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时期邓小平探索社会主义的思想认识成果

作者:杨胜群    发布时间:2014-10-27    来源:党的文献
分享到 :

[摘要]1956至196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曲折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期。邓小平认同毛泽东提出的以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验教训为鉴戒,独立自主地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参与社会主义建设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大问题作了务实、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他提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应不拘一格;社会主义要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生产关系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阶段,哪种生产关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就选择哪种生产关系;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原则,要打破平均主义,让农民富起来;社会主义必须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制订经济建设的长远规划,要以解决人民群众吃穿用问题为中心;搞经济建设要按经济规律办事,要搞一套管理制度;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社会生活中个人选择的自由不应越来越小,而应越来越丰富;等等。这些重要的思想认识成果,为他后来领导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关键词 ]邓小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制度;认识成果

从 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到 1965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前,这十年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曲折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期。党虽然在指导思想上日益陷入“左”的错误,但一直是一边犯错误一边纠正,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仍取得了很多积极的成果,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参与社会主义建设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大问题作了务实、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为他后来领导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本文拟对此作一较为系统的梳理。

一、以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验教训为鉴戒,独立自主地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以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验教训为鉴戒,独立自主地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 1956年筹备和召开八大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获取的一个十分宝贵的思想认识。1955年下半年以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弊端逐步显露,促使中共领导人对苏联经验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1956年 2月,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一方面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震动和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又揭开了斯大林的盖子,为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破除对苏联和苏联经验的迷信,寻求适合本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提供了思想条件。在中国共产党内,一时间形成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探讨问题的风气。

邓小平在新中国成立后,曾在“问题至为复杂”的大西南主政两年十个月,调中央工作后又长期分管经济部门和文教部门的工作,非常了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面临的实际情况。在参与筹备召开八大的过程中,他参加了毛泽东组织的听取经济部门汇报等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他不仅在 1956年上半年同朱德等赴莫斯科出席苏共二十大,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弊端有切身的感受;而且又在下半年同刘少奇等再赴莫斯科协助苏共中央处理波匈事件,对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照搬苏联经验带来的恶果有切身的感受。这些,使他对借鉴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教训,总结中国自己的经验,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了更清醒和坚定的认识。1956年 11月 17日,也就是在中共八大闭幕后不久,他在会见国际青年代表团时指出,革命和建设都不能照搬别国经验和模式。并且指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邓小平会见国际青年代表团的谈话记录,1956年11月17日。)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符合中国实际和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此在邓小平的思想上扎下了根。

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应不拘一格

1956年苏共二十大特别是波匈事件,暴露出社会主义的“丑陋”,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严重冲击,也对人们已有的社会主义观造成严重冲击。在中国,波匈事件的发生是不是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行不通?成为人们思想上最大的疑惑。1957年 1月 12日,邓小平应邀到清华大学为师生作报告,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对此作出解答。他说:“制度好不好决定于是否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应当说,我们现在的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是适合的,是好的。”他对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作了辩证的、实事求是的分析,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还不是完善的”,还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基本制度”要通过恰当的“具体制度”和方法去实现。关于社会主义具体制度,他主张不拘一格。他说:“只要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发挥工人阶级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够监督和防止领导上的官僚主义,什么制度合适,就采取什么制度。”怎么样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发展社会主义具体制度呢?他指出:“重要的是应当对那些正确的要坚持,对那些错误的要纠正,不完善的要补足。”(邓小平在清华大学的讲演记录,1957年 1月 12日。)

这是在中国刚刚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邓小平对中国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问题的基本思考,成为他的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改革观的基本观点。“正确的要坚持”,“错误的要纠正”,“不完善的要补足”,后来则成为体现他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名言。

三、社会主义要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生产关系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阶段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 1958年开始兴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邓小平是少有的坚持运用这一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者之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铺开后,以高指标、浮夸风、瞎指挥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的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左”的错误的症结之一,就是超越生产力发展的阶段,主观随意地拔高人民公社的所有制形式。被认为是人民公社样板的河北省徐水县,最早宣布实行全民所有制。1958年10月,邓小平在徐水县视察时提出,生产关系不要搞得太纯,“除了全民所有制外”,还要允许“小集体”。接着他在云南视察时明确批评:“现在不能肯定徐水是成功的”,徐水县搞清一色全民所有制“那个办法行不通”,要照顾“个人、集体、全民的关系”。(邓小平在听取中共云南省委负责人汇报时的谈话记录,1958年 10月 25日。)11月上旬,毛泽东在郑州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纠正浮夸风、“共产风”和基层干部工作方法上的错误,并涉及到纠正混淆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两种界限的错误思想。邓小平就“什么是建成社会主义”问题发言指出,“实现全民所有制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总要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生产水平”。“人民公社还不是共产主义的,连社会主义还没有建成,怎么就是共产主义呢?”( 中共中央工作会议记录,1958年 11月 7日。)他批评一些地方宣布实现全民所有制言过其实,因为他们的生产力水平还很低。

由于连续两年大面积自然灾害和 1959年庐山会议后继续“大跃进”的影响,到 1960

年冬全国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决定从 1961年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7月,邓小平赴东北调查,实际情况更使他感到调整要从党员干部的思想根源上解决问题,明确提出要纠正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的错误。他在听取哈尔滨市工作汇报时指出:“我们就是超越了阶段”,“我们在社会主义阶段只能搞这样高的”。并说“今后主要讲社会主义好了”,“一切都要按社会主义原则办事,不要再照顾原来说过的话”。(邓小平在听取哈尔滨市委负责人汇报工作时的谈话,1961年 7月 22日。)

四、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哪种生产关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就选择哪种生产关系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最深刻的教训之一是割裂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片面地从生产关系上理解社会主义原则,陷入“唯生产关系论”,在生产关系上折腾来折腾去。1961年进入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以后,邓小平和陈云等开始深入思考从生产关系上调整农村政策的问题。1962年 3月底,邓小平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谈到如何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时说:“原则是哪种办法见效快就用哪种办法,不要拘泥于形式”,“不要担心个人多了,集体少了,无非是百分之十几,这里出点富裕农民也不怕”。 (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记录,1962年 3月 29日。)

七千人大会后,一些地方农村摸索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搞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引起争议。1962年 7月,邓小平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指出:“不管是黄猫黑猫,在过渡时期,哪一种方法有利于恢复,就用哪一种方法。”( 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记录,1962年 7月 2日。)这就是后来有人概括的“猫论”。之后,他又将“猫论”进一步展开,指出:“农业本身的问题,现在看来,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生产关系的“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要承认多种多样的形式”。(《邓小平文选》第 1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 323—324页。) 他的这一思想主张,使当时党内探讨农业生产关系变革的思想和气氛更加活跃。

邓小平和党的其他一些领导人这一时期提出的变革农业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思想主张,虽然在不久后召开的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和八届十中全会上被否定;但是,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成果,影响是非常深远的。邓小平上述思想观点,特别是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标准变革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生产关系要多种多样的思想,成为十多年后中国改革的思想源头。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可以说是直接继承了邓小平当年调整和变革农村生产关系的具体思路。

五、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原则,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区别;要打破平均主义,让农民富起来

人民公社实行穷过渡,在所有制上拔高为全民所有制,在分配制度上也实行接近按需分配的生活资料供给制,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1958年 11月,人民公社化运动刚铺开不久,邓小平在贵州考察时就对此表示怀疑,他说“还得有差别,还得有按劳取酬”。到 1961年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开始后,邓小平南下调查进一步认识到调整不只是降低钢铁指标等,还要从人民公社体制上进行调整。3月,他在四川成都考察人民公社时指出: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只简单靠政治挂帅”,“没有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还是不行的”,并且分析说:没有按劳分配,就不能各尽所能,就调动不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邓小平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的讲话记录,1961年 3月 29日。)这时,打破平均主义最主要的是要限制供给制的比例直至取消供给制。邓小平南下调查后,又于 4月份和彭真到北京郊区农村作调查。5月 10日,他和彭真给中央提交的《关于北京郊区农村调查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供给制办法“带有平均主义性质,害处很多”,废除供给制“可以大大提高劳动分值,更好地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更好地调动社会的生产积极性”。(《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论调查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年版,第 206页。)

打破平均主义,即意味着收入分配上出现差别,而这正是传统社会主义观念所不允许的。邓小平不仅认为应当有这种差别,而且提出了“让农民富起来”的政策思想。1961年 1月 5日,他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听取刚从西藏考察回来的中央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杨静仁的汇报。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政策要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户富起来”,“让农民家里有存粮,牛羊多点,修点房子”。并且说:“农民富要放在一家一家上,不要放在一团一团上。”(《西藏工作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年版,第 243—244页。)

在当时的情况下,邓小平明确提出“政策要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户一家家富起来,是非常可贵的,这实际上是他关于农村政策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十多年后,他领导和推动农村改革,初衷还是为了让农民富起来,农村改革的政策还是从“富农”开始的。

六、社会主义必须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是资本主义的

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后,农村生产成了自给性生产模式,物资大都实行统一调拨,商品交换和资本流通在很多地区基本上被取消。这不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活力,而且极大地限制了工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邓小平是这个问题比较早的发现者之一。1958年 10月,他在云南视察时指出,农业生产“总是要有交换的”,“要千方百计使交换的东西增多”。(邓小平在听取中共云南省委负责人汇报时的谈话记录,1958年 10月 25日。)不久,在 11月上旬召开的郑州中央工作会议上,他主持修改《十五年社会主义建设纲要四十条(一九五八至一九七二)》时,特别重新改写了原第三十六条的内容,提出“人民公社应当根据必要的社会分工发展生产,既要增加自给性产品,又必须增加用以交换的产品”。在讨论这一修改时,毛泽东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扩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系列意见。12月 9日,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在武昌召开,邓小平在讲话中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明确指出:“我国目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我国目前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在国家经济领导下进行的,不是资本主义的。”(邓小平在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1958年12月9日。)在这里,邓小平不仅指出了发展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现实必要性,而且初步揭示了社会主义时期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性质。

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进入新时期之后,我国改革开放最早最大的突破就是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正是从这一突破开始,最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当年毛泽东、邓小平等提出的扩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思想主张,无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源头。

七、制订经济建设的长远规划,要以解决人民群众吃穿用问题为中心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大跃进”搞“以钢为纲”,犯了与苏联重视重工业、忽视人民生活的同样的错误。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在指导思想上的重要变化,就是把发展生产与改善人民生活的关系摆正了。邓小平这方面的思想认识尤为明确。1961年 3月,他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说:“革命胜利后搞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要保证几亿人口的吃、穿、用。”(邓小平在中南局、华北局小组会上的讲话记录,1961年 3月 19日。)到下半年,经济调整取得初步成效,国家计委即研究制订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后两年补充计划和1963—1969的七年规划。邓小平要求后两年补充计划要搞“过关”的指标。“过关”的指标不是以前那样的高指标,而是解决人民群众吃、穿、用问题的指标。同时,他指出:制订七年规划,要真正按照农、轻、重为序来安排,以基本解决人民群众吃穿问题及日用品问题为中心来规划各方面。(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记录,1961年 10月 24日。)他还说:“总的规划原则核心是解决吃穿用,部分解决住,兼顾国防,围绕这些计算钢、煤生产多少。”(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记录,1961年 11月 21日。)这里,他把吃穿用与钢的位置调了一个个,是要使正在制订的规划真正成为以解决人民群众吃穿用问题为中心的规划,这同以前的“以钢为纲”的“大跃进”计划相比,出发点和立足点都不一样了。

由于经济调整的任务重,发展情况不明朗,七年规划的制订被搁置下来。到 1962年,国民经济趋向好转,计划编制工作也回归常规。国家计委考虑例行地编制国民经济发展第三个五年计划,并根据邓小平的意见,提出按照“首先解决吃穿用的原则”来安排国民经济。因此,三五计划被称作“吃穿用计划”。尽管后来由于形势发生变化,大家对制订三五计划的指导思想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但以农业为基础和重视解决人民吃穿用问题的基本思想理念并没有改变,并且对实际工作还在产生重要影响。

以解决人民群众吃穿用问题为中心制订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不仅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而且符合中国基本国情。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人民群众的吃穿用问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新时期,邓小平设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目标,第一步就是解决温饱问题,让老百姓吃饱穿暖;第二步实现小康,主要还是要让老百姓吃穿用更好一些,而且还要住得更好一些,生活环境更好一些,等等。

八、搞经济建设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既要有雄心壮志,又要实事求是;不要搞违反群众意愿的“大呼隆”群众运动

八大以后,邓小平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一样,希望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把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邓小平把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比作“给自己出难题”,因此在“大跃进”之初,也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但他深知加快经济发展速度需要条件,不能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出难题要“不是空想的,是合乎实际的”,“要有雄图,心是热的”,“但也要实事求是地考虑问题。心要热,头要冷”。(邓小平在成都中央工作会议上的发言记录,1958年 3月 25日。)当“大跃进”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严重后果日益暴露后,他便表现出异常的冷静并义无反顾地倾力于配合毛泽东纠“左”。

这一时期,邓小平领导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能快则快,不能快的就不让快。我国的石油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而石油工业对于国家工业化建设又特别重要。邓小平分管石油工业,在对石油工业的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提出石油工业“应该有这个雄心壮志超越国际先进水平,世界先进水平也不是高不可攀的”。(《邓小平同志与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回忆邓小平》(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年版,第432页。)在他的领导和决策下,石油工业战线选准突破口,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发现和建成了新中国的第一个特大油田——大庆油田,使我国石油工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而在同一时期,铁道部向国务院提交报告,提出现有铁路三万公里,第二个五年计划要新修建二万公里,在十年内修建十八万公里新线。这样的速度是明显脱离实际的。邓小平在审定报告时,将这一提法修改为“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内新建线路能否由原定的一万五千公里增加到二万公里的修建计划,以及能否在十五年内修建十八万公里,须由国家计委在综合研究之后,加以审定”。

在当时的条件下经济发展速度适当加快不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可以看到,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仍坚持了经济发展能快则快的思想主张,总是强调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大跃进”运动中,高指标往往伴随着一哄而起的“大呼隆”的群众运动,既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又伤害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教训太深刻了。1961年底进入调整时期以后,邓小平明确指出,经济建设不能搞违反群众意愿和群众路线的“大呼隆”群众运动。他说,经济建设“要扎扎实实,因地制宜,不要搞大呼隆”。他还对群众运动与群众路线作了辩证的分析,指出“群众运动是群众路线的一种形式,不能天天、事事搞运动”,“过去几年讲大兵团作战,我看不是群众路线。‘大呼隆’违反群众意志,群众是勉强、被迫接受的,只是形式热闹”,“有些群众运动往往不合乎群众路线,违反了群众路线”。(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记录,1961年 12月 11日。)

九、经济建设要搞一套管理制度,农业有农业的“宪法”,工业有工业的 “宪法”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建设更多地是学苏联的经验,尤其在工业企业管理方面照搬了苏联的一些办法。转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以后,开始摸索建立自己的制度体系,邓小平是积极强调和推动制度建设的领导人之一。1957年,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他提出社会主义工业企业要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和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在“大跃进”运动中,工业企业的生产责任制和经济核算等制度废弛,普遍管理混乱,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大幅降低。邓小平中肯地指出:“根本的是我们这个国家没有制度和纪律了。”(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记录,1960年 12月 22日。)这年上半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即“农业十二条”),对于明确政策、加强人民公社的管理起到了明显的作用。邓小平提出,工业也要搞一个类似“农业十二条”的“宪法式”的文件。毛泽东亲自主持制订《农村人民公社条例》(即“农业六十条”)后,邓小平又指出,农业方面搞了“六十条”,“工业方面也要拿出若干条”。后来,他主持制订了《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即“工业七十条”)。这个条例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大跃进”运动以来企业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企业管理的一系列正确的指导原则和具体规定,成为当时克乱求治、整顿工业企业的一个指导性文件,也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关于企业管理的章程。在此后很长一个时期内,这个文件对加强企业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称为“工业宪法”。

在主持制订“工业七十条”的同时,邓小平还主持制订了“商业四十条”、“手工业三十五条”、“高教六十条”、“科研十四条”等一批工业、文教、科技方面的条例。这批条例,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重要的制度建设成果,在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建设中产生了积极作用。邓小平把这些条例称为各行各业的“宪法”,突出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后来直至新的历史时期加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十、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社会生活中个人选择的自由,不应越来越小,而应越来越丰富

社会主义社会要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所揭示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生产关系上搞“清一色”的同时,在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上也搞一律化,完全忽视、抹煞人民群众生活中个人选择的自由。邓小平在“大跃进”刚兴起不久,就对此表示怀疑。1958年 10月,他从东北考察回来后,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说:“现在人们有啥吃啥,穿衣也简单。统统清一色好不好?”(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记录,1958年 10月 6日。)不久他去西南考察,在同贵州省委负责人谈话中又说:“公社吃住等一律化,共产主义是越搞越简单,还是越搞越复杂?”(邓小平在贵州考察工作时的谈话记录,1958年11月2日至5日。)从西南回来后,他在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人民公社还不能搞纯全民所有制的同时,还明确指出:“集体生活中的个人选择自由,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邓小平《〈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的说明》,1958年 12月 9日。)对这个观点,邓小平虽然没有展开论述,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能这样谈到已是不容易的。

十一、党的领导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原则

邓小平参加了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违背群众路线和集体领导的原则搞个人崇拜给苏联共产党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造成的危害,感受很深。他在中共八大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时,联系斯大林和苏共的教训指出:“只有联系群众的集体领导,才符合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才便于尽量减少犯错误的机会。”(《邓小平文选》第 1卷,第 229页。)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从1957年毛泽东批评反冒进开始,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陷入不正常,“一言堂”、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的风气日盛。正是由于这样,才使得“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的错误迅速蔓延开来。1960年 3月,邓小平在天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上的讲话中,有针对性地谈到坚持集体领导原则的问题。他说:“我们党是集体领导,毛泽东同志是这个集体领导的代表人”,“他的地位和作用同一般的集体领导成员是不同的。但是,切不可因此把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分开,应该把毛泽东同志看作是党的集体领导中的一个成员,把他在我们党里头的作用说得合乎实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会议记录,1960年3月25日。) 在当时的情况下,邓小平这样强调党中央集体领导,提出要合乎实际地评价毛泽东在党中央领导集体中的作用,是需要胆识和勇气的。这实际上触及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上存在的严重问题。正是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再加上一些别的原因,后来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不断受到削弱以致破坏,个人崇拜盛行,形而上学猖獗,导致“左”的错误愈演愈烈,最终酿成“文化大革命”的巨大灾难。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邓小平正是从努力恢复党的集体领导和坚持民主集中制等优良传统入手,全面拨乱反正,使党的指导思想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