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攻占锦州的方针确立后才使辽沈战役真正形成具有战略决战性质的大歼灭战?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4-08   
分享到 :

    早在1948年2月,毛泽东就向东北人民解放军提出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设想,在随后的日子里,他又一再强调实行这一方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948年九十月间,毛泽东提出了《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对战役作了具体部署。随即,从9月12日到11月2日,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进行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辽沈战役的第一个目标是攻克东北门户锦州,这是毛泽东在整个战役进行前即定下的高瞻远瞩的一着。4月,他就指示东北野战军“不应当强调南下作战之困难,以免你们自己及干部在精神上处于被动地位”。7月,他又指出应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9月,他再提出:“置长沈两敌于不顾,专顾锦榆唐一头”,“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并要求东北野战军领导人必须确立攻占锦、榆、唐三点并全部控制该线的决心和打空前规模的大歼灭战的决心。

  为什么放着长春孤敌先不打,而要舍近求远呢?毛泽东预见到,如从局部看,长春孤城被解放军久困,是东北国民党军的弱点,东北野战军攻占长春,或可为继续进攻提供后方和保障。但现时敌军的战略并不尽然是为守长春而守长春,而是企图以此孤城来牵制东北野战军,掩护沈阳、锦州地区的国民党军争取撤退的准备时间。东北野战军把攻击方向指向长春,则正中敌人下怀,即使攻克,沈阳和锦州之敌也会迅速沿北宁线往关内撤退,影响全国解放战争的全盘计划。因此,毛泽东的眼光始终落在北宁线通向关内的咽喉——锦州。

    锦州是联结东北和华北的一个战略要点,是东北国民党军通向关内的大门,如能把这扇大门关上,东北国民党军便成“瓮中之鳖”,整个东北战场将形成“关门打狗”的有利形势。而且锦州至山海关线各点的国民党军孤立分散,攻歼取胜较有把握。再者,我军如能及时在北宁线上打响战斗,长春、沈阳的守敌必会出兵增援,这就有利于我军在沿线伏击打援,歼灭更多的敌人。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一切的关键是争取在一星期内外攻克锦州”,“即使一切其他目的都未达到,只要攻克了锦州,你们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于是,东北野战军根据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提出的战役方针和具体敌情,决定以第三、第四、第七、第八、第九和第十一等六个纵队另加四个独立师,集中对付锦州范汉杰集团,分别包围、歼灭义县和北宁线锦州至昌黎段各个孤立据点之敌,相机攻取两锦(锦州、锦西)、山海关或承德;另以第一、第二和第十等三个纵队(欠一个师)置于沈阳以西地区,以第五和第六两个纵队置于沈阳以北地区,共同对付沈阳卫立煌集团,并阻止长春敌人突围。还以第十二纵队和六个独立师继续围困长春之敌,并阻止其南逃。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按预定计划打响了。10月9日,东北野战军到达锦州城外,并对其外围阵地实施攻击。第二天,敌人也开始了援锦和作战行动。形势十分紧张。毛泽东及时指示东北野战军:“你们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地攻克该城。”东北野战军遵循毛泽东的指示,在14日11时,对锦州发起总攻,经过31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全歼守敌,解放了锦州,并俘获敌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和第六兵团司令卢浚泉等。

    实践证明,攻占锦州方针的确立和实施,为辽沈战役真正形成具有战略决战性质的大歼灭战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