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尊重群众,才能动员群众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1-29   
分享到 :

只有尊重群众,才能动员群众

——毛泽东关于在宣传工作中如何坚持群众路线思想研究

史艳娜

五四运动以后,毛泽东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学生的政治活动上。湖南学生联合会会刊《湘江评论》创刊,毛泽东任主编,共发表了《创刊宣言》、《民众的大联合》等40余篇文章。该刊虽然很快就被查封,但它极大地发挥了对华南学生运动的宣传动员作用。

在毛泽东50多年的革命家和政治家生涯中,宣传工作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如何在宣传工作中尊重群众、动员群众更是毛泽东极为重视的。研究毛泽东在宣传工作中如何坚持群众路线思想,有助于我们在今天更好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一、宣传工作的目的是让群众了解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毛泽东注重笔杆子的宣传动员功能,正是因为它是团结群众、实现政治宣传的有效途径,能够为革命实践直接提供价值观依据和精神动力,从而确立人民群众对革命的思想和情感的认同,并在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行动。他在给作家丁玲的词中写到“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74页。】。

(一)要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动员工作。

在《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的讲话中,毛泽东谈到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由这个宣传任务之实现,才可以达到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政权、消灭反动势力、促进革命高潮等红军的总任务。所以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工作。【《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6页。】毛泽东说,“什么是政治动员呢?首先是把战争的政治目的告诉军队和人民。必须使每个士兵每个人民都明白为什么要打仗,打仗和他们有什么关系。抗日战争的政治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必须把这个目的告诉一切军民人等,方能造成抗日的热潮,使几万万人齐心一致,贡献一切给战争。”【《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81页。】首先要让人民群众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究竟是什么,这是宣传工作第一个重大任务。

有人认为,党的政策只要领导人知道就行,不需要让群众知道。“其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做一件事情,总不愿意向被领导的人讲清楚,不懂得发挥被领导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9页。】这样,大家怎么能动起来,事情怎么能够办好?

最大限度地发挥宣传教育功能,以提升群众的精神境界,更好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毛泽东最期望出现的现象。在新闻宣传方面,他希望全党办报,各机关板报,无论是铅印还是油印,无论是定期还是不定期,都可以。特别是直接面对群众的墙报,更是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积极性的武器。在教育方面,他要求大设识字组,编一些普及生产知识的教材,让农民能够学会打算盘、记账、写信、写路条。“很简单的一些标语、图画和讲演,使得农民如同每个都进过一下子政治学校一样,收效非常之广而速。”【《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二)要团结最广大群众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毛泽东有一次与晋绥日报编辑谈话,涉及到了土地革命问题。他说,“有关土地改革的各项政策,都应当在报上发表,在电台广播,使广大群众都能知道。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8页。】

抗日时期,党的宣传工作是配合抗日战争这一最大的政治形势,宣传工作主要反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这一最根本的民族利益要求。毛泽东在1936年11月22日的《在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要从文的方面去说服那些不愿停止内战者,从文的方面去宣传教育全国民众团结抗日。”【《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61页。】宣传工作的任务是团结最广大的群众,让他们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投身到“促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运动中”。【《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62页。】这一时期,宣传工作非常注重阶级立场和民族立场相结合,团结最广大群众拥护党的全民族统一抗日政策。例如,抗日根据地多数文艺作品,除了宣传抗日英雄,叙述抗日故事之外,就是《兄妹开荒》、《王贵与李香香》这样一些突出农民风俗进步和拥护边区政府的主题,阶级冲突、阶级仇恨、阶级斗争的主题,比原来减弱了许多。“动员报纸,刊物,学校,宣传团体,文化艺术团体,军队政治机关,民众团体及其他一切可能力量,以提高民族觉悟,发扬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反对任何投降妥协的企图,坚持抗战到底”。【《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而对于不还不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群众,毛泽东要求“对他们不能用粗暴的方法,不能下大雨,要像下小雨一样才能渗透进去。要按照他们的具体情况和能够接受的程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强迫灌注。”【《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二、宣传工作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人民群众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体。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毛泽东把党同群众的关系比喻成鱼水的关系。“所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就是我党从来经常说的走群众路线的问题。共产党员要善于同群众商量办事,任何时候也不要离开群众。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47页。】

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确立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即发展“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确立了我党文艺政策大众化的价值诉求。毛泽东指出:“艺术作品要有内容,要适合时代的要求,大众的要求”,文艺工作者“到群众中去,不但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而且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技巧”。【《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2、124页。】宣传工作更是如此。

(一)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

宣传工作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首先要联系群众。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同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才能做好宣传工作。毛泽东说,“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67页。】抗日时期,为了革命,为了抗战,向人民要东西是合理的,但只索取不付出是不对的。如果在工作中,时刻想到群众的实际需要,真正关心他们,并让他们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那么,人民群众就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拥护我们。毛泽东说:“我们的第一个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东西,而是给人民以东西。我们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予人民呢?就目前陕甘宁边区的条件说来,就是组织人民、领导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增加他们的物质福利,并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与文化程度。”【《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67页。】他希望切切实实地去研究人民中间的生活、生产等重要问题,并帮助人民具体地而不是讲空话地去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在做了这一方面的工作,并确实生了成效之后,我们去做第二方面的工作——向人民要东西的工作时,我们才能取得人民的拥护,他们才会说我们要东西是应该的,是正当的;他们才会懂得他们如不送出粮草等等东西给政府,则他们的生活就不会好,就不会更好。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不是勉强的,才会感觉顺利,才会感觉真正和人民打成一片了。这就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根本政策,每个同志(军队的同志也在内)都要好好去研究。”【《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67—468页。】

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愿望出发。有许多时候,群众在客观上虽然有了某种改革需要,但在他们的主观上还没有这种觉悟,群众还没有决心,还不愿实行改革,这时候,就要耐心地等待;直到经过我们的工作,群众的多数有了觉悟,有了决心,自愿实行改革,才去实行这种改革,否则就会脱离群众。“凡是需要群众参加的工作,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和自愿,就会流于徒有形式而失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页。】

(二)解决群众思想问题,要用说服的办法。

宣传工作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要使用说服教育方法。有些群众往往容易注意当前的、局部的、个人的利益,而不了解或者不很了解长远的、全国性的、集体的利益。不少青年人由于缺少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不善于把旧中国和新中国加以比较,不容易深切了解我国人民曾经怎样经历千辛万苦的斗争才摆脱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而建立一个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要经过怎样的长时间的艰苦劳动。对人民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毛泽东认为,“解决思想问题,不能用专制、武断、压制的办法,要人服,就要说服,而不能压服。”【《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需要在群众中间经常进行生动的、切实的政治教育,并且应当经常把发生的困难向他们作真实的说明,和他们一起研究如何解决困难的办法。”【《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6页。】

毛泽东把人民头脑中的错误思想比喻成房子的灰尘,“对于中国人民脑子中的落后的东西,我们要去扫除,就像用扫帚打扫房子一样。从来没有不经过打扫而自动去掉的灰尘。”【《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1页。】在人民群众中间,通过广泛地进行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方法,使人民认识到中国的真实情况和动向,对于自己的力量具备信心。

三、宣传工作要充分发挥对群众的正确引导作用。

宣传工作要充分发挥正面引导作用,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毛泽东说,“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9页。】。

(一)坚持正面引导:提倡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

抗日时期,毛泽东提出宣传工作主要是围绕统一战线,弘扬民族精神。“我们做文章、画图画、演戏、唱歌,都要表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与中国先进文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新闻纸、出版事业、电影、戏剧、文艺,一切使合于国防的利益”【《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48页。】。这里所说的“表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合于国防的利益”,就是抗日文化的一个基本主题,是不同观点、题材和风格的文化形态及精神产品,在抗日文化的旗帜下应该和能够拥有的共同空间,充分发挥其积极的引导作用。

毛泽东要求“全民族的第一个任务,在于高度发扬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克服一部分人的悲观情绪,坚决拥护政府继续抗战的方针,反对任何投降妥协的企图,坚持抗战到底。”【《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39页。】为此目的,要动员报纸、刊物、学校、宣传团体、文化艺术团体等一切可能的力量,向全国民众,作宣传,并坚定地有计划地执行这一方针。坚持抗战到底,反对投降妥协,向民众反复指明最后胜利的可能性与必然性,指明妥协就是灭亡,抗战才有出路。

建国后,毛泽东在同工商界人士的谈话中强调要提倡爱国主义。他说,“在资本家中要宣传把个人的事情和国家的事情联系起来,提倡爱国主义,总要想到国家的事情。在农村里过去曾提过‘要发家,种棉花’的口号,结果大家只管家了,后来觉得这个口号提得不对,改为‘爱国发家,多种棉花’,这就把家和国联系起来了”【《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页。】。他要求大家要把家和国联系起来,这个国家大家都有份的。并让参会的同志回去宣传教育时也要联系到国家的事情。他说,“我们要提倡爱国主义。为什么要搞公私合营,要搞社会主义?就是为了便于把国家发展起来,社会主义比私有制度更有利于发展国家的经济、文化,使国家独立。”【《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页。】

(二)坚持正反对比:报道好、坏典型,让群众多方面了解,作出正确判断。

“无证民不信,不信民不从”【《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8页。】,搞典型才有证据,才能说服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要用正面积极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引导人民。

同时,毛泽东认为,一切宣传应顾及到正反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利用已经产生并正在继续产生的民族革命典型(英勇抗战、为国捐躯、平型关、台儿庄、八百壮士、游击战争的前进、慷慨捐输、华侨爱国等等),向前线后方国内国外广为传播。又一方面,揭发、清洗、淘汰民族阵线中存在着与增长着的消极性(妥协倾向、悲观情绪、腐败现象等等)。再一方面,将敌人一切残暴兽行的具体实例,向全国公布,向全世界控诉,用以达到提高民族觉悟、发扬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之目的。须知这种觉悟与自信心之不足,是大大妨碍着克服困难与准备反攻的基本任务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40页。】

对于宣传工作的引导作用,很多领导干部都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有的领导机关对报纸、通讯社等极端重要的宣传机关或放弃领导责任,或抓得不紧,听任许多错误观点广泛流行,毛泽东要求他们必须坚决改正。“改正方法之一,是中央局(分局)及区党委(省委)对于自己的报纸,必须于每天出版之前,由一个完全懂得党的正确路线和正确政策的同志,将大样看一遍,改正错误观点,然后出版。各地领导同志,必须以严肃的科学的态度对待宣传工作。”【《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页。】

毛泽东在建国初期曾感慨地说:我们在文化界的进步力量还小,文化队伍中的“人民解放军”太少了。宣传工作要坚持发挥正面引导作用,任重而道远。

四、宣传工作要有好的文风,要使用群众语言,让群众看得清、听得懂。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文风,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关于文风问题的鲜明观点。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这篇文章中分析党八股的坏处,罗列了八大罪状,包括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等等。“要使革命精神获得发展,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0页。】宣传工作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面向群众展现的重要窗口,更要有好的文风,要使用群众语言,让广大群众看清、听懂党的声音。

(一)使用群众语言,让群众看得清、听得懂。

革命初期,对于接近于文盲的广大群众来说,怎么开展宣传工作,改变老百姓听不懂、看不懂的状况呢?毛泽东提出了很多方案,其中涉及加强文化宣传的内容有:征集并编制表现群众情绪的各种革命歌谣;充实宣传部门,把全军的绘画人才集中起来工作,出版石印的或油印的画报;要把革命故事、革命歌曲及各种图报,编制成课本发给士兵。具体说来,标语口号和演讲这些动员方式,最能够简单直接地打动对象,以获得群众的理解,争取群众的支持。艺术游乐,如漫画、杂文、戏剧、歌曲等,则是以通俗而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增强所传播的政策的感染力,激发群众的热情,唤起群众的共鸣。从这个角度讲,文化工作和政治宣传一样,其对象都主要是人的问题:即教育人,感染人,动员人,提高人的素质。

此外,毛泽东还提倡在士兵中广泛地开展游艺活动,包括踢足球、音乐、武术、花鼓调、旧剧等。比如,红军打了胜仗,总是要搞庆祝晚会,把一些京剧名段的唱词改动一下在晚会上演唱,有时干脆就演一些活报剧。1931年12月,国民党二十六路军在宁都起义后,毛泽东立刻让李伯钊等人组织红军宣传队去慰问他们,并说:唱唱歌,演演戏,让士兵懂得为谁打仗,为谁牺牲,唱歌演戏不要离开这个题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内容上有严重缺陷外,在宣传方式上也有问题。此时,宣传工作的主题和服务主要是农民和士兵,他们百分之九十都是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这就需要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风格,便于群众参与的简便娱乐方式,让他们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实现宣传和教育功能。

对于有些大而空的文章,毛泽东很反感。他提出,报上的文章“短些,短些,再短些”【《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90页。】是对的。

社会上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毛泽东认为,“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他批评那些不懂群众语言的人,“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1页。】

(二)坚持实事求是。

关于怎样写文章,鲁迅曾有这样的话:“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毛泽东认同地分析:“留心各样的事情”,就是不是一样半样的事情;“多看看”,就是不是只看一眼半眼。【《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3页。】不调查,不研究,提起笔来“硬写”,这就是不负责任的态度,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做宣传工作的同志时刻铭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任务,但“这个宣传是逐步的宣传,要宣传得好,使人愿意接受。不能强迫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只能说服人接受。”【《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0页。】“宣传的时候要作得恰当,要实事求是,对情况的估计、分析,应该是好的就说好的,坏的就说坏的,有多大程度的缺点就说多大程度的缺点,不要夸大。”【《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97页。】

在宣传工作中要让群众有知情权,也是实事求是的表现。1959年6月,广东发生暴雨,对于是否应该进行新闻报道,毛泽东在给胡乔木、吴冷西的信中主张如实公开报道。他写到:“全国灾情,照样公开报道,唤起人民全力抗争。一点也不要隐瞒。政府救济,人民生产自救,要大力报道提倡。工业方面重大事故灾害,也要报道,讲究对策。”【《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4页。】

做宣传工作的对象是谁,要有深入了解,这也是追求实事求是。毛泽东说,“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许多人常常以为自己写的讲的人家都看得很懂,听得很懂,其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他写的和讲的是党八股,人家哪里会懂呢?……简直是老鸦声调,却偏要向人民群众哇哇地叫。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6页。】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不是所谓英雄的“创举”,而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主动参与和自觉建构。要坚持党的领导就要代表和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需要,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根本利益,发挥他们价值创造的能动性。

只有尊重群众,才能动员群众。党的宣传工作就是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他们的拥护,引领他们参与到革命和建设洪流中去。做好宣传工作,必须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共识,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唱响时代主旋律,自觉承担起构建主流舆论,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

(作者史艳娜:中央文献研究室副处长,副编审)

(来源: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编《毛泽东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