖木质结构的瓦房,始建于1795年,屋地坐西朝东,三面靠山。1901年11月,杨开慧在此诞生。革命烈士杨开明、杨展也诞生于此。1921年春至1927年8月,毛泽东曾三次来板仓,在此召开农民座谈会,进行农民运动的调查。1930年10月,杨开慧在此被捕。

1966年11月,成立杨开慧故居管理所,故居对外开放。1967年11月,当时在湖南主持工作的华国锋来板仓视察故居和陵园墓地。1982年3月,在维修杨开慧故居的过程中,在杨开慧生前住房壁缝中发现杨开慧手稿。1990年8月1日,在更换故居杨昌济先生住房后墙角砖壁时,在木挑砖缝中又发现杨开慧手稿一份。

2001年,长沙县人民政府对杨开慧故居的屋面、墙体及三合土坪进行维修,新建了储量20吨的消防水池。2007年,杨开慧纪念馆进行红色景区建设,对故居的屋面、木制门窗及排水、三合土坪进行维修。故居分上、中、下三栋和东西两厢,中有天井,屋地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平方米。共34间、粮仓2间。

为了纪念杨开慧烈士英勇就义80周年暨毛岸英烈士为国捐躯60周年,于2008年开始新建杨开慧纪念馆(杨开慧烈士生平业绩陈列室),2009年建成,2010年11月16日正式开馆。杨开慧烈士纪念馆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纪念馆分三层,一层为杨开慧烈士生平业绩陈列——《骄杨颂》:忠厚传家的好女儿、忠烈为民的好学生、忠贞爱情的好妻子、忠义教子的好母亲、忠诚革命的好党员;二层为杨昌济生平事迹展览——《欲载大木柱长天》,和毛岸英、毛岸青生平事迹展览——《骄杨之子》。三层为后续陈列布展区。

故居旁棉花坡口是革命烈士杨开慧墓地。烈士墓始建于1930年。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烈士英勇就义后,当地群众星夜将遗体运回板仓,安葬在故居上方棉花坡上。同年,毛泽东从江西寄来30块银元,以杨开慧三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的名义,在墓地立碑。1959年7月1日,开慧公社管委会代表全社人民群众,对杨开慧烈士墓进行了修整,并在墓地上方立花岗岩石碑一块,碑文为“光辉长照后人心”。

1962年,杨开慧烈士墓列入长沙市人民委员会文物保护单位。1969年4月10日,动工修建杨开慧烈士陵园。1969年9月10日,改迁了杨开慧烈士与母亲杨老夫人的墓地。杨开慧烈士与母亲杨老夫人的棺木同穴安葬于陵园上方,并在杨开慧烈士墓原地修建纪念亭。1977年10月31日,根据湖南省外事办公室的文件通知,杨开慧烈士陵园、故居为对外开放点。1990年9月—11月,在陵园中央塑建杨开慧烈士全身汉白玉像一尊,修建了以六十条弧形花岗岩框边、直径14米的圆形花坛及汉白玉浮雕花圈,加宽了成八字形的陵园进门石台阶,从花圈广场至墓地广场,按切麻石铺面共计1331.24平方米。1990年11月14日,在杨开慧陵园隆重召开了“纪念杨开慧牺牲六十周年暨杨开慧塑像揭幕典礼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万里、李瑞环、王震、宋任穷等为杨开慧烈士题词。1991年8月至11月,拆除了陵园原诗词墓碑和墓穴顶,并在原地重新修建了新的墓碑和墓穴顶。1992年4月,雕刻并建立杨开慧烈士墓地诗词碑。1995年10月27日,由湖南省政府拨款,对陵园杨开慧汉白玉塑像裂痕和纪念亭倾斜进行维修。2008年,毛岸青、邵华骨灰经中央批准迁入杨开慧烈士陵园。

杨开慧故居和烈士墓于1972年9月被湖南省革委会公布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开慧故居、烈士墓、生平事迹陈列室(纪念馆)于1983年10月再次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被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杨开慧手迹发现处
杨开慧手迹发现处
杨开慧纪念馆
杨开慧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