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会议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2-25   
分享到 :

1947年7月7日,中共中央在抗日战争10周年的纪念口号中,向全国人民公开宣布了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蒋介石进犯军,反对蒋介石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以及没收官僚资本、实行土地制度改革、保护民族工商业等项主张。9月,提出了“全国大反攻、打倒蒋介石”的口号。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宣布了人民解放军的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八项基本政策,其中包括: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发展民族工商业;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各少数民族有平等自治权利;废除一切卖国条约,同外国订立平等互惠的通商友好条约,等等,从而给全国人民指明了彻底解放全中国的总目标。10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指示,要求彻底揭露美蒋组织的以中间派别面目出现“和平阴谋”,做好争取和团结各民主党派的工作。指示还强调:“必须彻底宣传新民主主义的思想和政纲,反对一切不彻底的资产阶级妥协思想和改良主义政纲。只有动员全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站在我解放军双十宣言的主张上,并彻底实行之,才能真正摧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和消除帝国主义的侵略。”

为了全面制定党的行动纲领,准备夺取全国胜利,12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扩大会议,即十二月会议。会议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主持,参加会议的有能够到会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陕甘宁边区和晋绥边区的主要负责人,以及中央几个部、局的负责人。会议举行之前,召开了18天的预备会议。与会人员分为政治、军事、土地小组,对有关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酝酿和讨论。

会议主要讨论并通过了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书面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深刻地分析国际国内形势,阐明了彻底打败蒋介石、夺取全国胜利的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方针和政策。

在军事方面,毛泽东总结人民革命战争特别是18个月以来解放战争的经验,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十大军事原则,阐明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它的核心是打歼灭战,不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它是建立在人民战争基础之上的,因而是任何反人民的军队不能利用也无法对付的。十大军事原则的提出,使人民解放军的作战指导思想更加系统化、理论化,更能适应转入战略进攻后的作战需要。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时期的重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的杰出贡献。

在经济方面,毛泽东明确宣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并且详细地阐明了实现这三大经济纲领的一系列具体政策。

毛泽东进一步阐明了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提出了“依靠贫农,巩固地联合中农,消灭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的封建的和半封建的剥削制度”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毛泽东对中国官僚资本的发生、发展以及它的性质和特点,作了精辟的分析。他指出:“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个垄断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就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因此,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之一。报告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是对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一个重要发展。

毛泽东深刻地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地位和它们在性质上的区别,指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革命胜利后的一个长时期内,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还必须允许它们存在,并且按照国民经济的分工,使它们中一切有益于国民经济的部分有一个发展。因此,中国共产党对于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经营的工商业,必须坚决地毫不犹豫地给以保护。

毛泽东还阐述了新中国的经济构成和党对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指出:“新中国的经济构成是:(1)国营经济,这是领导的成分;(2)由个体逐步地向着集体方向发展的农业经济;(3)独立小工商业者的经济和小的、中等的私人资本经济。这些,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全部国民经济。而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必须紧紧地追随着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这个总目标。”

在政治方面,毛泽东在报告中重申《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提出的党的最基本的政治纲领,即:“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并指出,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的这个报告,是中国共产党在打倒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整个时期内,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纲领性文件。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十二月会议还讨论了解放区在土改和整党中出现的“左”的偏向及其纠正的办法。会议总结在不同形势下“左”右倾错误产生的历史根源,指出反对党内“左”的和右的倾向,应依照具体情况决定方针。在目前革命胜利发展的形势下,“左”倾已成为主要问题。会议研究制定了纠正土地改革和群众运动中“左”的偏向的几项具体政策。这些政策,后来毛泽东在他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一系列指示和所作的讲演报告中作了详细的阐述。

为了保证党的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毛泽东反复告诫全党:“必须紧紧地掌握党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如果忘记了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就将是一个盲目的、不完全的、不清醒的革命者,在执行具体的工作路线和政策时,就会迷失方向,贻误工作。

十二月会议是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毛泽东在会议的结论中指出,这次会议是一次很成功的会;20年来未解决的革命力量在斗争中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局面开展,胜利可期;在胜利发展的形势下,我们的工作虽然还有严重的缺点,困难还很多,但都是可以解决的。这次会议所制定的政治、经济纲领,比《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中提出的纲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不久,毛泽东的这个报告公开发表,在国内外产生很大的影响。国民党统治区各阶层中的积极分子和进步人士,通过多种途径阅读、传播这个报告。人们从这个报告中更加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认清了革命胜利发展的前途,更加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