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方针的确立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2-03   
分享到 :

解放战争进行一年后,战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变化。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已由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人减少到373万人,其中正规军由200万人减少到150万人。由于重兵深陷在山东、陕北战场,国民党军队在这两个战场之间的鲁西南、豫皖苏直至大别山区的兵力十分空虚,形成两头强、中间弱的哑铃状布局。同国民党方面的情况相反,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由127万人增加到195万人,其中野战军由61万人发展到100万人以上。解放军在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之后,又挫败其对山东、陕北的重点进攻,并在晋冀鲁豫、晋察冀、东北等战场转入局部反攻。

但是,在战争第二年开始的时候,人民解放军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由于战争深入解放区腹地,许多地方的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解放军的人力、物力补充遇到很大的困难。与国民党军队相比,在数量和装备上仍处于劣势。国民党统治集团决心采取更加残暴的手段,镇压爱国民主运动,搜刮人力、物力、财力,继续向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力求迅速结束这两个地区的战事,再转用兵力于其他战场。

为了打乱国民党的战略部署,1947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开始考虑晋冀鲁豫野战军向中原出动、转至外线作战的问题。5月至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根据整个战局的发展情况,针对蒋介石关于将战争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战略企图,以及国民党军队在南线的战略布局,先后作出了三支野战军采取中央突破战术,转入战略进攻的新的部署。这就是: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四个纵队(刘邓大军),于6月底自豫北地区强渡黄河,先在鲁西南寻歼敌军,然后逐步向豫皖苏地区和大别山地区进击,在长江以北的鄂豫皖边地区实施战略展开。陈赓、谢富治统一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第三十八军和新组成的第九纵队(陈谢大军),自晋南强渡黄河出豫西,在豫陕鄂边地区实施战略展开,策应西北野战军击破胡宗南集团,同时协助刘邓大军经略中原。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六个纵队及特纵组成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陈粟大军),并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一纵队,在豫皖苏边地区实施战略展开,配合刘邓大军南进。三路大军的任务是挺进中原,成“品”字形阵势展开,创建新的中原解放区,调动敌人主力回援,以策应内线作战。同时,中共中央还决定:以华东野战军四个纵队组成东线兵团,由许世友、谭震林指挥,西北野战军由彭德怀指挥,分别在两翼,即山东和陕北战场钳制敌人,以策应三支南进大军中央突破的行动,并准备在敌主力回援中原地区后,逐批歼灭这两个战场的剩余敌军,收复失地,扩大解放区。这样,在南线就逐步形成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内外线密切配合”的战略进攻态势。

在北线,中央军委决定以东北民主联军、晋察冀军区和晋冀鲁豫军区的部队,继续在内线歼敌,收复失地,扩大解放区,策应外线作战,并为最后全歼内线敌人创造条件。

1947年7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陕北靖边县小河村召开扩大会议。会议依据一年来的战况和各战场的形势,着重讨论了战略进攻的部署和解放区土地改革、财政金融工作等问题。在会上,毛泽东提出计划用五年时间(从1946年7月算起)解决同蒋介石斗争的问题,同时指出:“现在不公开讲出来,还是要准备长期斗争,五年到十年甚至十五年。”

中共中央的战略意图是:不等完全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和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超过敌军,就“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调动敌人回援后方,迫使敌人转入战略防御,改变敌我攻防形势,将中国革命推向新高潮。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