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思想及启示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1-15   
分享到 :

毛泽东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思想及启示

蔡仁照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周边形势与安全环境极为复杂。毛泽东科学运筹,果断决策,正确处理政治与军事、国际与国内、打赢战争与遏制战争等重大战略关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使我们始终处于战略主动。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是一项开拓性很强的事业,毛泽东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思想,对于维护当前面临的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应对日益复杂的周边形势,具有极为宝贵的历史昭示。

一、开展有力有节的军事斗争,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毛泽东所处的时代,战争与和平是时代主题,军事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极为复杂的周边环境与战略态势,毛泽东从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出发来谋划军事斗争,始终把维护传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在坚决维护国家安全中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一是适时调整军事战略。军事战略是指导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大政方略。一个国家要维护安全稳定,就不能没有正确的军事战略。新中国建立以来,军事战略方针始终围绕“积极防御”这条主线,因时而动,顺势而变,有效地维护了国家安全。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国际上,美国继续推行敌视我国、封锁孤立我国的政策,加强了对我国中南、西南地区的空中侦察和袭扰活动。苏联赫鲁晓夫和勃列日夫集团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对我国全面实施政治、经济和军事压力。从1964年开始,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地区大量增兵,对我国施加压力。在西南地区,印度尼赫鲁政府指派军队越过中印边界东、西段双方的实际控制线,向我国边防部队发动进攻。在东南沿海,蒋介石集团顽固加紧武装窜犯大陆活动。针对国际上出现的南、北、西、东,四面八方多种敌对势力,在毛泽东领导下,我国制定了一个既抗美、御蒋,又防苏、防印,对付四面八方的战略方针。适应战略形势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军事战略,创新积极防御战略思想,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赢得了先机,争取了主动。

二是高度警惕战争威胁。新中国建立后,军事斗争的总体目标由打赢战争向遏制战争、维护和平转变,提高警惕,加强反侵略战争准备,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举措。毛泽东认为,和平与战争之间虽然有本质的不同,却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和平时期就酝酿着战争,战争中间也酝酿着和平。“战争与和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联结,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4页。】1955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开幕词中指出:“帝国主义势力还是在包围着我们,我们必须准备应付可能的突然事变。”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现在世界各国的人们都在谈论着会不会打第三次世界大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要有精神准备,也要有分析。我们是坚持和平反对战争的。但是,如果帝国主义一定要发动战争,我们也不要害怕。1962年,发生了苏联煽动新疆边民外逃的伊塔事件。翌年夏,苏军重新驻防外蒙古并增加了在苏中边界地区的军事力量。苏方在中苏、中蒙边界的军事高压措施,使毛泽东开始担忧苏联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1963年9月至10月间,中央军委召开中苏、中蒙边防会议,提出对于修正主义可能挑起的边境军事冲突,要有必要的警惕,做到有备无患。当时,国家建设的许多项目立足于战争进行了搬迁,实行“山、散、洞”原则。1965年后,毛泽东认为,更大的战争危险最有可能来自于北方的苏联。4月至5月,中央军委召开作战会议,重新规划了中国的战略战役方向,“三北”地区第一次与东南沿海地区一起,成为主要的战略防御方向,对苏防御成为维护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一个重点。在我国的战略环境最为复杂、最为险恶的一个时期,毛泽东强调,做好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准备。严密的军事斗争准备,对遏制局部战争产生了深刻影响,维护了国家安全。

三是坚决打赢维护国家利益的局部战争。新中国建立后,仍然面临来自外部强敌全面武装入侵的威胁,国家战略的重心首先是确保国家的生存,确保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的稳固,确保人民的和平劳动。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我国的安全问题一下子突出出来。中国与朝鲜,政治相关,地缘相邻,民族相亲,安全相依,用什么方式维护国家安全?这是必须作出的战略抉择。毛泽东明确决断:“我们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实践表明,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最佳选择。1962年10月,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的东段和西段同时向中国的边防部队发起全面进攻。我军边防部队奉命反击,取得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重大胜利。1969年3月,苏军入侵我国领土珍宝岛,我边防军自卫反击,捍卫了我国的主权尊严和领土完整。1974年1月17日至20日发生的西沙群岛自卫反击作战,我军官兵与民兵互相配合,英勇作战,军事上取得了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政治上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抗美援朝和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体现了毛泽东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维护国家安全、敢于同一切反动派作斗争的战略胆魄,表明了我们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能力。

当前,和平与发展是时代大势,民族矛盾、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从未停止。伊拉克战争结束,利比亚冲突再起,西亚、中东和非洲一些地区的爆炸声不断,并非是人们期待的和平稳定局面。军队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时代需求。我国面临的安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源于陆疆的威胁相对减缓,来自海洋、空中、太空、网络的威胁日益复杂。我军已有几十年没有上战场,这并不意味着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的弱化。新形势下,我们要以创新的勇气、发展的眼光、进取的魄力,拓展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空间,站在国家利益的高点上,坚决维护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

二、制定高瞻远瞩的大国战略,坚定维护国家安全

新中国建立初期,经济建设百废待兴,超级大国对我进行军事威胁、政治胁迫和技术封锁。国际社会处于大战结束、冷战对峙的复杂局面,被压迫被剥削民族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毛泽东高瞻远瞩,提出了发展经济维护安全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阐明了安全与发展紧密结合的大国战略,善交朋友多做事,赢得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

一是明晰国家安全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努力奋斗,国家政权的基础日益巩固,国家战略的重心逐步由生存向发展转移,国家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50年代后期,毛泽东深刻阐明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经济的相互关系,提出:中国要独立,第一要同美国斗,第二要同苏联斗。中国要发展,第一要同苏联搞好关系,第二要同美国搞好关系。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搞好关系,这是运筹大国关系的重大战略思想。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实际,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09页。】毛泽东深刻指出,你对原子弹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还是只有几分想,没有十分想呢?真正想要,十分想要,就“多搞经济建设”。毛泽东关于“发展工农业生产,又是加强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必须大力加强国防建设”【《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来保障祖国建设的思想,为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二是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深刻思想。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政治力量。中国以外的其他亚非拉国家的力量和影响进一步增长。1971年10月,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面对迅速变化的世界形势,毛泽东十分重视团结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毛泽东认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各方面不能跟富国、大国比。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只能跟一些比较穷的国家在一起。第三世界应该团结起来,反对超级大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希望第三世界团结起来。第三世界人口多呀!”。【《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91页。】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对指导我国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战争威胁,建立和发展同第三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思想的核心是,第三世界国家团结起来,建立国际反霸统一战线,促进世界和平,维护国家安全。“三个世界”的深刻思想推动了中国对外关系新发展,出现了一个遍及世界各大洲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三是营造睦邻友好的周边安全态势。新中国建立后,我国高度重视同周边国家建立和发展睦邻友好关系。50年代中期,通过积极推行睦邻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的周边环境和安全态势得到明显改善。党的八大进一步提出,我国同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同我国的近邻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我国大力支援发展中国家的爱国斗争和经济建设。1964年8月5日,美国派出大批飞机连续轰炸越南的义安、鸿基、清化等地区,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北部湾事件”。在越南人民遭到美国武装侵略的严重时刻,中越两国陆续达成了一系列有关中国援助越南的协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承担了提供军事物资装备援助,派出支援部队到越南修建铁路、公路、机场、通讯设施等军事工程以及协助作战等任务,表现出了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抗美援越期间,我们援助越南的军用物资可以装备200多万人,约合人民币42.6亿元。胡志明把中越之间的关系比作“同志加兄弟”。1972年9月,日本新任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毛泽东会见了日本客人。中日双方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毛泽东积极营造周边安全态势的战略举措,为发展经济增强国力赢得了历史性机遇。

新形势下,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太空成为维系国家利益的战略高地,网络空间成为短兵相接的重要战场。领土争端、资源争夺的斗争日趋复杂,呈现出历史与现实交互、一国与多国交织、海疆与空疆交错的态势。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维护国家安全,要进一步认清在国家发展上带有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善于在复杂态势中掌控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点,推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充分运用经济建设成就提高国防现代化水平。适应国家利益的新拓展,维护国家安全的方式要不断创新。国家利益延伸到哪里,维护国家安全的国防力量就要拓展到那里。

三、发展自主创新的国防科技,坚强维护国家安全

新中国建立后的一个时期里,世界处于新军事变革的前夜,科技发展迅速,运用尖端科技维护国家安全是时代发展的新趋势。科学技术落后,就会失去主动。国防科技的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毛泽东极为重视发展国防尖端技术,强调通过自主创新占据国防科技的战略制高点,撑起维护国家安全的科技保护伞。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必须强化自主创新,掌握一批战略性、前瞻性、前沿性的关键技术。

一是倡导适合国情的武器装备发展道路。毛泽东认为,我们在军事技术、武器装备、体制编制等方面还比较落后,要想赶上西方军事强国,走传统的发展道路是不行的,西方国家军队的发展道路也不适合中国国情,必须坚持自主创新,走出一条我们自己的装备发展道路。朝鲜战争期间,毛泽东看到了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的不足,明确提出,对于先进的武器装备,不但别人有的我们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为了保卫祖国免受帝国主义者的侵略,依靠我们过去和较为落后的国内敌人作战的装备和战术是不够的了,我们必须掌握最新的装备和随之而来的最新的战术。【《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08页。】”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要面对现实,振奋精神,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毛泽东关于自主创新建设国防的思想,建立在对维护国家安全形势准确判断的基础上,这使我们在国际风云变幻、各种挑战接踵而来的复杂形势下,能够应付自如,保持主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历史昭示。

二是阐述大力发展国防尖端科技。20世纪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成就之一,是核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冷战时期,帝国主义利用核武器进行核讹诈,严重威胁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安全。毛泽东认为,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08页。】。1955年初,毛泽东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我们国家已经知道有铀矿了,科学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基础,现在到时候了,该抓原子弹了。认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来。毛泽东强调:原子弹就这么大一个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1955年1月,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作出了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研制核武器的决定。60年代,在我国科技发展的关键时期,苏联中断援助,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1964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毛泽东以战略家的宏伟气魄再次指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1957年10月,苏联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58年5月,毛泽东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而后,毛泽东又提出要发展核潜艇等尖端武器。我国“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是民族创新能力和革命精神的体现。实践表明,六十年代以来,中国如果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就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三是强调加快培养国防科技人才。人才是强军之本。毛泽东维护国家安全,始终强调“要造就一大批人”。毛泽东认为,加强国防建设建设,不仅要有大批思想红、作风硬的好干部,还必须有大批业务强、技术精的专业人才。随着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们迫切需要的,就是要有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并使我们的技术能够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51页。】毛泽东把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看作是国防现代化的一项根本性基础性措施,强调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培养一大批科技人才,提出领导干部必须懂得科学和技术。毛泽东认为:“过去我们有本领,会打仗,会搞土改,现在仅仅有这些本领就不够了,要学新本领,要真正懂得业务,懂得科学和技术,不然就不可能领导好。”【《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1—52页。】为了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毛泽东把掌握先进技术看作是一场伟大的技术革命,强调“我们一定要鼓一把劲,一定要学习并且完成这个历史所赋予我们的伟大的技术革命”【《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1—52页。】;提出“把全党的主要注意力移到技术革命上去”;“必须注意把技术和政治结合起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1—52页。】。毛泽东关于从培养优秀人才着手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思想,为维护国家安全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当前,国际国内的安全形势十分复杂,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十分繁重,国防建设内外环境的变化十分深刻,风险和挑战明显增多。把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要求。坚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要敢于突破陈规,强化创新思维,正确判断形势,善于统筹全局,延伸国家安全边疆,拓展国家安全领域,深入研究关联国家安全的针对性、前瞻性、创造性的重大问题,使自己始终处于战略主动地位。2013年1月26日,我国第一架大型运输机运20首飞成功,该机的远程投送能力位居世界前五名。1月27日,我国在境内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我国连续两天公开两项国防尖端技术,彰显出坚持自主创新、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强决心。

(作者蔡仁照: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少将)

(来源: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编《毛泽东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