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理论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2-27   
分享到 :

论邓小平理论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梁柱

中共中央在邓小平逝世的悼词中指出:“邓小平同志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这是对邓小平历史功绩的正确评价,同时也说明作为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全党智慧结晶的邓小平理论,是党在新的时期对所面临的新的时代特征、历史方位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历史任务的科学回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党的十五大所作出的正确论断: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新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原则。因此,我们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时候,充分认识邓小平理论的时代特征和当代价值,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拨乱反正任务之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为了回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历史课题,继续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邓小平敏锐地抓住时代发展中的新的特征,抓住历史发展的新机遇,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是适应新的历史要求而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经过党的十三大、十四大特别是十五大的概括,这个理论已经成为比较系统完备的科学体系。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因而它涵盖了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成为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的指针。

由上可见,邓小平理论是指导党和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因而在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的过程中,都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地加以丰富和发展。这就是说,邓小平理论是涉及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问题,就其所阐明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针来看,它不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而且也是我们在实践中创新的理论依据和理论起点,是对它的丰富和发展。现举其要者说明之:

其一,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是毛泽东所确立的实事求是原则的最忠实的继承者。他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他反复强调:“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在这里,他把实事求是作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认为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简明概括。他在新时期第一次明确地把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涵,并对此作了完整的表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同时,他又指明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内在统一性,解放思想的目的就是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主观与客观相一致,所以,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前提,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邓小平还把开展两条战线的反倾向斗争,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联系起来,既要反对思想僵化的“左”的错误倾向,又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错误主张,使改革沿着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轨道健康发展。这些说明,党的思想路线在新时期获得了新的发展。很显然,实事求是是贯穿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一根红线,同样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哲学基础,这是我们必须加以坚持的根本原则。

其二,指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新时期,邓小平在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随着对国情认识的深化,逐步作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和国情再认识的理论升华。这个理论表明,从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任务基本实现,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将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其三,提出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历史性任务。随着对国情认识的不断深化,邓小平对我国现代化的目标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早在1979年他就指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就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化的内涵,把“四个现代化”扩展为全面现代化。随后,邓小平反复对此作了更加深入的论述,使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模式更加清晰、全面。到了党的十三大则将我国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提出了实现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这里要特别指出,邓小平所规划的富强的目标,既包括国家的强盛,具有更大的国际竞争力,也包括全体人民富裕程度的大大提高。为此,邓小平还根据我国的实际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经过1987年十三大所确定的: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正是实现第三步的一个阶段性目标。

其四,提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发展战略。邓小平基于当代世界与我国在发展中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1992年南方谈话时提出:“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强调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在党的文件中把它表述为: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并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纪律教育列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这样,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之一,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极其重要的特征。这里要特别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马克思主义新概念的确立,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有着重大的意义。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保证方向正确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进步。

其五,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联结起来,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创新和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中,社会主义同商品、市场是相排斥的。在实践的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从列宁、斯大林到毛泽东都不同程度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应当利用市场经济的问题,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没有突破计划经济的模式。邓小平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对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等新的论断。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的这些理论构想,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联结起来,创造性地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这对于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六,提出要改革和完善政治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邓小平强调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且还要进行政治体制及其他方面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是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改革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国家的情况,走自己的路”。“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并提出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这就把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稳定,作为今后一段时间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邓小平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必须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他认为,“这个任务,我们这一代也许不能全部完成,但是,至少我们有责任为它的完成奠定巩固的基础,确立正确的方向”。这些重要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正确方向。

其七,创立了“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的科学构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明确地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一起作为党和国家的三大历史任务。他从历史和现实出发,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作为解决港澳台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科学构想。他在香港回归问题上,既强调主权问题是不能讨论的,同时又努力争取中英合作谈判解决香港回归问题。他还富有远见地指明香港实行“高度自治”与中央必要干预的正确关系;必须实行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的原则等等。“一国两制”的构想指导了港澳顺利回归并保持了繁荣稳定,而这对于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仍是重要的指导思想。

上举数端,从实践的观点看,邓小平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现实指导意义就会跃然而出。诚然,作为源于实践的邓小平理论,同样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要求,而就这一方面说,依然是坚持,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邓小平理论的当代价值,还表现在邓小平指导制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长期指导意义上。邓小平曾指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的。”正确说明了基本路线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在总结89风波的教训时,他深入思考了十三大概括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问题,他说:“我最近总在想这个问题。我们没有错。四个坚持本身没有错,如果说有错误的话,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不够一贯,没有把它作为基本思想来教育人民,教育学生,教育全体干部和共产党员。”“今天回头来看,出现了明显的不足,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得不好。”这就深刻地阐明了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性。

我们在新时期对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有了科学认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依据这个基本国情制定出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同时又依靠这个基本路线的全面贯彻来完成初级阶段的任务,从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可以说,这就是邓小平所说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的深刻含义。

这首先指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确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了对新时期总任务、总路线的概括。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对此作了完整准确的表述,这就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就是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这是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来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概括和升华。这条基本路线,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要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由于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的落后而显得更加突出。历史经验表明,只有牢牢抓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头等重要大事。邓小平在新时期果断地领导全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他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应当指出,邓小平强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从来都是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联系在一起的。他多次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目的是使我们的社会主义由初级阶段发展到发达阶段,成为够格的社会主义。1992年初南方谈话,他在强调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还谆谆告诫我们不要忘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他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所以,可以而且应当这样理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进行,而其出发点和归宿都维系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这两者是互相贯通、互相依存的。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就会离开社会主义轨道:不进行改革开放,就不能更好地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四项基本原则也难以真正得到坚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特定的国情下,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以及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尤其显得重要。

同时还深刻说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他多次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路线不会变,不能变。他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作出了“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的重要论断。这就是说,要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他说:“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他多次严肃地指出:“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后来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报告中,都重申了邓小平的这个重要思想。毫无疑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对于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具有决定的意义,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

首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基本路线是基于对当代中国的最大实际一一现阶段国情的科学认识,完整准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要求。这条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这就科学地反映了这个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以及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指明中国的现代化只有在四项原则的轨道上才能得以实现,世界的格局和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如果搞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就根本违背中国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最终只能导致国家四分五裂,成为某个大国的附庸,所以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现代化的政治保证;指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表明,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反映客观规律要求的一个严密的完整的指导路线,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不能须臾悖离的根本保证。

其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我国各族人民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强国富民是近代中国梦寐以求的理想。中国人民从历史经验中深刻体会到,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这个百年愿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充分体现了这一历史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坚持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领导全国人民一心一意把经济搞上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首先让广大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然后向更高的目标推进。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他强调“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证明了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所以,要从人民是不是得到利益,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的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认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性的必要性。

再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为实现党对现代化事业的正确领导、防止“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提供了一个基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科学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要求,全面贯彻这条基本路线,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正确领导的重要体现。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在客观上就存在一个前进的方向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反对和防止来自“左”的和右的两方面的干扰。要开展两条战线的斗争,有“左”反“左”,有右反右,这是邓小平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经验教训而作出的一个深刻的结论。所谓“左”和右的错误,都是相对党的正确路线而言的,是背离正确路线的两种错误倾向。它们虽然表现的形式不同,但其实质都是否定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否定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干扰和破坏党的正确路线。邓小平在坚决反对和排除有深刻历史原因的“左”的这个主要危险的同时,又明确指出,如果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再来一次折腾,“有两条要讲一下。第一条,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第二条,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建设,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形势不行。”“一切反对、妨碍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东西都要排除,一切导致中国混乱甚至动乱的因素都要排除。”他指出,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直在讲的,以后更要这样做。”

正如党的十五大郑重指出的:“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新时期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也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过程都必须坚持的。

邓小平在思考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时,不但依据国情和历史经验正确判定我国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且还科学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在带根本性的层次上明确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这就使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既找准了历史定位,又明确了前进的目标,正确体现了最高纲领同阶段性纲领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个重要思想,对于我们的事业显然是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一再提出并反复思考的一个根本问题。在他看来,过去我们存在的诸如忽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继续搞“以阶级斗争为纲”等等问题,都同在这个根本问题上“没有完全搞清楚”、“不是完全清醒的”相关联着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随着社会主义运动中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积累,邓小平也不断深化对这个根本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对十多年来的思考和探索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把过去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提升到本质的层次,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这对于我们推进和指导社会主义改革、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从最高纲领同阶段性纲领相统一的观点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以下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其一,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根本任务与终极目标相统一上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这个新概括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既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深入考察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时代特征,从本质层面上把握和体现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特征、功能和目标。这个新概括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它极富创新精神的理论价值上,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它具有的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即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上。具体地说,它首先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的、根本的任务,纳入到社会主义本质之中。如果说发展生产力是一切社会的共同要求,那末在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在发展生产力上又不能不具有历史局限性,如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生产的社会性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终归会阻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而社会主义建立的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基本上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其不适应的方面能够通过自身的调整和改革加以解决,因而能够自觉地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目标,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要求。同时,邓小平又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根本目标。很显然,如果只讲发展生产,不讲生产关系方面的目标,不讲生产成果属于谁和如何分配的问题,是不全面的。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的目标统一起来,才能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在这里,邓小平非常重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个终极目标对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他多次讲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他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的目标。

其二,社会主义本质是它所确立的根本目标同逐步实现的发展过程的统一,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动态发展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我们知道,社会主义作为一个不断巩固和完善的过程,本身要经历若干不同的发展阶段,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既有其共性,又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因而用僵化的观点看待社会主义,不但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同样,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也不是把它作为完成式的定义,而是用“解放”、“发展”、“消灭”、“消除”和“达到”这样的动词,在动态中描述它的丰富内涵。这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本质是在社会主义的各个阶段逐步展开和实现的,是根本目标和过程的统一。我们应该根据这样的认识,来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体现,同时又要在主观指导上善于根据初级阶级的特点恰当而正确地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比如,我国生产力获得了较大的解放和发展,但其发展水平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要更加自觉地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的、根本的任务,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奠定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为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准备条件。再如,即使在初级阶段,也要朝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否则就背离了社会主义;但又不能一蹴而就,立马实现。邓小平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经济发展和致富条件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提倡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在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基础上先富起来。这里所说的“一部分”,就包括非公有制成分,也包括允许合法经营中一定程度的剥削;但又不允许由此而导致两极分化,不允许损害劳动者的基本权益。这样做,是符合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就业安排,有利于方便生活,归根结底会有利于最终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总之,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深刻理解我们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他鲜明指出:“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我们采取的各方面的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因而正确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所体现的立足现实同远大目标的关系,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长远的现实指导意义。

来源:《新视野》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