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2-14   
分享到 :

毛泽东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虞云耀

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不仅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而且有一条贯穿党的全部工作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带领人民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毛泽东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确定,作出了伟大的、开创性的贡献。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重温毛泽东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思想,深刻认识和坚持这一思想的现实意义,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完成好党的执政使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群众路线同实事求是、独立自主一起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认为这些思想是在中国革命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的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党的群众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毛泽东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思想,正是围绕这些内容展开的。

1、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毛泽东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他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他还把群众形象地比作共产党的后台,后台一拆,什么戏都唱不成了。他把人民群众看成是“主人”、“老师”,比作“上帝”、“父母”。他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高度,批判了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阐明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观点,是毛泽东关于党的群众路线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石。

2、一切为了群众。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群众,都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首要内容,是党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7页。】“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问题,……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页。】他告诫全党:“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94—1095页。】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他强调指出:“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5页。】端正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态度,对人民负责,善于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关于党的群众路线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阐明了党的基本立场和核心价值。

3、一切依靠群众。毛泽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中的作用,他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39页。】他强调:“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36页。】“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81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强调:“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57页。】,“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人民群众”【《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581页。】。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基础。

4、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99页。】他强调:“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所以要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4页。】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善于从群众的议论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和政策,这是我们党开展各项工作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党的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

5、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只有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落到实处,取得实践成果。这是“到群众中去”的深化和具体化,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落脚点。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8页。】“凡属人民群众的正确的意见,党必须依据情况,领导群众,加以实现;而对于人民群众中发生的不正确的意见,则必须教育群众,加以改正。”【《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310页。】他还强调,必须防止“命令主义”和“尾巴主义”。当群众的学生不能尾巴主义,当群众的先生不能命令主义。任何时候仅靠群众的自觉是不行的,必须领导带头才能发动群众。这些重要论述指出了党在贯彻群众路线过程中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也指明了贯彻群众路线的最终目的。

毛泽东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中国革命初期,毛泽东就认识到了群众的力量。在《湘江评论》创刊号上,他提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深入农村作调查研究,热情倡导和支持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他领导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对中国革命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艰苦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这一重大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1929年12月,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指出,红军不是单纯为了打仗而打仗的,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的;指出党对于军事工作要有积极的注意和讨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之后,再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参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86、88页。】可以说,这是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思想的萌芽阶段。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已经把群众路线看作是我们党的活动应当经常和普遍遵循的根本原则。这个时期,面对异常强大和残暴的敌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坚持正确路线的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党只有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紧紧地依靠群众,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求生存、求发展、求胜利。1934年春,毛泽东发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讲话,指出要取得群众的拥护,“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38页。】。他指出:“一切工作,如果仅仅提出任务而不注意实行时候的工作方法,不反对官僚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实际的具体的工作方法,不抛弃命令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耐心说服的工作方法,那末,什么任务也是不能实现的。”【《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40页。】相信和依靠群众,发动和组织群众,已经成为党的工作路线,这是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思想的形成时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到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党的群众路线也有了科学的理论形态。党中央和主力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以后,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毛泽东集中精力分析中国革命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1937年完成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为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这期间,毛泽东反复阐述和强调深入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相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关心群众的重要性,进一步丰富了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内涵。党的七大政治报告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94页。】这些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这标志着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把毛泽东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观点作了四个方面的系统概括,即: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参见《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54页。】党的七大把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正式写入了党章总纲。这一时期是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思想的成熟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党的群众路线又作了进一步发展完善和身体力行的实践。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8页。】。他认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1964年9月,毛泽东对党的领导干部提出要求:“下决心长期下去蹲点,就能听到群众的呼声,就能从实践中逐步地认识客观真理,变为主观真理,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看是不是行得通。如果行不通,则必须重新向群众的实践请教。这样就可以解决框框问题,即教条主义问题了,就可以不信迷信了。”【《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24页。】八大党章根据执政后党的状况发生的变化,要求全党继续坚持群众路线,“同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生活的官僚主义现象进行斗争”【《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18页。】;第一次写入了“群众路线”的概念,要求“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第317页。】。邓小平在党的八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群众路线的内容和要求作了进一步阐述。【参见《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7—221页。】这一时期是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丰富和发展时期。

从以上的简要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出,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有着实践和历史的必然性。

一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和要求的。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但先锋队只是人民群众的一小部分,单靠先锋队而没有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不可能取得党和人民事业的成功。先锋队只有不脱离自己所领导的群众并真正引导人民群众前进时,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只有把群众路线贯穿于自己的全部工作之中,把自己的命运同人民群众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党才能真正赢得民心,获得持久的政治生命力,永葆先进性。

二是由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和要求的。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阶级,肩负着最后消灭阶级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无产阶级是最大公无私的:只有解放了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只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最广泛地团结起来,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地调动起来,最大限度地集中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

三是由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环境决定和要求的。在强大敌人包围的严酷斗争中,我们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要生存、要打仗,就必须赢得群众的支持,重视做群众工作,注意工作方法。我们党从亲身经历中深切地感受到,置身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就有无穷的力量,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再险的关口也能闯过,再凶残的敌人也能战胜;一旦脱离人民群众,不仅寸步难行,而且必将陷入灭顶之灾。

归根到底是由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认识论决定和要求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唯物史观,就必然要求“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必然要求“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二者有机统一在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中。实践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中国化,形成了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思想。多年来,我们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不断加深,从毛泽东关于共产党人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关于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和一切事业的根本标准;从江泽民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决策、想问题、办事情等一切执政活动都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胡锦涛关于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再到当前我们努力实现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思想主线,这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挫折中奋起、在逆境中成熟,都离不开密切联系群众。可以说,一部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奋斗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环境变了,党的中心任务变了,但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没有变。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群众路线这条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紧紧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凝聚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应当看到,现在世情、国情、党情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从思想观念到制度机制存在许多不适应。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倾听群众呼声,回应人民期待,真正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衡量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制定政策和作出决策要充分发扬民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的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各项政策、决策,都要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自觉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善于根据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不断完善党的政策主张,按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来检验、修正和完善各项政策决策。要提高政策和决策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努力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干部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育,使之成为做好工作的自觉行动。对共产党人来说,密切联系群众还是脱离群众,不仅是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感情问题,是政治立场、政治本色问题。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四风”问题,说到底是由于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漠、价值观扭曲、世界观改造放松造成的。要通过建立健全常态化、多样化的群众路线教育培训制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把群众路线变为自觉行动。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努力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能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扎根于群众之中,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贯彻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能使党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要按照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要求,探索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办法,真正把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从管理转到服务上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要着力提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能力,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拓展服务群众工作平台,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服务群众和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建立健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为密切党群关系提供制度保证。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以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创先争优等活动中,都对贯彻落实群众路线作出过具体规定和制度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下乡驻村、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党员党性定期分析、领导干部作风状况评价等制度,应当在实践中继续贯彻落实。同时,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健全新的制度,做好相关制度的配套完善。还要从实际出发,建立群众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依据,形成有利于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用人导向。

——认真总结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不停步。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他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他还指出,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作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为全党作出表率。各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探索积累了许多坚持群众路线的好做法、好经验,为新形势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注入新的时代内容。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把它上升到理论层面,不断推进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和实践创新,就能使我们党的这条根本工作路线永久地显示出强大生命力。

我们党走过了90多年光辉而不平凡的历程,正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向光明的未来。我们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思想,以坚强的党性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发展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虞云耀: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

(来源: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编《毛泽东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