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科技思想研究综述
江泽民科技思想研究综述
卢佳
江泽民是我们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从国际大局和国内发展现状出发,及时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等富有远见的重大决策,对科技工作做出了一系列创造性论述,形成了丰富的科技思想。实践证明,江泽民科技思想既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而形成的科学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科技工作的行动指南。
基于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关江泽民科技思想的研究历来受到科技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随着研究和宣传工作的不断深入,这一领域近年来逐渐形成了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概况
(一)有关著作文献出版情况
自1995年以来,中央文献研究室先后编辑出版了一系列江泽民科技思想方面的著作和文献。涵盖江泽民从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各个时期有关科技方面的重要讲话、报告、文章、谈话、批示等重要文献资料。
1995年5月出版的《新时期科学技术工作重要文献选编》收录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一九九四年六月这段时期对我国科学技术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重要文献82篇,其中江泽民的讲话、信件等有6篇。2001年1月出版的江泽民《论科学技术》收录了江泽民自1989年12月至2000年10月间关于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讲话、文章、书信和批示等49篇。汇集了江泽民关于科学技术的相关论述,涉及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世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地位及作用,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进步与创新,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科技伦理,人才培养,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等方面。该书的出版为我们深入研究江泽民的科技思想提供了权威的依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8月出版了《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该书收录了自1989年6月至2002年6月间江泽民所作的报告等37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第十一部分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分七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2006年8月《江泽民文选》出版。其中收录了江泽民自1980年8月至2004年9月这段时间内重要文章等,很大一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该书收入了江泽民有关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文献有近20篇,其中2000年10月以后的几篇是《论科学技术》中没有收录在内的,可以作为理论界研究江泽民科技思想的重要补充。2009年4月出版的江泽民《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收录了江泽民1983年至2008年问关于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化问题的重要论文、报告等27篇。其中题为《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的重要论文是江泽民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经验的总结,集中反映了作者对这一领域进行的长期研究和深入思考。2010年2月出版了《江泽民思想年编(一九八九——二○○八)》,该书从江泽民担任党和国家主要领导职务以来的报告、讲话、谈话、文章、批示、信件、题词等文稿中选取主要思想理论观点编写而成的。其中有关科学技术的论述,讲话,批示等近40篇,这本书的出版对进一步深入学习江泽民科技思想发展和探索实践的历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以上介绍的是近年来出版的江泽民有关科技思想方面的著作文献,基本涵盖了江泽民有关科技方面的主要论述,这些文献的公开发表为理论界和学术界学习研究江泽民科技思想提供了权威的研究资料,奠定了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同时提高了社会对江泽民科技思想的关注,促进了这方面研究的进一步拓宽和深入。
(二)研究江泽民科技思想的论著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技思想特别是江泽民科技思想的研究逐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1998年,吴智棠等主编的《从邓小平到江泽民领导的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和骆德荣所著《试论江泽民科技强军思想》(《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8年第5期),都是较早开始专题研究江泽民科技思想的论著。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江泽民科技思想的研究开始蓬勃兴起。许先春、林振义合著的《江泽民科技思想研究》(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以江泽民科技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为主线,并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其科技观有机结合,系统总结了江泽民科技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完整的历史过程,较为完整地论述了江泽民科技思想的基本内容、特点、历史地位以及理论的内在逻辑和体系结构,成为当时国内系统研究江泽民科技思想的一部力作。沈谦芳所著《高举科学的旗帜——论江泽民科学思想》(江西高校出版社),内容不仅包括科学的内涵、本质、分类、作用,还对如何看待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科技工作与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关系、科技与生产力发展的跨越以及如何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大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繁荣、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同国际科技界的交流与合作等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是一部全面探讨江泽民科学思想的专著。孙业礼所著《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习江泽民关于科技创新的有关论述》(《党的文献》2000年第1期),系统阐述了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的重要论述,理清了这一思想发展的脉络。文兴吾所著《第一生产力论和科教兴国战略》,以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和以江泽民科技思想为主线,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运用历史与逻辑统一的科学方法,探讨了“科教兴国”政策思想的理论。陈群等人所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学习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人民日报》2001年3月22日),详尽阐述了江泽民科技思想中一些重要论述的形成、发展、举措和重要意义。吕书正《略论江泽民的科技观》(《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年第5期)一文,从江泽民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时代意义、历史地位等几个方面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党的十六大以来,对江泽民科技思想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梅进禄《试论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的理论体系》(《学术论坛》,2003年第6期),从战略地位、核心内容、关键基础、先导源泉、基本方针、有效途径和政治保证等方面对江泽民科技创新理论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孔祥文的《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体系的形成及特征》(《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2期)一文,详细论述了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的演进过程和理论内涵。刘学礼《论江泽民科技思想的理论体系》(《兰州学刊》,2009年第2期)一文对江泽民有关科技的重要论述进行梳理总结,从基础理论、核心理论、外围理论三方面全面论述了江泽民科技思想的理论体系。
二、江泽民科技思想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和基本观点
江泽民从领导科技工作逐步走上党和国家领导岗位,始终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高度重视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并依据新形势和新实践对科技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江泽民关于科技问题的论述内容非常丰富,涵盖的方面很多,下面针对几个主要方面将目前学术界研究的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江泽民科技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研究
近年来,学术界和科技界对江泽民科技思想的形成过程和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逐渐形成较为一致的观点。从形成过程来说,一般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1995年5月,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孕育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第二阶段:1995年5月到2000年2月,在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过程中,大力倡导科技创新;第三阶段:2002年2月至今,提出并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科技工作。也有学者分别用科技兴国,科技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来形容这三个阶段【张密生:《论江泽民的科技思想》,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还有学者按照思想的历史发展概括为形成阶段(1989—1995)、成熟阶段(1996—2000)、新阶段(2000年至今)【许先春、林振义:《江泽民科技思想研究》,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二)关于江泽民科技思想基本内容的研究
有学者指出,江泽民科技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基础理论部分,包括江泽民关于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论断以及科学技术社会功能和价值的论述;核心理论部分,包括江泽民关于“科技创新”的系统论述;外围理论部分,包括江泽民对“科教兴国”战略以及科技发展政策的论述。这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江泽民科技思想的理论体系【刘学礼:《论江泽民科技思想的理论体系》,《兰州学刊》2009年第2期。】。
还有学者将江泽民著作论述涉及的问题概括为以下14个方面:指导思想论;科教兴国论;科技创新论;科技体制改革论;科技发展战咯论;科技人才论;科技兴农论;科技强军论;可持续发展论;科技伦理论;科技法制论;科技交流与合作论;科技普及论;党的领导论【许先春、林振义:《江泽民科技思想研究》,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三)与邓小平科技思想比较
研究者一致认为,邓小平、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与生产力学说思想,都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强国富民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研究他们科技思想的内容,探寻他们科技思想的发展轨迹,既是学习、继承他们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探索新世纪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学者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论述了其内在联系和区别。
有研究者从各自科技思想的特点和历史意义上进行分析,认为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科学的理论性,是我国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指南。江泽民科技思想不仅是对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直接继承和创新,而且一直随着中国科技发展和世界科技进展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是推进我国科技工作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南。该学者还从科技观和科技战略思想层面对邓小平和江泽民的科技思想进行了比较。从科技观上来说,邓小平、江泽民的科技观是一脉相承的,这个“脉”就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之脉。其次,邓小平和江泽民都是政治家,主要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待科学技术的价值和功能,把科学技术看作发展经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障国家安全、提高国际地位的一种工具。而不同点是江泽民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新观点。这是对邓小平科技观的直接继承和创新。江泽民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首先提出科技伦理的问题和科技法制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全世界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在科技战略方面,江泽民对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创造性的发展:江泽民把邓小平的科技思想转化为国家发展战略。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决策还提出中国工业化和信息化共同发展的战略。在江泽民科技思想中,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鹿荣建:《简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科技思想》,《科教文汇》2009年第6期。】。
(四)科技创新思想
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是江泽民科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十分丰富,学术界对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的提出,理论内涵,具体措施,战略意义,理论体系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有学者认为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的形成基于三个重要准备,一是对新世纪科技发展与增强综合国力关系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是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二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远发展,特别是中华民族兴衰成败的高度,认识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的重大战略意义。三是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体现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的深谋远虑【孔祥文:《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体系的形成及特征》,《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2期。】。有学者详细总结了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的演进过程。并将其划分为基本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和形成体系阶段【孔祥文:《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体系的形成及特征》,《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2期。】。
有学者认为江泽民的科技创新思想是一个比较完整理论体系,江泽民全面论述了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内容、关键、先导、方针、途径、主体、体制、措施及政治保证等内容。研究者将其进行总结,包括七个方面:一、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二、技术创新是我国科技创新中最为迫切的重要内容;三、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四、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先导和源泉;五、科技创新的三条基本方针;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根本途径;七、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政治保证【梅进禄:《试论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的理论体系》,《学术论坛》2003年第6期。】。
有学者就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的战略意义进行分析,认为一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赢得了当代政治界和科技界、学术界的敬佩和认同,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二是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江泽民的科技创新思想就如何推进我国知识创新、科技传播、技术创新问题作了重要论述,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了通过科技创新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知识化【邹绍平:《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初探》,《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2年第1期。】。
(五)科教兴国战略
有学者指出江泽民是从科教兴国战略的措施和目标等方面来界定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内涵的。所谓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胡长生:《试论江泽民的科技思想》,《求是》2004年第6期。】。
有的学者则认为科教兴国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江泽民从战略高度,针对我国的现实国情,强调要把握好关系科技工作全局的几个重大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五个结合”:1.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做到科技工作与经济建设的结合。2.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做到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结合。3.坚持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结合。4.做到市场机制与宏观管理的结合。5.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刘学礼:《论江泽民科技思想的理论体系》,《兰州学刊》2009年第2期。】。
(六)科技体制思想
科技体制对国家的科技进步起着重大的作用,科技体制确定得是否得当,关系着国家方针政策是否认真贯彻;科技规划能否顺利实现;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潜力能否充分发挥;科研成果能否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合理的科技体制能促进科技的发展,反之,不合理的科技体制则会阻碍科技的发展。
有学者认为江泽民的科技体制思想内容包括七大构件,分别是:一、在科技保障机制上,江泽民特别强调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所起的作用。二、在科技运行机制上,江泽民多次表明科技进步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三、在科技发展机制上,江泽民提出了基础研究和高科技产业化同时并举的科技发展战略。四、在科技动力机制上,江泽民明确将创新机制视为科技发展的主要源泉。五、在科技激励机制上,江泽民尤为关注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六、在科技调节机制上,江泽民再度强调将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管理相结合,以便“稳住一头,放开一片”。七、在科技约束机制上,江泽民始终把科学管理作为最有效手段,提出“科学管理是兴国之道”的著名论断【熊登榜:《江泽民科技体制观探析》,《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七)科技伦理思想
科技伦理问题是20世纪人类遇到的新问题,江泽民在我党历史上首次论及了这个问题。科技具有两面性,科学指导人类发展科技、创新科技、应用科技,对高科技时代的科技工作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江泽民的科技伦理思想,有论者指出,江泽民以政治家特有的历史责任感和远见作出了科技伦理问题将是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的论断,提出了科技进步要服务于人类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以及要引导科学技术的发展走向符合全世界各民族共同利益的道路等重要思想。这些思想将会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乃至世界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孙向军:《科技伦理: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论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新东方》2001年第5期。】。
有论者系统研究了这一思想,认为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探索求实创新是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基础。2.培养优秀人才是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关键。3.保护知识产权是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重点。4.服务于全人类是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核心。基本特征上,研究者认为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具有前瞻性、全面性和创新性三个特点【李桂花、金延姬:《论江泽民的科技伦理思想》,《学术论坛》2009年第1期。】。
(八)科技人才思想
江泽民指出,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活动,人是主体。所以讲科技创新、科技进步,当然离不开科技人才。江泽民极其强调人才的关键作用。
关于江泽民科技人才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学者从立足点和内容构架上总结出五个方面:第一,立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使命谈人才的作用。第二,立足于科技进步的客观历史谈科技人才的价值。第三,立足于科学精神的弘扬层面谈科技人才的成长。第四,立足于社会主义制度和各种体制、机制谈科技人才的培养。第五,立足于执政党的建设谈人才的使用【熊登榜:《论江泽民的科技人才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年第6期。】。
还有论者指出江泽民科技人才观的一个集中体现是他对知识分子的进一步的定位。众所周知,邓小平明确地为知识分子确立了应有的政治地位,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从“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到“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这一历史定位的飞跃,是江泽民对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许广玉:《浅谈江泽民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3期。】。
(九)科技法制思想
江泽民把科技法制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认为科技法制建设可以大大推进科技进步。
有论者指出江泽民科技法制思想的意义,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现实告诉我们,发展现代科技事业,不仅应当有符合国情的英明的决策、周密的计划、妥善的部署、正确的指挥和恰当的政策,而且应当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科技政策、计划、部署、管理和方针政策,如果不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支持和保障,就难以最富权威性、连续性、持久性和有效性【许广玉:《浅谈江泽民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3期。】。
有论者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江泽民科技法制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一,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是江泽民科技法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是江泽民科技法制思想的理论基础;第三,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是江泽民科技法制思想的逻辑起点;第四,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是江泽民科技法制思想的核心内容;第五,加强和改进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对科技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是江泽民科技法制思想的落脚点【周明海:《试论江泽民科技法制思想》,《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以上所述是江泽民科技思想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不能涵盖江泽民科技思想研究的所有方面。如:江泽民的科技强军思想,江泽民的科技兴农,江泽民有关科学普及和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等方面内容。
三、存在的不足
经过科技界和学术界十几年的共同努力,江泽民科技思想的研究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尤其对江泽民科技思想的形成过程、发展脉络、主体架构和主要内容等方面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是,从比较研究的角度来讲,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具体来说:
第一,重复研究现象比较严重,并且存在研究不平衡的问题。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并把科教兴国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在这一大政方针影响下,学术界、科技界对江泽民科技思想的研究兴趣集中在有关科技创新、科教兴国等战略层面,而在江泽民科技法制思想、科技伦理思想、科技兴农思想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不够较为薄弱。要全面、系统地反映江泽民科技思想,研究工作就需要尽可能做到平衡。因此,一些研究的薄弱领域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二,研究的整体性和专题性问题。江泽民科技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这就决定了研究工作也要做到系统性。要达到系统性,就需要在研究的整体性和专题性两个方面着手。整体性强调研究工作的全面,专题性强调研究工作的深层次。目前的一些学术成果,对江泽民科技思想的基本内容、意义和特点研究得居多,而从全面、深层次的角度系统研究得还比较少。这就需要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加强江泽民科技思想的整体性和专题性研究。特别是《江泽民思想年编》出版后又公开了很多新的文献资料,研究工作应当充分利用这些重要的历史文献,进一步加强江泽民科技思想研究。
第三,研究的现实性问题。学术研究是为现实服务的。江泽民科技思想的研究,同样是为我国科技工作的不断进步这个大局服务的。因此,在学术研究中,要紧密联系现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目前,利用江泽民科技思想分析、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的研究还较为少,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卢佳,中央文献研究室助理馆员)
(来源:《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中)》2011年5月版)