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厦门篇)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0-29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分享到 :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入口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入口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位于厦门市思明区厦港街道思明南路453号。

厦门破狱斗争,是中共福建省委经过周密筹划进行的一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革命行动。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白色恐怖统治,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革命活动进行残酷镇压。1930年3月,为纪念北京三一八惨案,中共厦门市委领导的厦门反帝大同盟举行纪念大会,国民党当局逮捕了近20名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关押在思明监狱内的“政治犯”增加到40余人,其中包括中共厦门市委书记刘端生和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陈柏生等。

中共福建省委为营救这些面临被杀害危险的同志,决定采取武装劫狱行动,并于当年3月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罗明、军委书记王海萍、组织部长谢景德、团省委书记王德、军委秘书陶铸组成的破狱委员会,领导破狱斗争。委员会下设特务队和接应队,特务队由陶铸指挥,负责武装袭击,打开牢门,救出同志,掩护撤退;接应队由谢景德领导,负责把冲出监狱的同志接到船上,转移到安全的落脚点。与此同时,狱中的同志也积极配合,成立了以刘端生为书记的临时党支部。破狱委员会经过一个多月的缜密侦察和周密准备,于1930年5月25日上午9时利用星期日监狱防备较松懈的机会,实施了劫狱计划。在陶铸领导下,武装队一部分人以探监为名骗开监狱铁门,打死了看守人员,用大铁钳剪断铁锁,放出关押的同志;另一队则以火力压制30多名警备队员。破狱行动仅十几分钟就胜利完成了预定计划。冲出监狱的40多位同志由接应队带领,乘坐两只木船到同安珩厝和彭厝暂时隐蔽、休整之后,秘密转移到闽西革命根据地。国民党警卫队及狱卒被打死6人,而我方无一人伤亡,破狱斗争取得重大胜利。这次震惊全国、影响海内外的破狱斗争后来被写成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小城春秋》,并搬上了银幕。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占地面积689平方米,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初为厦门海防同知署关押犯人之所。1912年,厦门设思明县时改为思明监狱。旧址现存牢房3座、监狱刑讯室和狱卒办公室等,均系砖木结构,双坡灰瓦顶平屋,四周围墙高3至4米。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于1982年3月被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厦门市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0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0月被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厦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9月被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牢房外景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牢房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