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柳亚子为什么会赋“牢骚诗”?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6-10   
分享到 :

    “牢骚诗”的来源,确是有一个史实背景。当时担任毛泽东秘书的田家英对此事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

     田家英说,柳亚子先生曾提出在解放江南以后,他想回到江南某省任职。但那时中央诚意地挽留他在北京工作。当时中央与地方的政权尚未确定,江南、西北、西南诸地尚待解放,那些地区当权人士的政治态度尚未明了,所以党中央对中央及地方的人事安排,还不可能有一个全面的考虑。而且当时的首要议程还是部署渡江作战与对南京李宗仁政权的和谈问题。因此,中央当时对柳亚子的工作愿望自然难于表示肯定的态度。加上沿海地方职务,工作特别艰难繁重,柳老年龄与身体状况能否适应。中央要柳老留在北京是较妥当的安排。

    柳亚子诗的言辞比较激动,全诗为“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欢。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柳亚子诗的末联才是牢骚的关键:“等到解放江南之后,我还是回到家乡去做一名隐士!”。

    毛泽东的答诗,前四句是“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这是从毛柳之间的旧谊新情入手,文辞恳切,情意动人。第三联“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更是以标准的诗人对诗人的方式,向对方做了一点略含幽默的坦诚劝慰,语言精妙。柳先生得此诗后,纵然还有气,也就难于大发了。末联“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才是答诗的点睛之笔,“还是留在北京吧,在这里观鱼比在富春江畔的子陵台上要好看的多!”

    田家英是去颐和园专送毛主席诗的当事人,也是在毛柳之间历次传书送信、诗文往来的专使。他的话应当是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