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程、经验与探索

奚建武

2018年11月30日08:59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 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与经历了实践试错和市场取向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分不开。在当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途中, 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挑战, 从理论上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显得尤为必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 质在于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双向良性互构, 即适应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变革, 和让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能够得到更充分发挥的市场经济创新。由此, 再造市场从属社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回归中国道路, 确立中国自信。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良性互构 中国自信 中国道路;

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经济体制,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改革开放40年来, 围绕这一宏大命题,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带领全国人民奋发进取, 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走出了一条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路, 逐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实践证明, 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与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密切相关。在当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途中, 有必要从理论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全面反思。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从实践试错到市场化取向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历了由萌芽发展到全面受挫的实践试错过程;第二个阶段是从改革开放至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逐步发展成熟。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试错阶段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相容问题作过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这一探讨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之后未来社会的理论设想, 借鉴了苏联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践经验, 同时考虑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经济结构单一、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 计划经济被认为是可以反映社会主义优越性和本质特征的方案。但是,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在各国的不断开展,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渐显现, 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开启了探索改革之旅。

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中国也不例外。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计划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以后,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经济建设道路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针对自由市场, 毛泽东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 又搞资本主义。”1对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作用和地位, 毛泽东认为:“商品生产, 要看它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 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 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2刘少奇在党的八大的政治报告中还提出:“应当在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的一定范围内, 允许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的存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 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3

由此可见,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价值规律的相容问题作出过正确的理论分析, 但由于“左”的思潮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 “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等错误思想相继被提出, 使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航向偏离了正确轨道, 滑向了取消商品经济、倡导平均主义、消灭社会分工、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或半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的小而全的社会的方向, 从而给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化改革阶段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明确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 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 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4从而吹响了我国经济体制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号角。与此同时, 国内学术界也开始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从理论上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关系进行反思。

于祖尧在1979年3月发表的文章《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 通过阐释和论证经济运行机制和基本经济制度的不同属性、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市场经济的性质、政府计划调节的作用等重大理论问题, 指出市场经济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别, 经济改革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是可行的选择。5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于1979年11月在与外宾谈话时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他说:“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 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 也结合市场经济, 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6虽然当时邓小平仍强调以计划经济为主, 但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改革目标已经愈加明朗。1981年,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 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7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 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同时, 允许对于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 由市场来调节。”8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概念, 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 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 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9党的十三大报告又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推向前进:“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 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 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 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10

1992年初, 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1同年,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要求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03年,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2007年,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 要从制度上更好地保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013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 看似只有一小步变化, 但本质上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 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大步。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反思:“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互形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尤其是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 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再考察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最初表现为一种社会思潮, 肇始于16世纪初的英国, 主张以社会为本位, 由社会对土地、资本、资产以及产品进行管理、控制, 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求。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现了飞速发展;同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弊端和负面效应日渐凸显, 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 “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在西欧开始盛行, 并发展出不同的分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 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个阶段。

作为与计划经济相对立的一种资源配置手段、经济体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价格机制所引导。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是市场机制理论, 中心问题是竞争性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亚当·斯密认为, 市场经济是内在完满、具备自我均衡机制的完善体系, 市场本身的均衡调适机制能够确保经济长期均衡运行, 并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市场机制在本质上是没有缺陷的, 以至于发展出了“市场原教旨主义”“市场神话”“市场万能论”等极端形式。马克思经典作家强调, 由地方性的小市场走向区域化、全球化的世界市场, 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 会爆发周期性的世界经济危机, 最终会产生破坏世界市场的力量。

当今, 绝大部分发达国家采用市场经济运行方式。首先表现为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即在经济运行中社会各种资源都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市场, 由市场供求形成均衡价格, 进而引导资源在各个部门、行业和企业之间自由流动, 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其次表现为经济行为的法治化, 即经济行为主体如家庭、企业和政府的经济行为, 均受市场竞争法则约束和保障, 市场经济演变为法治经济。再次表现为国家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 对经济实行干预和调控, 以弥补和纠正市场缺陷, 稳定经济环境。最后, 经济区域化、国际化日渐明显, 市场经济日益超越国界范围。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 经典的论述体现在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份纲领性文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旨在建立一种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是说, 当时人们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或者说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 背后的逻辑为: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 不具备社会制度的属性, 资本主义可以用, 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关键看它和谁结合在一起, 和资本主义结合在一起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和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于是,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这两个看起来彼此独立、互为外在的概念便结合起来。

这两个概念的最初结合, 旨在对“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种偏见进行市场启蒙和纠偏, 这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的简明化处理是可以理解的, 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 我们应该升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反思至少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 让社会服从于经济体系的“市场社会”是难以为继、不可持续的。要创造一个完全自发调节的市场经济, 必然要把人类与自然环境转变成纯粹的商品, 这就会导致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毁灭, 在此情况下, 社会一定会作出某种反应、进行某种反抗, 所以说, 社会的自我保护行为恰恰是一种自发的无计划的本能反应。换言之, 强行让市场脱离社会而“统帅”一切, 只会激发社会内在的反向保护机制, 使市场重新回到社会根基和人文保护的制度规范之内。“自由放任是有计划的;而计划却不是。”12因此, 要超越“市场工具论”, 回归到经济嵌入到社会关系的“社会市场论”。作为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的经济体系, 市场经济必须有一个社会支持系统, 这一系统体现为三个层面的复杂系统建构:表层结构、中间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即以交换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及其由此而衍生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间层结构即在交换活动背后并支撑着交换活动的权利关系和信任关系;深层结构指的是在社会秩序背后并作为社会秩序之基础的更深层次的社会建构, 其核心内容是国家政治。13

另一方面, 社会主义是工业文明的内在倾向, 这种倾向有意识地试图使市场从属于一个共建共享的民主社会, 从而超越自发调节的市场。14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双向良性互构, 即适应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改革, 和让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能够得到更充分发挥的市场经济的创新, 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因此, 再造市场从属社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是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崛起的必经之路。

三、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新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 以市场取向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经济总量早在2010年就跃居世界第二位, 目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竞争力持续提高,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 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发展迅猛。这些成就的取得, 与我们不断坚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努力密切相关, 也与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认识分不开。但是,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实践中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一些严峻挑战。

(一) 孤立主义背景下国际上依然有少数国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规定, 15年过渡期满后 (即2016年12月11日) , WTO各成员国应当终止对中国反倾销的替代国做法, 中国政府已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立场, 敦促WTO成员全面彻底执行第15条规定, 信守国际条约义务。但至今欧盟仍然以中国国内产能过剩、造成进口国大量失业为由, 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表态不断反复。而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依然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并声称中国不能根据WTO相关条款“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这极不利于中国外贸出口的稳定持续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全球化发展出现了新的态势:一方面, 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等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利用比较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 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而发达国家部分产业出现了经营困难, 导致产业转移、产业空心化, 国内出现了就业压力;另一方面, 由于各种要素的综合作用, 一些国家和地区如中东部分地区、南美等在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出现了大量难民和非法偷渡的移民, 给难民和移民接收国带来了巨大压力。这些内在和外在压力使英美等发达国家孤立主义抬头, 贸易保护主义逐渐兴起, 逆全球化现象蔓延。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国内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首先, 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一大挑战。一段时间以来,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突出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产业结构不合理, 经济增长中投资占比依然较大, 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如何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要求的, 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 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是对党和政府的一大考验。

其次, 中国的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但经济领域的反腐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 也是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畅运行的一大“毒瘤”。在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 由于制度漏洞和监管缺位,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权力的不正当参与, 形成了一种与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不相符的“权力经济”。对“权力经济”的整治是需要我们党和政府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

再次, 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的同时,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近年来, 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有目共睹, 但这种增长是在地区和人群收入差距悬殊的背景下实现的。东部和沿海地区市场调节的范围和作用大, 经济活力强, 经济发展速度快, 经济效益高;而少数民族落后地区、边远地区经济基础薄弱, 投资效益差, 经济发展艰难。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资金和人才等将更多地流向经济效益好的地区, 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差距恐将越来越大。

最后, 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依然严重。改革开放以来, 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日益加剧, 传统的粗放型的工业化使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屡禁不止。需要明确的是, 很多环境污染、资源破坏与经济政策有关, 如低价政策会导致原材料和能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破坏。因此, 如何更好地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也是党和政府急需破解的难题。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愿景和展望:中国道路与中国自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存在一系列挑战, 但前途是光明的。这是因为,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 我们找到了一条可以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实现有机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一) 收获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国规模红利

中国不仅是个地理面积大国, 而且还是个人口大国, 因此, 在这样一个国度搞市场经济就有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第一, 规模决定了分工。以工业体系的完整度为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在全国范围内的拓展, 加之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一方面, 这一优势使中国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逆全球化蔓延背景下, 与其他国家相比能够较好地“独善其身”, 不受或较少受到影响, 保护自己的经济体系, 维护国家安全;另一方面, 由于门类齐全, 分工细密, 有利于降低配套生产成本, 使得企业仅靠国内配置资源, 就能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从而增加了企业留在国内的概率。第二, 分工细密反过来又能推动经济向规模和效益方向发展。在全球化时代, 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很多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从国外进口的确比在国内生产更有优势, 但对于一个大国而言, 一个分工门类相对齐全的经济体系增加了政策的灵活性, 既有利于坚持独立自主, 又有助于保持对外开放, 这种“大国红利”为中国的进一步崛起创造了条件。

(二) 挖掘了全球化浪潮下社会主义的制度红利

当下我们所谈论的全球化, 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尤其是由美国资本和政府推动的全球化, 虽然还有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参与, 但主要的推动力量还是西方。这轮全球化伴随信息技术的巨大进步, 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巨大财富。改革开放40年来, 中国主动把握这一波全球化的发展机会, 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 深入挖掘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的制度红利,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有利条件, 不断实现体制机制创新, 不断适应国际贸易体系, 从而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 全球化带来的财富实际上只流动到了少数国家和少数人手中, 分配不公、社会分化、失业率上升等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在发达国家日益演变为一种政治实践, 贸易保护抬头、边境墙的修筑、反对伊斯兰等事件就是逆全球化的典型代表。为了应对这一情况, 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 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银行等, 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 拓展了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有效融合的文化红利

与游牧民族、工商业发达的海洋民族不同,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立在长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 并在此基础上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其中, 宗法制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在这样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环境中孕育发展起来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在处理个人和群体的关系时重群体、轻个人;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时注重等级差异, 奉行中庸之道, 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平等理念和竞争精神;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重人伦、轻自然。必须承认,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人勤劳、勇敢、朴实、热爱家园和祖国的传统美德;但同时, 又养成了中国人安土重迁、厚古薄今、因循守旧等习惯。在当下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传统文化精神会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生产关系的很多环节发生冲突, 因而迫切需要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扬弃。近年来,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与时俱进, 在与市场经济的互动下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成为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上层建筑。

(四) 增进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共同体建设的社会红利

当社会发生剧烈变化时, 变化的程度和速度往往决定了社会共同体是否能够继续保持完整性和内在的和谐。相较于传统农业社会, 现代工商业社会的来临使得个人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快速的社会转型破坏了旧有的应对机制和安全防护网, 面对扑面而来的新需求, 新的应对机制却姗姗来迟。俄罗斯试图通过“休克疗法”解决经济转型问题, 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到国情, 反而导致经济困难、社会溃败。而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 资本主义国家也采取了各种“时空修复手段”15, 将自身积累的危机与矛盾转嫁到国外市场, 以缓和国内因经济的变化所导致的社会危机。中国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最初阶段, 市场竞争机制对传统村社和城市单位所带来的冲击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想。21世纪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社会建设逐渐成为国家的重要议题,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 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 全民医保基本实现, 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

总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受住了时代的挑战。“我们要坚持辩证法、两点论, 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 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 既要‘有效的市场’, 也要‘有为的政府’, 努力在实践中破解这道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16我们有理由相信, 未来的道路虽然也有各种艰难险阻, 但是, 只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通过“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 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17, 我们一定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注释:

1 《毛泽东文集》第7卷1999年版第170页。

2 《毛泽东文集》第7卷1999年版第439页。

3 《刘少奇选集》 (下) 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7页。

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 (上) 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7页。

5 参见于祖尧《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载于《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79年第50期。

6 《邓小平文选》第2卷1994年版第236页。

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 (上) 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7页。

8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页。

9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 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34页。

10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27页。

11 《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年版第373页。

12 [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13 参见林金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认识》, 载于《学术研究》2012年第2期。

14 [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8页。

15 [英]大卫·哈维《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版第164页。

16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载于2015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

1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5页。

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8(03)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柳冰、颜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