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实现印度支那停火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3-21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分享到 :

1954年4月26日,日内瓦会议开幕。会议首先讨论朝鲜问题,共有19个国家参加,历时51天。为寻求巩固朝鲜半岛和平与和平解决朝鲜统一问题的办法,中国代表团作了不懈的努力,特别是周恩来所体现的协商精神与寻求和解的宽阔胸襟,给与会各国代表留下深刻印象。但由于美国不打算解决任何问题,直至6月15日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结束,会议未能达成任何协议。

5月8日,会议开始讨论印度支那问题。这正好是越南人民军取得奠边府大捷的第二天。参加会议的有五大国和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六方。讨论进行了一个多月,未能取得任何进展。各方争执的关键问题是:第一,越南停战后如何为法、越双方部队划分集结区。法方主张划在北纬18度线,越方主张划在16度线,相距甚远。第二,如何对待老挝和柬埔寨。越南提出,老、柬两国的问题应作为整个印支问题的一部分加以考虑,必须按同样的方式在印支三国实现停战;法方提出,老、柬问题应该与越南问题分开处理,不承认老、柬存在当地的抵抗力量,认为那里只有越南撤军问题。

面对这两个棘手问题,周恩来认为,争取进一步缓和紧张局势,需要造成一个国际统一战线,联合法国,联合英国,联合东南亚国家,联合印度支那成员国,达成印度支那的和平,来孤立美国,主要是孤立美国主战派。按照这样的思路,经征得越方同意,中国代表团积极开展活动。为解决越、老、柬三国之间的问题,中国代表团主动与柬、老两国政府代表接触,使他们了解中国不仅支持越南的抗法斗争和统一,也同样支持柬、老两国的独立和统一,赞同它们奉行和平中立政策。6月16日,周恩来综合各方意见提出解决老、柬问题的新方案,主张从老、柬撤出包括越南志愿人员在内的一切外国军队,同时老、柬两国以民主方法解决内部问题,从而推动有关各方朝解决问题的方向迈出重要一步。17日,法国主战派政府垮台,主和派孟戴斯弗朗斯就任新总理兼外长,即将亲自到日内瓦谈判。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中国代表团立即与各方磋商,以促进共识。19日,与会国家终于就如何解决老挝和柬埔寨的停战问题达成了一些协议。20日,日内瓦会议暂时休会。

休会期间,为促成法、越之间达成协议,周恩来进行了紧张的穿梭外交。6月23日,周恩来专程到瑞士首都伯尔尼会晤孟戴斯弗朗斯,与他坦率地交换了意见。最后,孟戴斯弗朗斯表示,只要印度支那停战,法国一定要跟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友好。7月3日至5日,周恩来返回国内,在广西柳州与胡志明等越南领导人举行会谈。周恩来详细介绍了日内瓦会议上的谈判情况和最近的国际形势,并着重分析了和与战两种选择的利弊得失。会谈快结束时,胡志明做了结论。他说:“现在越南是站在十字路口,可能和,也可能战。主要方向是争取和,准备战,工作的复杂性在于得准备两套。”6日,周恩来返回北京,当晚向毛泽东、刘少奇等汇报了日内瓦会议进展的情况。第二天,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肯定了过去两个多月中国代表团的工作,指出方针是正确的,活动是有成绩的。他说:“在日内瓦,我们抓住了和平这个口号”;“我们要跟一切愿意和平的人合作,来孤立那些好战分子,就是孤立美国当局,主要还是那里头急于要打仗的那一派”;“继续执行这个方针,并且在有些具体问题上抓紧一点,估计可以达成协议”。会议最后作出决定,批准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工作和进一步的方针。9日,周恩来离开北京返回日内瓦。途经莫斯科时,他又与苏联领导人交换意见,并取得一致。12日,抵达日内瓦当晚,周恩来分别拜访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和越南外长范文同,向他们说明越、中、苏三国党中央所商定的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一致意见:主动、积极、迅速、直截了当地解决问题,在不损害基本利益的前提下,作个别让步,以求达成协议。

在日内瓦会议的最后阶段,周恩来继续与有关各方磋商,推动谈判进程,直至法、越双方达成妥协。法、越双方最后确定,以北纬17度线以南、九号公路以北约20公里的贤良河为界,南方为法国军队集结区,北方为越南民主共和国军队的集结区。经过前后长达75天的讨论,在7月21日的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上,除美国外,有关各方终于达成了日内瓦会议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和三个停战协定,并发表了最后宣言。

参加日内瓦会议,是中国通过大型国际会议争取和平协商解决重大国际争端的首次尝试和运用多边外交的开端。日内瓦会议的成功,使印度支那战争得以停止,不仅亚洲局势和国际局势得到进一步缓和,中国南部边陲的安全也得到保障。通过这次会议,新中国初步打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展了国际和平统一战线,为国内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中国和老挝、柬埔寨两个近邻的关系有了良好开端。中英关系有所突破,两国宣布互换代办,实现了“半建交”。中、法代表直接商谈,为双方相互了解提供了机会。会议期间,中美两国代表也就双方公民回国问题进行了接触,这是以后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先声。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